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防治“地球癌癥”共筑美麗中國

2020-08-13 07:08:26耿國彪
綠色中國 2020年7期
關鍵詞:生態

耿國彪

“在沙漠里種活一棵樹、一棵草都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因此,我們對沙漠里長出的每片綠色都倍加呵護。”作為中衛沙漠變綠洲的見證者和治沙名人,今年54歲的中衛市治沙林場副場長唐希明從事沙漠治理近30年,與這里的一沙一草一木都結下了深厚的情緣。

位于騰格里沙漠邊緣的寧夏中衛沙坡頭,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于一體,每年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賞景度假。他們當中,有一部分人是專程前來學習治沙經驗的。因為聞名于世的“麥草方格”治沙技術就誕生在這里。

正是依靠“麥草方格治沙法”,讓中衛人解決了一個世界性難題。寧夏率先在全國實現沙漠化逆轉,連續20多年實現沙化、荒漠化土地“雙縮減”。中衛人的治沙成果獲得聯合國“全球環境保護500佳”稱號,麥草方格治沙法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而今天的沙坡頭,風沙已不再肆虐,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沙水相依、綠色環繞的塞上江南的美麗畫面。“我們會一直堅持治沙,讓這綠色在沙漠中不斷延伸。”望著金色沙海中隨風搖曳的各種綠色灌木,唐希明認真地說。

被稱為“地球癌癥”的荒漠化,威脅著全球三分之二國家和地區、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發展。我國亦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積261.16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2.12萬平方公里,具有明顯沙化趨勢的土地30萬平方公里。

6月17日是第26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今年我國確定的主題為“攜手防沙止漠 共護綠水青山”,倡導全社會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參與荒漠化防治,營造共建共享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的濃厚氛圍,筑牢我國生態安全屏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防治荒漠化,中國有決心有理念,更有行動和成效。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以來,我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880萬公頃,占“十三五”規劃治理任務的88%。經過多年治理,毛烏素、渾善達克、科爾沁和呼倫貝爾四大沙地生態狀況整體改善,林草植被增加226.7萬公頃,沙化土地減少16.9萬公頃。

從“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

寧夏地處中國西北地區東部、黃河上中游,東、西、北三面分別被毛烏素、騰格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沙地包圍,寧夏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為2.79萬平方公里,占全區國土總面積的53.68%,其中寧夏沙化土地總面積1.12萬平方公里,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21.65%。寧夏又是一個干旱少雨、缺林少綠、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的省區,全區80%的地域年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下。沙漠化不僅制約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也對中國西部的生態安全造成影響。

自2011年至今,寧夏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03.72萬公頃,截至2019年底,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5.2%,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

提起寧夏的沙漠,不得不說中衛。中衛市常年受到沙漠侵襲,沙化嚴重,沙漠曾一度逼近距離城區僅4到5公里的地方。

為了抵抗沙漠化侵襲,中衛市歷屆黨委、政府始終把加快造林綠化、搞好沙區綜合治理作為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重點來抓。中衛市綜合運用植物措施、工程措施,探索出了一套“先固后治,固阻結合”防沙治沙新模式,利用麥草方格固沙,用生物工程治沙,目前累計完成扎設草方格42萬畝、營造灌木林42萬畝、種植經濟林19.33萬畝,在北部沙漠邊緣筑起了60公里的防風固沙林帶,沙區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為守好青山綠水、構筑西部綠色生態屏障,寧夏研究出臺《防沙治沙規劃(2011-2020年)》,大力開展防沙治沙和生態修復工作。多年來,沙化和水土流失面積逐年減少,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沙區特色林果、草畜、馬鈴薯、中藥材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據了解,寧夏從2016年開始每年安排資金200萬-300萬元人民幣專門用于禁牧封育,持續加大禁牧封育監督管理,每年查處違反禁牧封育條例違法行為均超過300起。在退化沙化草原治理上,寧夏持續組織實施退牧還草工程、已墾草原治理試點、退耕還草工程等生態建設項目,同步開展鼠蟲病害防治和草原資源與生態監測。

據寧夏林草局副局長王東平介紹,氣候、地貌及植被是寧夏土地沙漠化發生發展的根本自然因素,荒漠化治理過程中仍存在多重的困難與問題有待解決。“我們將科學編制寧夏‘十四五防沙治沙規劃,加強小流域治理,通過實施草原生態修復、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特色經濟林、水土流失治理推進荒漠化和沙化防治,充分利用各區域有利條件布局沙產業,實現生態、經濟協調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王東平說。

