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芹
摘 ? 要:近年來隨著政府對節能減排的嚴格要求,為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傳統的燒結篩分工藝的改進革新,一直以來都是重工企業研究的技術重點。由于傳統的燒結篩分工藝流程比較落后,且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情況。為了降低成本,優化產業結構,本文以實際的工程為例,通過不同的層面介紹了燒結篩分工藝流程的優化,并結合分析了優化設計所帶來的效益的提升。
關鍵詞:燒結 ?篩分 ?優化 ?工藝流程
中圖分類號:TF321.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6(a)-0078-02
1 ?燒結工藝優化
1.1 原料準備系統
就目前來說,我國國內的燒結所用的燃料一般有兩種分別為碎焦和無煙煤兩種。在燃料燃燒前需要進行破碎,目前來說,破碎的方式有兩種,分別是混破和分破。混破,簡單來說,就是兩種燃料混合破碎。在混合的過程中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這種方式能夠在配料比例固定的情況下,幫助燒結工序的穩定進行,這種混合方式,適用于燃料組成固定,且輸出穩定的燒結廠。但是這種破碎方式的缺點也很明顯,由于兩種燃料的硬度不同,所以在兩種燃料破碎輸出的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例如:當進料粒度12~0mm,出料粒度3~0mm時,破無煙煤處理量為 ? ? ? ?45~55t/h,破碎焦的處理量僅為35~45t/h。在對其進行混合處理時可以根據兩種燃料的比例來選取破碎設備。設備的選型可依據:
P煤·Q煤 + P焦·Q焦 =Q輥
式中,P煤、P焦為各自的占比,Q煤、Q焦為單一破碎時的各自的產量,可根據實際的應用情況選擇不同的設備類型。
分破是指利用各自的破碎系統進行破碎,在傳統的分破流程中,大多為單一破碎進入口進入,破碎。這就使得,假設在頻繁換料時容易出現混料的情況,而且單一的膠帶機容易影響工作效率,為了更好更快地提升效率,在對其進行線路規劃時,應該注意破碎的方式,如果是采用分破的方式進行破碎,應該采用多種系列的破碎設備協調工作,節省資源成本,同時能夠提升工作效率。
1.2 配料系統
配料環境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各燒結廠研究的重點問題,特別是生石灰配料系統的環境問題。生石灰由于其本身的堿性對于周圍的環境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如今很多燒結廠雖然通過加強設備密封的方式減少了生石灰的揚塵問題,但是對于整個配料系統的技術的提升并無太大的作用。有的燒結廠采用螺旋秤對其進行密封稱量,但是由于生石灰與蒸汽消化,使得其測量結果存在較大的誤差。有部分燒結廠采用濕式除塵的方式對其進行除塵,但是除塵效果也還是差強人意。因此,如何有效提升配料系統環境問題,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推進。
1.3 混合系統
相比較于傳統的混合過程,當前很多燒結廠的混合機的給料膠帶機多采用直入式的配置,這種方式雖然能夠方便混合機的混合,但是也給膠帶機帶來了維修困難。由于膠帶機頭輪位置無法調節,所以在對其進行位置的放置時要注意。如果膠帶機頭部位于混合機得縮口處,在進行料物運輸的過程中則容易增加散料量;倘若膠帶機頭部位于揚料板處時,則會增加料物掉落的可能性,造成膠帶機的損壞,因此合適的放置位置對于膠帶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技術的提升,目前有很多燒結廠開始應用頭部伸縮式膠帶機,不僅便于維修,而且能夠通過調節膠帶機的長度來調節膠帶機頭部的位置,更加方便快捷。所以,在混合機給料過程中可以選擇使用伸縮式膠帶機,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效率,而且能夠減少維修,節約成本。
1.4 燒結冷卻系統
