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 鄭天石
摘 要:農村文化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我國文化建設的新部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有效途徑。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農村文化建設依然存在著種種問題。本文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從我國農村文化建設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農村;文化建設;問題;對策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對建設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農村文化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農村文化建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在現在和將來仍然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2]。
一、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農村文化設施不完善
近些年,雖然我國的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但是農村的經濟發展速度仍然比較緩慢[3]。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實力相對薄弱的農村,文化設施的建設就更加不足。現在很多地區縣、市、區的財政狀況依然非常緊張,對文化設施的預算和投入也常年不足,這導致很多農村地區缺乏開展文化活動的場所,農民的文化生活無法得到保障,精神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雖然近些年國家和政府對農村問題的關注不斷增強,對改善農村文化設施的資金投入也在不斷加大,農村文化設施狀況也有所好轉,但從具體方面來說,一方面,由于很多文化基礎設施缺乏合理的使用和足夠的資金維護,大多處于損壞或停用狀態。另一方面,很多文化設施完全就是為應付上級要求而建立,甚至有些設施根本不對外開放,既不能滿足群眾的要求,也不能發揮自身價值,大多數處于閑置狀態。
2.基層干部缺乏重視
國家在加強對農村經濟投入的同時,也加強了農村的文化建設。但一些農村基層干部還是沒有對文化建設給予足夠的重視。首先,他們依然認為現階段農村僅僅需要發展經濟、創造更多的收入,而文化建設是虛的東西,進而他們認為文化建設對于農村來說用處不大,甚至可有可無[4]。其次,與經濟建設相比,文化建設同樣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技術、人才、資源,但是文化建設的效果遠遠不如經濟建設那樣立竿見影,往往若干年都不會起到顯著的效果,因此基層干部對文化建設非常疏忽。此外,還有的基層干部認為農民的任務就是種地、養殖,提高收成和經濟效益,文化和農民無關,再加上農民文化素養普遍較低,基層干部也不想費時費力去進行文化建設。上述種種因素都制約了農村文化的發展。
3.農民受教育水平和思想觀念相對落后
目前,大部分地區的農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他們很多由于經濟條件的制約,義務教育都沒有完成就外出務工補貼家用,由此導致他們對知識、文化和教育缺乏足夠的認識[5]。因此,他們的文化活動形式比較單一??措娨?、閑聊、撲克、麻將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僅存的文化活動,尤其是在一些寒冷地區,冬季無法進行農業生產,這些地區的農民,往往選擇聚集親友在棋牌室度過整個冬天。與其看書學習,農民還是更愿意選擇更通俗化、娛樂化的文化活動。此外,還有一些經濟落后的邊遠農村地區,農民思想守舊,封建迷信活動盛行,“燒香拜佛”、“求保佑”成為其主要的精神活動內容,甚至還有些地區黃賭毒屢禁不止,低俗、扭曲的文化形態充斥農民的思想觀念。
二、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途徑
1.加大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的投入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物質條件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精神的需求。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政府就要加大財政資金投入,要根據活動人數、活動規模等情況,合理規劃地點、興建文化中心、文化藝術館、鄉村圖書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并保證??顚S?,逐步提高用于文化建設的經費,以保障農民享受文化的權益[6]。同時,要設立專項經費,注重對文化場所的維護與修繕,保證文化場所能持續使用。此外,政府要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完善投融資制度,暢通捐贈渠道,并支持有能力的農民開辦文化場所[7]。
2.提高基層干部的認識
要加強對基層干部的培訓教育,通過日常宣講、專題講座、培訓課程等形式,提高基層干部對文化建設的認識,使其充分重視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增強其對文化事業的重視。同時,基層干部在工作之余也要重視學習,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和文化素養,改變自己原有的對文化建設的偏見,積極投身到文化建設事業中來[8]。
3.提高農民的思想認識
要提高農民的思想認識,需要農民自身和政府雙重發力。一方面,對于農民自身來說,要主動轉變思想觀念,通過學習和欣賞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文化鑒賞能力,自覺靠近科學、高尚的文化,遠離封建、低俗的文化。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強對農民的思想引導,定期開展講座、文化活動、藝術演出等活動,讓農民在閑暇之余也能受到文化的熏陶,逐漸改變自己以前的固定思維模式,充實自己的空閑時光,此舉可以促進農民思想認識的飛躍,促進鄉風文明的健康發展。同時,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民的法制宣傳教育。要教育農民自覺抵制封建迷信活動,遠離黃賭毒等違法行為。引導農民養成科學、健康、守法的思維,鼓勵農民參與積極健康的文化活動,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此外,政府還要加強對文化領域不文明現象的整治力度。要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力度,創新執法方式,鼓勵農民積極舉報不文明行為。要加強文化領域治安管理,加大對黃賭毒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讓農民清醒的認識到此類行為的危害和后果,從而深化農民對健康文化的正確認識。
三、結語
農村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國家、社會和農民的共同努力,其復雜性和重要性也顯而易見[9]。農村文化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三農”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0]。因此,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們現在和未來需要擔負的重要使命。
參考文獻:
[1]馬永平.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的鄉村文化建設[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9.20(6):40-43
[2]李曉榮.農村文化建設現狀調查及思考[J].大眾文藝,2019(062)
[3]孫閃閃.鄉村振興戰略下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困境與出路[J].成都行政學報,2018(4):75-79
[4]馬添.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基層治理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8
[5]盛成東.農村文化建設研究[J].農村文化建設研究,2019(7):198
[6]王玥月.發揮地方政府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24)
[7]何云巖、趙秉峰.當前農村文化建設的現實困境及發展路徑[J].理論觀察,2018(10)
[8]楊瓊.試論鄉村文化教育在助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J].海峽科學,2018(3):52-54
[9]李栓民、員立亭.陜西省農村文化發展現狀與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8(9):151
[10]甘超群.論農村文化建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J].文化哲學,2019(7):30
作者簡介:
王舒(1971--)女,漢族,吉林長春人,吉林建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鄭天石(1996--)男,江蘇徐州人,吉林建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