被譽為“中華水塔”“三江之源”“地球第三極”的青海省,生態地位十分重要。青海省荒漠化土地面積占該省國土總面積的26.5%,沙化土地面積占該省國土面積的17.4%,為我國典型的土地沙漠化地區。

幾十年前的西寧,南北兩山是無盡荒涼的“禿頭山”,風沙漫天、黃土襲城的畫面讓老一輩人記憶猶新,防沙治沙迫在眉睫。1978年,青海啟動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與全國同步進入荒漠化防治重點治理階段,在沙區大力營造防風固沙林和農田防護林網,一場轟轟烈烈的“治沙行動”在高原大地展開……

2019年,由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登山主持的三江源二期科技推廣項目“沙化土地綜合防治技術集成示范”,使固沙樹草種烏柳、檸條、祁連圓柏、菊芋等治沙植物成活率達90%以上,使試驗區流動沙丘植被覆蓋度提高40%以上。

監測結果顯示,近年來,青海省荒漠化土地面積減少5.1萬公頃,沙化土地面積減少5.7萬公頃,總體上實現了從“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從擴展到縮減的重大歷史性轉變。如今,西寧市南北兩山森林覆蓋率從7.2%提高到79%,實現了禿嶺變“綠肺”的生態“逆襲”。

“黃沙滾滾半天來,白天屋里點燈臺,行人出門不見路,一夜草場沙里埋。”這是幾十年前內蒙古鄂爾多斯境內毛烏素沙地的真實寫照。

在30多年的時間里,鄂爾多斯逐步形成了生態修復、生態牧業、生態健康、生態旅游、生態光伏、生態工業“六位一體”的生態產業綜合體系,帶動沙區及周邊農牧民在生態產業鏈上發家致富。庫布其治沙取得343項科技創新成果,防沙治沙經驗已經推廣到西藏、青海、甘肅等多個省區市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庫布其、毛烏素,這兩個昔日的“死亡之海”,今朝變成了“希望之海”,公路南北縱貫,草灌喬筑成一道道綠色長龍。如今,鄂爾多斯全市空氣優良率86%,年降雨量不斷增加,生物種類由十幾種增至530多種。2012年至今,鄂爾多斯沙區農牧民人均年收入從不到400元增長到1.8萬元,享受到沙漠生態改善和綠色經濟發展的成果。

毛烏素沙地是我國四大沙地之一,總面積4.22萬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一的面積在陜西省榆林市長城一線。毛烏素沙細,春天西北風一刮就起塵。黃沙蔽日,沙子侵道,人們在這沙暴里迷了方向,只能等風停再趕路;農戶被這風沙驅趕,幾經南遷。

榆林人曾經飽受風沙侵襲之苦,談沙色變。那時,森林覆蓋率只有0.9%,流沙面積達860萬畝。榆林人吃盡了風沙的苦,也想明白了一個道理——這沙,非治不可!

在榆林,種樹成為一種信仰。榆林人民與浩瀚無垠的荒漠和肆虐無情的風沙進行艱難抗爭,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治沙樂章,涌現了以牛玉琴、石光銀、郭成旺、張應龍以及榆林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為代表的一大批先進人物與集體,這些“治沙英雄”用行動詮釋了“不畏艱難、敢于斗爭、矢志不渝、開拓創新”的榆林治沙精神。

經榆林人民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境內860萬畝流沙全部得到有效治理,創造了“林進沙退”的綠色奇跡。今年4月22日,陜西省林業局發布數據,榆林的林木覆蓋率從上世紀50年代的0.9%提高到34.8%,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這意味著毛烏素沙地即將退出陜西版圖,標志著陜北地區從“生命禁區”到“塞上綠洲”的逆轉。

渾善達克沙地是我國五大沙地之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9個旗縣市和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總面積5766萬畝。2000年之前,受長期以來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影響,渾善達克沙地生態急劇惡化,源于這里的沙塵暴等自然災害威脅華北。特別是2000年春,沙塵暴10多次襲擾京津等地。

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惡化局面,2000年,國家在渾善達克沙地率先啟動京津風沙源治理、退牧還草、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生態保護建設重點工程。渾善達克沙地成為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肇始地。

