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國強金切刀具技能大師工作室 (江蘇蘇州 215123) 胡國強
為傳承老一輩工匠的優良傳統,彰顯新時代工匠的拼搏精神,《金屬加工(冷加工)》將于本期開始,開設“工匠故事”欄目,文章內容以倡導和弘揚“工匠精神”為主題,以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為主線,言之有物、物為所用,用多種形式來呈現和講述創新技藝、傳承工匠精神的匠心故事。

胡國強
機械工業是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重要基礎。20世紀50年代初,我有幸進入此行業,且始終在生產一線上“玩刀”。 我看刀、磨刀、用刀、賽刀、講刀和造刀……,凡經我手里出去的刀刃具,都分別被安裝在車床、鉆床、銑床、刨床、鏜床及數控機床的刀架上,用來斬鋼削鐵和鉆孔。從太空到海洋,從高山至平原,凡在運作或待起動的各類機電裝備上,都有用各種金屬切削刀刃具加工留下過的印跡,其1/3以上的部件都有鉆孔。因此,麻花鉆頭是使用頻度最高、應用面最廣和品種規格最多的刀刃具。
學鉆孔容易,善鉆孔很難,難就難在對鉆頭刀口角度刃磨的把控上。麻花鉆頭不是一次性刀具,當使用磨損后,必須要不斷地重磨才能再用。此外,操作者在面對不同的鉆削材料時,必須對其刃口磨出不同的幾何角度才能滿足加工要求。因此,麻花鉆頭的刃磨不僅是個力氣活,且是一項公認的含金量較高的技術活。
我國在“十二五”規劃前,麻花鉆頭年生產量已達15億支之多,其外徑從1mm開始,每隔0.1mm即增加一個規格,直至φ80mm,其量產已為世界之冠。而對它的刃磨技法,還是沿襲師傅帶徒弟那套不變的手法。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由我國倪志福同志突破。他在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三尖七刃”刃磨法,并命名為“群鉆”。其最大特點:一是改變刃磨角度且不花錢;二是能很快提高功效至兩倍以上。當時,在國內外均引起很大反響,為此曾獲得過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金獎。
20世紀70年代我初涉“群鉆”就深感其功效不凡,它當時在國內雖推廣過多次,皆因刃磨手法繁瑣而成鏡中花。我崇尚“大道從簡”,80年代初,我決心對其刃磨技法發起挑戰。經過八年多的實踐磨煉和數百次的總結,將其原“定點擺孤刃磨式”不斷改成“平移快進刃磨式”。最終悟出簡約的“尖、背、外、孤、內”五步法。與原來相比刃磨時間縮短至少80%,鉆削效率提高4倍以上。此外,還節省了砂輪消耗且操作更為安全,現場操作對比照片如圖1所示,我將其命名為“群鉆胡氏五步刃磨法”。

圖1 “群鉆胡氏五步刃磨法”現場操作對比
在2005年蘇州市金屬切削先進刀具現場交流大會上,我報送入選的刀具竟占大會總項目的60%。為了盡顯我設制的車、銑、刨、鏜等刀具的高效功力,之前,我邀請了蘇州市總工會的“金切刀具隊”(原我任該隊副隊長)的多位隊員代我操作,故在車間己先向他們逐一作了詳盡的示范和培訓;而我則要身兼兩職來傳授“群鉆”。在車間的一角,特安裝了一臺砂輪機,由我專用來現場刃磨“群鉆”;不遠處是一臺Z35橫臂鉆床,是我專用來現場操作鉆孔示范。
交流大會當天上午九點,車間所有參展機床都已紛紛起動,當大門一打開,等待的人流便如潮水般涌入,并很快分流到四面的機床前,觀看不同的刀具切削操作。一時間機床轟鳴、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不一會兒,開始有觀眾不斷地向我所處聚集,原來他們是要一睹早已名聲在外的“群鉆刃磨五步法”。當我起動砂輪機連續刃磨了五六支麻花鉆頭,便告訴大家到前面來看我的鉆孔操作。來到Z35橫臂鉆床旁,裝上我已磨好的φ28mm的麻花鉆頭,準備對一塊厚40mm的中碳鋼鋼板鉆孔。當鉆尖接觸鋼板的一剎那,只聽得“嗚”地一聲,便見有兩條白色如筷子狀的切屑,從升騰著煙霧的孔中向上竄出,一個φ28mm的孔十幾秒便被鉆通。我手起刀落一鼓作氣連續鉆了4個孔,每次都引發觀眾不約而同發出“啊”地驚嘆。此刻,人們爭先恐后地擁到鉆床前,近距離地指點著還散發著熱氣的鉆頭,紛紛在議論和感嘆這難得一見的“秒殺”鉆孔;有的人擠到最前面,端著相機搶拍鉆頭刃口的特寫,還有幾位竟從工作臺上,拿走了剛鉆出來還燙手的切屑……。這一渴求技藝的火爆場面實屬罕見,當時令我既感動又激動。
2004年蘇州市政府相關部門授予我“蘇州市金切刀具技能大師”稱號。為將這一“好快多省”符合國情的技能擴大受眾面,我決定向全市有關企業生產一線,選拔一批德技佼佼者為徒。16年來,現擁有弟子共34位。我率領這支團隊,先后在蘇州技師學院、機械工業蘇州技工學校、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和工業技術學校內,設立了4個業余技能培訓工作室。
高超技能的宗旨之一,是對勞動工具的不斷延伸和擴展。蘇州市人社局印發了蘇勞社技〔2006〕118號“關于推廣‘群鉆’刃磨技能通知”的文件;4年后,蘇州市文教局也發了蘇教職社〔2010〕32號“開展‘傳承群鉆刃磨技能’活動通知”的文件。
2019年11月,我被來自浙江寧波榮科刀具公司的法人代表陳杰技師所折服。他兩次自駕來蘇州找我,誠摯而迫切地要求拜師學技。緣由是他模仿國外鉆頭產品已八年之久,早就慕名我,要以“群鉆五步法”刃型取代而實現國產化。幾經商議后于2020年1月24日,在機械工業蘇州技工學校召開了隆重的拜師儀式,如圖2所示。目前,各項活動均在有序地開展著。我雖已至耄耋,但至今能飯體尚健,“責任在肩”,故仍“玩刀”不止。

圖2 金切刀具大師胡國強收徒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