節能減排一直以來都是國家提倡的重點,同時也是重工業關注的重點問題。燒結冷卻的有效利用不僅能夠有效地減少資源的浪費,而且合理地利用燒結后的余熱,能夠為企業創造其他經濟效益。
燒結煙氣的平均溫度一般不超過150°C,所蘊含的熱量占總體熱量的23%,機尾煙氣溫度高達300°C ~400°C,冷卻機廢氣溫度在100°C~400°C之間變化,其顯熱占總熱量的28%,這兩部分熱量的回收是燒結過程中增加效能的重要手段。對于這些多余的熱量,有效的利用方式有多種,一種為動力利用,可以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從而促進設備的運動,提升能量轉化。一種為熱量利用,通過熱能來進行發電,供暖等,雖然利用余熱發電是當前最有效的的利用方式,但是余熱發電容易造成環冷機變形,縮短臺車、軸承的壽命,余熱利用的方式對于燒結冷卻系統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環冷卻機的在維修過程中,需要將環冷機上的物料排空,從而保證環冷機的正常維修。在維修之后在開機時,容易產生鋪地料槽中的料量不足的問題,因此在進行環冷卻機的維修過程中,可以考慮使用鋪地聊緩沖槽來避免因為設備維修所造成的底料不足的問題。
1.5 抽風除塵系統
在傳統的除塵方式中,大多采用氣體除塵,通過氣體輸出的方式在燒結冷卻后進行除塵操作。氣體除塵有著諸多優點,例如:節能、環保、高效。傳統的氣體除塵有三種方式:稀相氣動輸送、中相氣動輸送和濃相氣動輸送。稀相氣動輸送就是利用大量的微正壓氣體使顆粒物浮空,并以極高的流速將其推送出去,這種除塵方式一般用于干燥和分布均勻的物料,這種除塵方式對于管道的磨損較大;中相氣動輸送是指采用中低正壓氣體將塵灰以一定的速度進行推送,在管道底部形成移動床,將塵灰輸送出去;濃相氣動輸送是目前最常用也是效果最好的除塵方式,就是利用高氣壓將塵灰以較低的速度進行推送,其優點是節能,對管道的磨損較低。相比較于這三種輸送方式,濃相氣動輸送是目前最常用的燒結除灰的手段。
1.6 篩分系統
在對其進行燒結冷卻、除塵之后,就下一步的篩分工藝而言,一直以來都是各燒結廠研究的重點。就目前的篩分設備而言,一般分為直線篩和橢圓等厚震動篩等,作為主要的篩分設備。這些震動篩分設備雖然能夠進行普通的整粒篩分工作,但是其對于設備的磨損程度,篩分的精確程度都有著極大的弊端,而且震動篩分的方式容易造成機器的損壞,機器的維修和更換增加了企業的成本。
懸臂篩分設備,對于傳統的篩分設備來說無疑于是一個巨大的革新。懸臂篩分設備有著維護簡單:由于其體積小,重量輕,所以在更換和維修過程中能夠便于維修,維護簡單;節能減耗:每臺設備的功率僅為15kW,而橢圓振動篩的功率為90kW,其節能較高;懸臂篩分設備減少成本:指建設成本,由于懸臂篩分設備體積小,占地少,能夠節省土地建設,減少建設成本開支。
2 ?結語
燒結篩分工藝的優化改進,不僅僅需要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技術,同時在設備研究方面也要加大研究力度,對于新的設備設施要勇于嘗試,將其與傳統的燒結篩分工藝相結合、優化從而更好地進行技術的改進。在技術提升的同時,企業也應該注重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從實際情況出發,優化設計方案,做人性化設計。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工藝流程,只有不斷地進行技術提升,方案、管理的優化設計,企業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從而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更好地促進發展。
參考文獻
[1] 轉爐燒結礦整粒工藝及轉爐用燒結機篩分整粒機[J].柳鋼科技,2018(2):29.
[2] 劉金剛.燒結礦篩分系統工藝設備優化與創新[J].中國設備工程,2016(5):62-63.
[3] 呂旭東,吳勝利,張威力.吸附塔工藝參數對活性炭燒結煙氣脫硫的影響[J].中國冶金,2020,30(1):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