內蒙古在實施這些重點工程基礎上,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為“法寶”,用科學方法保護與修復生態。“我們通過圍封禁牧把牧民和牲畜轉移出來,最終實現生態自然修復。”錫林郭勒盟副盟長侯志民說。

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的正藍旗,實施圍封禁牧等生態治理措施以來,綠草叢生,野花綻放,流沙逐年減少。實施圍封禁牧20年來,昔日風沙肆虐的渾善達克沙地,一片又一片換上綠裝。

生活在蘇尼特右旗額仁淖爾蘇木圖門嘎查的牧民扎木蘇說,過去草場沙化得厲害,牲畜一點吃的也沒有,每年都要買大量飼草料來喂養。2010年,他將自家300多只羊全部處理,把4000多畝草場圍封起來。

10年過去了,扎木蘇家的草場上植物茂密,沙化被遏制住了。“草原也需要休息,在退化嚴重的地方,恢復生態真是‘一封就靈。”他說。

草木葳蕤、百果結子的夏季,走進阿克蘇市和溫宿縣的城郊村莊,感覺是在林海果園里穿行。無論是老、中、青哪一代果農,說起人與樹木的深厚感情,提到不斷做大的林果產業,都反復提到“柯柯牙綠化”這個話題。他們說,了不起的柯柯牙綠化工程,讓戈壁荒灘上崛起了“綠色銀行”。

下到農田,綠意盎然,鳥鳴啾啾,涼風習習;走進阿克蘇市區,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園中。在阿克蘇市依干其鄉依爾瑪村生活了近40年的艾麥爾·麥麥提,見證了家鄉越變越美,他覺得將這里稱為“塞外江南”一點不為過。

“從爺爺那一代人就開始參與柯柯牙綠化工程了。”艾麥爾說,奇跡真是太多了:種地從一畝地收入幾百元增加到上萬元,管理土地實現了手機智能化操控,農產品可以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村民買了汽車和樓房……

30多年前,柯柯牙還是一片地勢不平、布滿鹽堿、寸草不生的荒灘。每年四五月份,狂風裹挾著塵沙從這里侵襲阿克蘇市、溫宿縣及周邊地區,沙塵嚴重時天地一片昏暗,人根本出不了門,白天也要開燈。

從1986年開始,阿克蘇地區歷任領導率領各族干部群眾全力實施柯柯牙綠化工程,一次次艱苦卓絕的造林大會戰持續到2015年時,參與義務植樹人員達到340萬人次,造林共計115.3萬畝,累計栽植樹木1337萬株。昔日的風沙策源地,變成了阻擋沙漠前進的綠色屏障,每年沙塵天氣大幅減少,年降雨量由18.1毫米突破100毫米。

“如果沒有柯柯牙綠化工程,我們不可能有種棉花、蔬菜、木耳以及養鴿子等這么多的增收渠道,也不可能擺脫貧困。”阿克蘇市依干其鄉良種尤喀克喬格塔勒村村民阿吾提·卡德爾說。

“柯柯牙綠化工程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深刻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阿克蘇地區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李新斌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阿克蘇地區在持續鞏固柯柯牙綠化工程先期25.3萬畝造林成果的基礎上,舉全地區之力完成柯柯牙后續90萬畝造林。同時,又相繼規劃實施了阿克蘇河、渭干河、空臺里克區域“兩河一區”三個百萬畝生態治理工程。

一道道防風治沙的“綠色長城”,使亙古荒原、風沙之源變成了生態屏障、綠洲果園。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阿克蘇地區85%的造林工程為經果林,2019年全地區林果總面積450萬畝,是1987年的13倍之多;掛果面積419萬畝,果品產量達244.16萬噸,是1987年的21倍之多;林果總產值達141.79億元,農民林果人均年純收入5015元,占農民人均年純收入的31%。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一進洮南府,先吃二兩土。白天吃不夠,夜里接著補”……這些曾經流傳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區的順口溜,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過去風沙肆虐、生態環境惡劣,人們生產、生活極其艱辛的情形。

吉林省通過持續開展40年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和20年的綠化美化吉林大地規劃,中西部地區實施了大規模的造林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工程,極大改善了生態環境。沙地變綠洲的夢想正在變為現實。

位于吉林、遼寧、內蒙古交界處,地處科爾沁沙地東緣的雙遼市,現在已是林成網、田成方,數萬畝的防風固沙林帶,數百公里的護路、護岸林,成了“南成一片、北連一線”的整體格局,庇護著萬頃良田,形成了堅固的生態屏障。

