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 ? 要:高職院校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搖籃,計算機網絡專業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該專業的理論知識,還要具備高超的實踐應用能力,為今后的崗位工作提前做好準備。項目式教學法通過項目選擇、項目設計、教師示范、學生操作、項目點評總結等一整套流程來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保證學生將來步入工作崗位后能滿足崗位需求。本文針對項目式教學在高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項目式教學 ?高職院校 ?計算機網絡課程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TP39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6(a)-0232-02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等方方面面都與網絡有著密切的關系,由此也造成網絡工程師需求量日益增加的趨勢。作為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如何適應社會需求,為社會輸送大量具高超專業技術水平的網絡工程師,已成為其首要任務。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具有應用性強的特點,學生除了牢固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理論知識外,還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也在與時俱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項目式教學法這種新型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將理論和實踐充分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理論指導實踐、通過實踐鍛煉實際動手能力的同時來驗證理論。本文首先闡述項目式教學的內涵,分析項目式教學在高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提出應用的策略,旨在為項目式教學的應用提供建設性的意見。
1 ?項目式教學的內函
項目式教學法起源于歐洲,倡導實踐性教學,以培養綜合性人才為教學目標,
在開展項目式教學的過程中,實施對學生的分組實踐,讓學生在分組學習中探究知識、動手實踐、解決困難,學生在項目式教學中積極參與,極大的調動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1]。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項目式教學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性及整體性,以“項目”的形式來開展教學,在此過程中,需要學生自行采集所選擇項目的相關數據、在既獨立又合作的教學環境中掌握跨專業知識,通過一系列完整的學習流程實現學生知識水平與實踐能力的同步提升,對于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目前,項目式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應用廣泛,教學效果反應良好。
2 ?項目式教學在高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2.1 項目選擇
項目式教學視學生的學習內容為一個項目,并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某項項目去實施并完成。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在進行項目選擇時,首先應考慮企業工作實際的需要或生活實際的需要,再加以選擇。項目的選擇應與生活實際相貼近,突出跨專業的特點,因此既要盡量避免重復課本內容,又要具有相應的挑戰性,以激發學生對項目內容的興趣及探索欲。此外項目的選擇,應注重 理論結合實踐,以指導學生運用理論去實踐,這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益處頗多。選定了項目后還要對學生合理分組、對教學設施進行分配,以保證后續項目式教學的有序進行,從而達到項目式教學的目的[2]。通過項目式教學讓學生在分組完成項目的過程中相互協作、相互學習,共同應對和完成挑戰,有利于學生團隊協作意識的培養。
2.2 項目設計
項目式教學的重點是項目設計,項目設計需要教師結合教學的內容來進行教學設計。項目設計不僅要能突出教學重點,體現其與各知識點間的相互聯系,還要對項目設計的難度適當加深,一方面可使學生的思維得以有效開發,提高其思維水平,另一方面還能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保證項目式教學的有效性。項目設計完成后,通過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保證項目更好的完成。
2.3 學生分組
項目選擇后即對學生進行分組,因為項目式教學通常采用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來完成,所以教師在項目教學實施前應將全班所有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分組既可隨機分組又可學生自愿組合分組,每組推選組長1名,由3~5名組員組成,各小組學生能力水平應相互搭配保持均衡,以確保項目開展的公平、合理[3]。由各小組組長負責本組工作的組織、開展,如工作任務的分配、項目進度及完成情況的分析和總結、組員間關系的協調等。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分組應按選定的項目和企業實際工作情況來執行,保證分組符合企業的實際情形。
2.4 教師示范
項目設計完成后,由教師對項目親自進行示范和操作,以便向學生呈現出項目具體的完成過程。教師示范的過程中,學生可就項目相關問題提出心中疑問,教師答疑釋惑,給出解釋與答案。教師在項目開展的具體過程中,除親自示范操作過程外,還要注重對重難點的傳授,及時給予學生解答,以便幫助學生完成操作。此外還應對學生項目操作的進展情況加以關注,適時給予鼓勵,以增強其完成項目的自信心。
2.5 學生操作
教師示范的過程中,學生應對示范的整個操作過程進行學習,尤其要加強重點內容的學習和記憶,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流程,學生模仿教師的示范進行操作時,應大膽嘗試,達到發散思維的目的,教師從旁給予指導,以保證學生在完成項目操作時的正確性、規范性[4]。學生進行項目操作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因此應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組員間積極展開交流和討論,探討項目操作及其過程。此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不要給學生明確的答案,而是循循善誘,循序漸進的引導其去尋找和掌握正確的答案,以加深其記憶。
2.6 點評與總結
學生完成項目操作后,教師應對其具體操作及時進行點評,以便學生根據教師的點評和總結吸取操作經驗,改正操作不足。此外,教師還應對學生整個操作過程中的反應進行點評,并對操作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指導,以使其明白自身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則根據教師點評與總結進行反思,找到項目操作中自身問題存在的原因,并對原因加以分析、總結項目操作中的經驗和教訓,以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質。
3 ?項目式教學在高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項目式教學應用于高職計算機網絡的教學實踐中,教學效果良好。傳統教學方式一是難以滿足和適應計算機網絡教學涉及專業性內容較多的需求,無法兼顧知識的匯總教學;二是傳統教學模式傾向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對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存在不足,項目式教學法的應用較好的彌補了這一缺憾[5]。項目式教學應用的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實際內容來進行項目的設計,項目設計的難易度應與教學內容相匹配,以生活實際為項目設計的切入點,達到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和實用技能的目的。項目式教學通常以學生分組的形式來進行,學生在此過程中,無論是交流能力還是團隊協作能力都得到了歷練,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此外,項目式教學點評和總結學生完成項目操作的具體過程,有利于學生取長補短,提高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項目式教學應用于高職計算機網絡的教學實踐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利于學生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實踐技能的提高,從而有效提升計算機網絡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承良.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項目式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培訓,2019(1):71-72.
[2] 馬亞琦,馬輝.高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項目式教學的應用[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1):200.
[3] 王桂珍.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項目式教學的探索研究[J]. 時代農機,2017,44(11):228.
[4] 趙曉紅.高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項目式教學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6):133-134.
[5] 周翔.項目式教學在高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