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芬
【摘要】本研究在對高中生德育工作的開展現狀進行描述與分析的基礎上,對高中生德育活動的開展策略進行了著重探討。其中,高中生德育活動開展策略主要從三個部分來深入探討:一是高中生德育活動開展基本原則遵循,包括整體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實踐性原則;二是高中生德育活動開展方法創新,包括理論與情境相結合的方法、共性與多元相結合的方法、傳統德育與現代德育相結合的方法;三是發揮家庭在高中生德育活動中的協同作用。
【關鍵詞】高中生;德育活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0-0034-02
一、高中生德育工作開展概述
目前,國內關于德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探討上,取得了諸多研究成果。然而,德育實證研究仍然有待深入,其針對性仍有待加強。基于此,本文通過對高中生德育活動開展策略進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夠提升德育活動開展的針對性、多元性。
二、高中生德育活動開展策略分析
探索新時代下高中生德育活動方法,有利于提高高中生德育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實效性,幫助高中生健康發展,促進其全面成長,同時促進高中生德育活動體系的完善與發展。本文中,筆者主要從高中生德育活動開展基本原則遵循、高中生德育活動開展方法創新、家庭協同作用發揮這三個角度進行分析。具體分析如下:
(一)科學發展,遵循高中生德育活動開展基本原則
高中生德育活動開展的基本原則包含:一是整體性原則,二是主體性原則,三是實踐性原則。這三大基本原則是基于以往文獻研究基礎提出來的,是開展高中生德育活動的指導理念。具體來說,如下:對于整體性原則而言,德育活動開展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主體參與,而非集中于某一方,同時德育活動應以高中生全面發展為前提。對于主體性原則而言,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其主動性、能動性,給予其自主權,讓其在自我探討中進行品德建構和習慣養成。對于實踐性原則而言,應提供豐富的情境供學生實踐與創造,讓其在動態中獲得德育精華。
(二)深化改革,創新高中生德育活動開展的方法
創新高中生德育活動開展方法,主要從理論與情境、共性與多元、傳統德育與現代德育三方面來進行論述。具體如下:
1.堅持理論與情境相結合的方法。理論貫穿于實踐,兩者相互影響,相互聯系。在高中生德育活動中,最直接的表現即為學校開設的德育課程。這些德育課程往往理論性較為濃厚,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其課程目標通常是幫助高中生對人生價值、國家法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與了解。但新形勢下,高中生德育活動特別強調互動。綜上所述,高中生德育活動開展應將理論教授與情境實踐相結合,以發揮德育的最大效應。
2.堅持共性與多元相結合的方法。在開展高中生德育活動時,要將共性與個性相結合。具體來說,學校在開展德育活動時,往往會依據高中生整體階段的特點、總體要求,來規劃德育目標、安排任務等,以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需求。但在德育活動過程中,某些高中生由于在思想、能力等個人素養、家庭環境與氛圍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別,所以在德育過程中的接受能力、需求內容也會有所差距。因此,在統一化德育活動開展的同時,需要根據高中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多元化德育方式,以更好地滿足高中生的需求,促進其發展。
3.堅持傳統德育與現代德育相結合的方法。傳統德育,即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套完整思想體系,包括德育理論探討、德育內容闡述、德育方法認識等。現代德育,其最大的特點表現為德育的信息化。在社會快速變化的過程中,社會資源也在不斷整合,包括高中教育資源。而這種資源的不斷整合,會使高中教育資源差異化。其中,德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如此。因此,需要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協調資源,同時融合傳統德育精華。如搭建德育信息宣傳互動平臺,建立數據管理庫,以便信息交流與共享。
(三)優化視角,發揮家庭在高中生德育活動中的協同作用
家庭作為初級群體之一,在個人成長發展中的作用無可替代。在個人生命周期中,一個人大部分的生命時間都涉及家庭,故家庭環境和氛圍對于個人來說極其重要。因此,需要優化視角,關注家庭在高中生德育活動中的作用,發揮其應有效應。其中,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是改善家庭環境與氛圍。眾所周知,和諧健康的家庭環境與氛圍更有利于高中生的品德發展及養成。而良好的家庭環境與氛圍與合適的家庭教育方式密切相關。因此,對處于高中階段的個體而言,家長應給予其充分尊重,適當引導,從而促進高中生全面發展。二是實現家校聯合。家長與學校需要搭建溝通互動平臺,以維持順暢、良性的溝通,避免脫節。
綜上所述,高中作為個人的重要時期,其人生價值觀念還未定型,特別需要正確的牽引、適當的引導,以避免其出現思想和行為偏差,因此,開展德育活動對于高中生而言極為必要。
參考文獻:
[1]王麗.新媒體時代高中學校多維德育平臺構建的實踐研究——基于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的探索[J].教師教育論壇,2019(4).
(責編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