雙遼市林業局局長姜佐權介紹,長期以來,當地將造林綠化視為改善生態、保障民生的大事來抓,樹起了加快經濟社會全面振興的綠色屏障。昔日“風起沙滿天,10米不見人”的景象一去不復返,肆虐一時的“風剝地”已成為歷史。

吉林省林草局生態修復處處長劉國彪介紹,10年來,吉林省以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為依托,開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封原育草,一個大型的防護林體系在西部地區初步形成,持續保持“綠進沙退”的進攻趨勢。

“十三五”以來,我國實施了《全國防沙治沙規劃》《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規劃》《國家沙漠公園發展規劃》等一系列規劃,深化防沙治沙改革,實行嚴格的荒漠生態保護制度,全面落實省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考核獎懲制度,維護荒漠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完整性和原真性。加快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石漠化綜合治理等國家重點工程,由點到面帶動荒漠地區生態狀況整體好轉。

國家林草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40年,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3014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3.57%。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實施近20年,累計完成營造林884萬公頃,工程固沙4.4萬公頃。截至目前,我國批準建立53個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封禁保護沙化土地總面積174萬公頃,建設120個國家沙漠(石漠)公園。據第五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顯示,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年均減少2424平方公里和1980平方公里,沙塵天氣次數年均減少20.3%,植被平均蓋度增加0.7個百分點。

治沙致富相結合

我國近40%的貧困縣、近25%的貧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區。防沙治沙不僅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一翼。我國堅持荒漠化治理與扶貧工作相結合,走出一條治沙與治窮共贏的中國特色荒漠化防治之路。

“治沙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要有一定的自我經濟支撐,所以要開發利用沙漠資源,向沙漠要效益。”全國兩會剛一結束,全國治沙英雄、陜西石光銀治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石光銀就馬不停蹄地回到治沙基地。

年過古稀的石光銀如今正忙著發展沙產業,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像石光銀一樣從事沙產業的企事業單位在榆林有150多家,年產值4.8億元,從業人員10萬余人。在良好生態防護屏障的庇護下,榆林架構起獨具特色的經濟林果產業主框架,帶動了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和生態旅游業發展。

“村里有條不成文規定:要想入黨,得先去山上種100棵樹咧。”陜西省米脂縣高西溝村老民兵連長高錦仁聲若洪鐘,全然看不出已經73歲。

面對脆弱的生態環境,幾十年來,高西溝村發動群眾在溝里打壩蓄水,在山上興修梯田,植樹種草,孜孜矻矻地干。如今這里的山河變了模樣——綠海浩渺,蘋果飄香。

“以前米脂有句話‘有女不嫁高西溝,就是因為太窮!現在我們這兒哪還有光棍咧。”高錦仁笑盈盈地說。

去年,老高家的農家樂開得紅火,收入有七八萬;自家種的蘋果賣得俏,也有兩三萬收入。“望著這滿眼綠色,村里人心情好了,身體也好了。現在咱這‘生態飯吃得可香!”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強調,‘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現在我們有了綠水青山,金山銀山才剛露出一角,還得繼續加把勁!”高西溝村黨支部書記姜良彪說。

柯柯牙綠化工程讓大片的戈壁荒漠變成了蔥蘢林帶,也讓大量的農民通過種植果樹擺脫貧困、走向富裕,林果業漸漸成為農民增收的新途徑。在因柯柯牙綠化工程而興起的阿克蘇地區紅旗坡農場,果農吐魯洪·塔依爾種植有20畝蘋果樹,年收入15萬元左右。

戈壁灘上植樹成本較高,后期維護花費更大,阿克蘇地委書記竇萬貴認為,要讓生態建設的成果延續下去,必須充分調動民間力量,鼓勵全民參與綠化,并享受綠化帶來的經濟收益。

“以林養林,就是合理調整綠化造林結構,結合南疆的光熱資源,在防護林中間套種蘋果、核桃、紅棗等一批經濟林。政府先期投入開發種植,然后用最優惠的政策承包給農民來管護,收益歸承包戶所有。”竇萬貴說。這樣,政府減輕了負擔,農民也在生態建設中實現脫貧致富。

