石潔
摘要:對中小學生進行書法基本技能和書法欣賞的培養,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提高學生漢字書寫能力的重要舉措。針對中小學書法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學校重視程度不高、書法教師水平欠缺、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等現象,本文著重分析陜西中小學書法師資配置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探索、研究并提出適合中小學書法教育需求的師資配置和培養對策,推廣能夠促進中小學書法教學質量提高的師資配備模式。
關鍵詞:陜西;中小學;書法教育;師資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8-0195-01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獨特文化,書法與中國哲學美學文學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2009年9月30日,中國書法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13年起,教育部在全國范圍內推動落實“書法進課堂”,將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要求學生分年齡、分階段修習硬筆和毛筆書法,各學校從小學三年級起要開設專門的毛筆書法課。書法藝術的生存和發展和傳承全賴于書法教學的普及,中小學書法教學是中國書法教學基礎的基礎,是造就人、培養人的一個重要內容。
但目前中小學書法教育在一些地方并未落到實處。許多中小學的書法課每周開設一節,基本都是由美術老師或語文老師兼任,還經常被其他課程擠占。
陜西作為文化大省,近年來逐漸加強了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改革和創新。陜西省教育廳《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全省各地務必按照教育部要求,于2013年春季學期組織開展中小學書法教學。
隨著國家文化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對中小學生進行書法興趣培養,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教學體制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農村中小學迫在眉捷要提高的師資現狀的解決措施,但是目前有關陜西省的地域現狀和書法專業教師師資建立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勢必造成書法進入中小學課堂的羈絆。我實地走訪了渭南城區的幾個中小學,發現了開展書法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比如資源嚴重失衡的現狀,教育水平、效率的參差不齊導致學生受教育機會的不平等,學校過于強調學生的智力發展而不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中小學的藝術學科尤其書法課程的開展在師資建設上有一定難度。
通過書法教育對中小學生進行書法基本技能和書法欣賞的培養,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養,促進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
針對中小學書法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學校重視程度不高、書法教師水平欠缺、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等現象,教學科研部門需要持續性地探索、研究并提出適合中小學書法教育需求的師資配置和培養對策,教育主管部門層面需要大力推廣能夠促進中小學書法教學質量提高的師資配備模式。促進中小學書法教師隊伍的建立完善,從較為薄弱的基礎教育環節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促進校園文化氛圍的建設和學生藝術素質的有序提高。可持續發展,形成省、市、縣三級骨干教師成長梯次結構。
提高陜西地區中小學書法教學成效,推進師資配置提供制度保障,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貫徹實施:
1.創新性的實施教師培養模式,出臺政策文件,把書法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戰略位置。
推進“4+X”人才培養體制改革,開發建設書法學科教師教育模塊化課程,在假期組織中小學書法教師到北京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名校培訓交流,以專項的、定期的項目支持陜西省中小學師資隊伍中能夠出一批名師,形成學術和教學上的引領作用。
2.推進陜西中小學書法教師繼續教育信息化,信息全球化的時代,應大力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建立網絡研修社區,調動學校和教師參與遠程培訓的積極性,實現區域內教育資源共享和教師研修體制、模式創新,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師繼續發展。
構建開放兼容、資源共享、學分互認、規范高效的中小學教師培訓公共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全市的“天網”、“地網”、“入網”相結合的信息資源。學校可以成立書法社團,定期舉辦各種書法比賽和書法活動,給師生搭建起良好的教學平臺。
3.加強陜西中小學書法名師隊伍建設,骨干教師、學科教學帶頭人、特級教師的評價選拔與管理制度,健全“特級教師工作室”培養模式。
設置名師資助項目,促進書法名師隊伍建設和教育家的培養。對名師重點扶持,樹立教育品牌,書法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形成省、市、縣三級書法骨干教師成長梯次結構。
此外,教育主管部門還需要推行分級實施的書法教學成效評價機制。面向每一名學生開展藝術素質測評,建立學生藝術素質成長檔案。從“標準、方法、監管”三個層面,初步建立了多維度、多元化的學生書法發展性評價體系。利用“互聯網+”模式,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動態評價管理,切實提升陜西中小學學生書法教學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藝術素養。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項目:陜西中小學書法教育師資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16JK1262;渭南師范學院秦東教師發展中心課題:中小學美術“綜合·探索”式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8JYXX012;渭南師范學院教改項目:高師院校美術通識課教學中“課程思政”路徑探索與研究,項目編號:JG2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