甘永軍是“以林養林”的受益者之一。1989年,他從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來到柯柯牙承包果園,政府提供了免費的苗木、土地和水,守著20余畝果園的他,不僅買了樓房和轎車,還帶頭在果園開起了農家樂。

2011年,柯柯牙綠化工程四期工程建設時,原本在庫車經商的王小平選擇來這里種植果樹,他認為一邊為生態發展作貢獻、一邊帶動農民脫貧攻堅非常有意義。

生態環境改善后,大自然會給予豐厚的回報。2018年,王小平牽頭成立的阿克蘇冰雪蜜脆園果業有限公司有400畝果樹掛果,700噸優質蘋果被內地客商一搶而空。“由公司提供農機具、農資、技術等方面保障,果農可以不用承擔風險實現增收。”王小平說。

據了解,阿克蘇地區在實施貧困村林果業社會化技術服務項目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通過物化投入、社會化購買服務等方式,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1.96萬戶,涉及9.7萬畝果園,戶均年增收2200元以上。扶持林果服務合作社49個、吸納貧困戶872人,年人均收入達8900元,切實提高了貧困戶的增收致富本領。

樟子松、杏樹、楊樹交織而成的密林中,曾經的“沙窩窩”不見蹤影,拔地而起的樹木拼成巨大的“調色盤”,把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的多倫縣裝扮得格外美麗。

多倫縣農民賈建峰從2000年開始承包5000畝荒山種樟子松,現已栽種100萬株。“過去,我在自家山上養羊,2000年之前生態破壞嚴重,天天刮沙塵暴。不能再吃老本了,后來把羊賣掉,開始種樹。現在成了生態造林專業戶,每年賣樹苗收入幾百萬元。”他說。

渾善達克沙地分布在11個旗縣市境內,生活著20多萬人。他們大多從事畜牧業生產,飼養近240萬頭(只)牲畜,是一個生產、生活、生態交錯地帶。在沙地生態治理過程中,最難辦的就是如何解決生產、生活與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為破解這一難題,當地通過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著力推進生態與產業、治沙與治窮深度融合,加快調整優化沙區產業結構,積極轉變生產經營方式,取得生產、生活與生態屏障建設多贏的效果。

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桑根達來鎮的牧民阿布日米德,家住渾善達克沙地腹地。由于早年過度放牧,他家的960畝草場沙化嚴重。看著草場被沙子一點點吞噬,1996年,阿布日米德把400多只羊全部賣掉,換了十幾頭牛,推行舍飼圈養和育肥,邊養牛邊種草治沙。

如今,他家有36頭改良的西門塔爾牛,每年銷售牛犢收入近30萬元,上千畝草場生態也得到恢復。

據了解,生態建設與產業開發、治沙與治窮深度融合,使渾善達克沙地2.5萬名貧困農牧民走上脫貧致富路。經過20年治理,渾善達克沙地生態環境發生明顯改善,林草產業、肉牛產業和旅游業等得到長足發展,農牧民生產生活有了保障,生態屏障建設取得成效。

中國綠化基金會幸福家園生態扶貧項目從2015年開始在寧夏開展。這個項目定位于“綠色公益循環產業項目”,即以生態扶貧的方式,實現西部干旱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民家庭增收、區域經濟發展并行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通過在當地種植生態經濟林,幫助項目區貧困家庭。當地農戶通過參與生態經濟林種植勞動,能獲得勞動報酬和提高家庭經濟收入,改善當地惡劣生態環境和實現家庭可持續發展。

項目之前曾經選擇了在甘肅省通渭縣種植大果沙棘樹、廣西壯族自治區新秀瑤族自治縣種植石崖茶樹。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則在西海固地區、吳忠市紅寺堡區及其他貧困地區種植枸杞。枸杞根深達幾十米,種一片就能穩住一片沙地,它不僅能發揮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態環保作用,作為經濟植物,它還能幫助當地脫貧。

寧夏紅寺堡村民海虹住在荒漠邊緣,因為土地貧瘠只能養羊度日。兩年前,村干部和林業局的人找上門來告訴海虹,她家可以得到免費的枸杞樹苗進行種植。

開始,海虹還非常猶豫,“我從來沒有種過樹,而且,紅寺堡真的可以種活枸杞樹嗎?”但是來訪的人說,不會種,他們可以教。枸杞樹不但能有收成還可以改善環境,一定程度上減少土地的荒漠化,對當地人百利而無一害。

海虹聽到后激動得流出了眼淚。在海虹看來,種了枸杞樹,她的孩子以后就不用再忍受沙漠中居住的痛苦,呼吸到的空氣不再含沙,看到的也不再是漫無邊際的孤獨而是綠樹。每年她們家還能有固定收入。“天哪,這是做夢一樣的生活啊!” 海虹說。

國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負責人說,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沙區特色產業成為農民收入的增長點。通過大力發展沙產業、增加生態護林員崗位、加大金融創新扶貧等舉措,我國培育了一批沙生植物資源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木材、飼料、中藥材、經濟林果、沙漠旅游為重點的特色產業。

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北方12個沙區省份貧困人口減少了1000多萬人。新疆2018年林果種植面積達123萬公頃,林果業產值達488億元,林果業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5%。陜西建立了以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旅游業、新能源等為主的沙產業體系。

石漠化治理成效顯著

從治理走向利用,同樣的變化也發生在石漠化治理地區。石漠化是一種巖石裸露、具有類似荒漠的土地退化過程,被稱為“土地癌癥”。石漠化地區往往是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生態恢復與治理任務最重的地區。通過生態治理和生態扶貧,我國廣大石漠化地區人民逐步走上致富之路。

廣東省粵北地區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和干旱問題。近年來,廣東省在石漠化地區大力推進森林植被恢復、經濟利用類植被恢復治理、工程治理、生態經濟型治理、生態移民等五大綜合治理,重建了石漠化地區森林植被,使122萬畝石漠化地區得到有效治理,石頭山變綠水青山,有效增加了老百姓的生態收入。

根據中國巖溶地區第三次石漠化監測結果,廣東省巖溶地區石漠化土地涉及6個地級市21個縣(市、區),面積5.94萬公頃,集中分布在韶關、清遠等地。其中,樂昌市巖溶地區石漠化面積達267.59平方公里,為全省之最。

在廣東韶關樂昌市梅花鎮下灣村長坪亭的一處石頭山,記者見到了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有些已經結果。望向遠處,草木覆蓋下的山體,幾乎看不到裸露的石頭。這里是重度石漠化地區,早在幾年前還是光禿禿的一片石灰巖石陣。

在樂昌,梅花河、遼思河流經梅花、秀水、沙坪、云巖四鎮,當地將這兩條小河流域稱呼為“梅遼四地”。但“梅遼四地”卻幾乎是“石漠化地區”的代名詞。曾經因為亂砍濫伐、自然災害等影響,失去植被庇護的山體,石漠化程度加重,山地涵養水源功能下降,“無雨則旱,遇雨則澇”。

樂昌市副市長朱鋒麟介紹,自2008年樂昌被列為100個國家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縣之一,重點推進包括林業工程、水利工程、農村能源工程和扶貧工程等在內的綜合治理工程,石漠化治理取得重大突破,石漠化土地面積縮減、石漠化程度減輕、植被蓋度進一步提升。

據了解,2008年至今,樂昌石漠化地區新增森林面積約15萬畝,森林植被蓋度由2008年冰災后的45%提高到63%;2019年相比2014年,當地中度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面積減少42%,輕度石漠化面積減少54%。

貧窮往往也與石漠化相伴相生,甚至還會陷入“越窮越砍樹、越砍樹越窮”的惡性循環。對此,樂昌把“治石”與“治貧”相結合加以破解。朱鋒麟稱,當地在石灰巖地區優先發展良種油茶,積極探索生態經濟型治理路子,全市石灰巖地區油茶種植面積達4萬多畝,并引進油茶產業龍頭企業,完成油茶基地建設1萬多畝。

目前,樂昌石漠化地區參與林下經濟產業的農戶6000多戶。“去年行情好時一斤茶油能賣到120元,差時也有80元。”當地一名林農說。

“我們還在石漠化地區發展南藥產業,開展森林康養旅游和農家樂,接下來還將建設石漠化公園。”朱鋒麟稱,經過生態治理的石漠化地區,“長出”了越來越多的“搖錢樹”。

重慶是全國8個石漠化嚴重發生地區之一。根據第三次石漠化監測顯示,重慶市巖溶土地總面積 326.8萬公頃,占全市國土面積的39.7%,其中石漠化土地77.3萬公頃,全市有36個區縣不同程度存在石漠化土地。

據重慶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10余年來,全市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三峽后續植被恢復、石漠化綜合治理等林業重點工程,大力開展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陡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558.8萬畝,有效改善了巖溶石漠化地區林草植被覆蓋狀況,全市石漠化土地減少184.5萬畝。

記者了解到,在治理石漠化過程中,重慶市堅持自然恢復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篩選出花椒、桑樹等優良鄉土樹種,培育了一批特色林業產業基地和龍頭企業,在治理石漠化的同時,促進了農村就業增收和林業扶貧產業發展。

重慶市武隆區火爐鎮曾經是土地石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記者在火爐鎮筏子村看到眼前一片綠油油的果樹掛滿了桃子和李子。不過,就在六七年前,這里還全是裸露的巖石,土地貧瘠、石漠化非常嚴重。

火爐鎮宣傳統戰委員楊軍告訴記者,原來筏子村的土地被形容為“三分土七分巖石”,當地農戶種莊稼都是在巖石之間的縫隙種點玉米、紅薯等。全村8000余畝耕地中,有接近50%的石漠化土地。

后來,當地村民申建忠從外地引進脆桃,結合筏子村的土地、氣候條件等進行嫁接、改造。經過多年的試驗,申建忠將2000余畝退耕地“變成”了果園,并在當地牽頭成立了合作社,發展了當地特色農產品“仙女脆桃”。

如今,筏子村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及其它扶貧項目,累計發展脆桃種植面積6000余畝,脆桃成為筏子村一大特色產業。近年這里還種上了李子、獼猴桃等果樹,為全鎮石漠化治理起到了示范作用,并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

廣西是我國石漠化最嚴重的省區之一。當地發展適合石漠化山區的產業,既有效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又促進群眾脫貧增收,向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發起總攻。

“石山變青山”“山清水秀生態美”……行走在廣西城鄉各地,一抹抹綠色讓人難忘,石漠化山區披上綠裝,生態紅利讓當地貧困戶錢袋子鼓了起來。

“祖祖輩輩在石頭縫里種玉米,不僅收成可憐,還把土地越種越薄。”提起過去的日子,廣西東蘭縣武篆鎮上圩村貧困戶羅智說。

東蘭縣地處滇黔桂石漠化片區,當地水土流失嚴重,農作物產量很低。產量越低,群眾越開荒,曾一度陷入越種越窮的困境。近年來,當地實施退耕還林,積極發展經濟林產業,走出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的可持續發展路子。

“退耕還林后,開始種油茶,荒山漸漸變綠,原本夾雜著黃泥的溪水也變清了。”如今,羅智種了9畝油茶,在技術人員的幫助下,油茶產量逐年上升。現在每畝油茶年產值1500元左右,他家已順利脫貧。

在東蘭縣江洞油茶產業核心示范區,記者看到,連片油茶分布在群山之間,盤山而上的產業路從油茶林中穿過,種植戶正忙著為油茶施肥。

東蘭縣林業局油茶產業發展中心工程師韋孝海介紹,示范區所在地以前是荒山,零散分布著一些老油茶樹。2018年設立示范區后,政府修建產業路,幫助群眾改造和新種油茶。如今,核心區3120畝,輻射周邊7500畝林地,帶動一批群眾脫貧致富。

板栗種植在東蘭縣已有400多年歷史,目前全縣板栗面積32.5萬畝。在隘洞鎮板老村的東蘭縣板栗產業核心示范區,經過嫁接后,板栗的產量大大提高。

板老村貧困戶韓建凡家有10畝板栗林,以前每畝年產板栗300斤,改造后預計今年畝產達500斤。按照每斤6元的平均收購價,收入可達3萬元。

2019年東蘭縣森林覆蓋率84.25%,林業產業已成為帶動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東蘭縣林業局副局長石華說,全縣已形成油茶、板栗、核桃三大經濟林產業,帶動油茶生產、食品加工、冷鏈物流等發展,2019年全縣林業產業總產值達18.14億元,6.6萬余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退耕還林、生態公益林補償和相關林業特色產業中受益。

“通過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項目,廣西的巖溶地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石漠化擴展趨勢整體得到遏制。”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陸志星說。

貴州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是全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同時,貴州又是石漠化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的省份,“貧困”與“生態”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黔西南州望謨縣連綿的山坡上全是石頭。莊稼喝的是望天水,百姓走的是羊腸路。深處麻山腹地的望謨,于2008年被列入全國首批100個石漠化綜合防治試點縣。2014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211戶100970人、貧困村103個,貧困發生率為33.74%。

近年來,望謨縣不斷探索林業工程建設、產業帶動、科技支撐組合模式,通過石漠化治理,一片片石山荒山變成了蒼翠青山,森林覆蓋率達到68.28%,板栗、油茶、花椒、澳洲堅果等產業蓬勃發展,讓過去的石旮旯變成了今天的“金窩窩”。

在探索綠色經濟的道路上,望謨縣依托資源稟賦,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圍繞“三果(芒果、澳洲堅果、板栗)兩茶(油茶、紫茶)”的產業布局,大力發展板栗、油茶、花椒、澳洲堅果、芒果、紫茶等特色產業以及林下產業,徹底打破了傳統作物種植“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惡性循環。

生態環境改善后,綠水青山成為了望謨群眾的“綠色提款機”。截至2019年底,全縣累計實現81個貧困村出列、22805戶104263人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至3.61%。

5月上旬的望謨,天氣十分炎熱。蟠桃街道甘萊村花椒種植示范基地龍頭企業眾誠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宗林三天兩頭往地里跑,確保花椒供水正常。

“今年基地1000畝花椒初次掛果,預計產量20萬斤,按照鮮果市場價每斤至少10元以上,預計產值不少于200萬元。我們有充分信心將花椒產業做大做強。”吳宗林介紹,望謨獨特的氣候環境十分適合花椒生長,經前期試種成果檢測,望謨花椒品質十分優良。

2017年,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吳宗林在甘萊村的荒山上種了30株花椒苗。“過了半個月去看,沒想到花椒苗全都活著,還長得很茂盛。”第二年,吳宗林抓住當地立體農業觀光示范園區建設項目機遇,大力發展花椒產業。

“由公司提供運營資金、技術、市場、種苗、農資,村集體組織管理勞務。農戶享受土地流轉費、入股分紅、勞動務工費用。我們通過全力打造花椒高產示范基地,實現農企合作雙贏。”吳宗林介紹。

從基地開園建設,就吸引了不少當地農戶務工。“我們夫妻倆在這里務工,平均每人每天有110元收入,多的時候兩個人一個月能賺六七千元,一年下來差不多有三四萬元收入。”甘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楊華倫說,3年來,他和妻子幾乎天天在基地務工,收入得到保證,生活也越來越好。

“今年,我縣計劃發展特色林業產業11萬畝,其中,板栗新種1萬畝、低改6萬畝,油茶新種2萬畝,花椒新種2萬畝。”望謨縣林業局副局長趙埝檁介紹。

如今,望謨板栗種植面積26.2萬畝,年產量約2.1萬噸,年產值約1.47億元;油茶種植面積14.7萬畝,年產量約4000噸,年產值約6400萬元;花椒種植面積約1.1萬畝,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滇桂黔石漠化片區80個貧困縣已有66個脫貧摘帽,貧困人口累計減少362萬人。2019年,三省區片區林草總產值達到3400多億元,省級以上林草產業龍頭企業達到165家,林草產業覆蓋了85%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司長孫國吉表示, 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基數大、影響廣,荒漠化土地面積261.16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2.12萬平方公里,具有明顯沙化趨勢的土地30萬平方公里,荒漠化防治進入“啃硬骨頭”的階段,治理難度更大,治理成本更高,任務更加繁重。

猜你喜歡
生態
“生態養生”娛晚年
保健醫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住進呆萌生態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大營鎮生態雞
貴茶(2019年3期)2019-12-02 01:46:32
生態之旅
鄉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02
潤豐達 微平衡生態肥
茶葉通訊(2017年2期)2017-07-18 11:38:40
生態保護 有你有我
“知”與“信”:《逃逸行為》的生態自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日本免费精品|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激情乱人伦|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亚洲天堂啪啪|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精品国产www| 日韩成人午夜|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一个色综合久久|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精品国产91爱|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9啪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免费看|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欧美www在线观看|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亚洲无线视频|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2020极品精品国产 |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久久性视频| 国产屁屁影院| 亚洲九九视频|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日日拍夜夜操| 久久超级碰| 日韩第一页在线|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青青国产视频|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538国产视频|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亚洲天堂首页| 國產尤物AV尤物在線觀看|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区|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超碰免费91| 国产爽爽视频| 国产91av在线| 99在线免费播放| 夜夜拍夜夜爽|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