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靜
摘要:高中政治的主要學習目標是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從知識中汲取養分,進而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識以及高尚的品德素質,使綜合素質得到更好地培養,個人的主觀能力得到更好的展示。一個優秀的教師能夠合理地把握課堂節奏,利用科學的引導方法將學生帶入課堂。政治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只有深入理解當前新課改的教學主旨,才能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將學生帶入高中政治學習,使高中政治教學的品質得到提升,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整個高中階段的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導入;有效設計
當前,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的課堂導入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導入形式較為浮夸、導入選材不恰當等,這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對學生的政治學習效率有著一定的影響。基于此,圍繞高中政治課堂導入環節的設計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原則
1、按照教學主題開展教學
一個成功的教學課程,要有合理的教學設計,制定學習主題,所有的教學都應圍繞主題展開,主題也就是教學的主旨目標。教師應對高中階段政治教材進行深入解讀,根據課程的具體內容找出課程的中心知識點,根據重點知識進行必要的設計,使教學內容服務于教學設計的目標,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變得更加高效。
2、根據學生理解能力開展教學
高中生的理解能力不同于小學生、初中生,大多數高中生的身心已經發育成熟,理解能力強,能夠更好地領會教師的教學意圖。因此,教師在對高中生進行政治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身心發育的特點、行為特征,有針對性地開展政治教學。課程的設計不能過于幼稚,要調動學生對政治的敏感度,進而對政治學習產生興趣。
3、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導入
在開展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導入,使學生不至于對一種教學方法感到厭倦。新鮮感是具有特殊吸引力的教育因素,當前信息化技術較為發達,在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通過多種渠道,合理利用先進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政治教學,使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綜合素質也能夠得到更好地培養。
二、當前課堂導入環節的主要現狀分析
1、缺乏導入環節
在政治教學中,一些教師對課堂導入環節有所忽視,通常都是直入主題,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闡述。由于高中的課業壓力較大,時間較為緊迫,這使得一些教師不得不將主要精力用于知識的講授上,而忽視了課堂的導入。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效率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2、導入形式較為單一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部分教師的導入方法都有所雷同,甚至是千篇一律,這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剛上課之時,教師會這樣說道:“同學們,讓我們先回顧上一課的知識內容,然后點名讓同學回答。”當學生回答完畢之后,教師就會開始某課的教學。這種導入方式雖然能夠達到復習知識的效果,但是形式過于單一,而且教師點名回答問題的做法,會提升學生的緊張感,不利于接下來的學習。
三、高中政治學科課堂導入的策略
1、問題引領導入
關于高中政治學科課堂導入的策略,筆者認為,首要的一點在于教師能夠正確體認課堂導入的價值,并將本次課堂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同導入環節緊密結合,用鮮明的課堂指向幫助學生及時明晰學習方向,從而促使學生提前、及時了解基本知識框架。這是指導后續學習的重要起始點,問題引領導入在這方面的功能值得重視。特別是在落實新課改之后,對素質教育的關注度日益提升,教師更需要努力調整傳統教學中的只重成績的授課模式,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教學起始階段即從知識、能力、情感等目標共同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充分發揮導入的有效價值。對此,教師要結合高中政治學科時效性較強的特點,不斷提升時事政治素養,通過問題引領的形式,將時事政治內容同課堂導入環節有效融合,以取得更為理想的課堂指向效果。
2、借助多媒體的教學輔助
多媒體是提高授課效率的優質教學輔助工具,對于導入環節也能起到事倍功半的加成作用。通過視頻、圖片的展示,課堂的教學會更富有真實性,從而促進高中生對政治知識點的理解效果。比如,教師在企業經營的課堂內容時,講解誠信的重要性。因為高中生未曾經歷過商業活動,對這部分的內容代入感不強。而此時教師用多媒體播放許多不良商販的惡劣行為,如肯德基中的蘇丹紅、水餃中的毒青菜、毒死山羊的香蔥、豆腐中的吊白塊等等。用貼近高中生生活實際的真實新聞激發學生們的義憤填膺感,隨后再播放不良企業被國家處置破產的新聞,從而引導高中生認識到誠信經營對企業的重要性。由此,也達成了導入環節的教學目的。
3、在合理的時機恰當引入
導入環節的教學應用,并非只局限于開課的時候。在課堂內容告一段落時,也可以用導入環節來承接下一段知識點的內容。當課程進行一段時間,學生的注意力開始渙散時,政治教師合理利用導入環節,也能保證學生們的聽課效率。因此,政治教師不必拘泥于教學的形式,只要能提高教學效率,在合理的時機恰當的施行導入環節,就是對該內容的有效設計。比如說在學習完文化影響時,課堂時間才剛剛進行了一半,教師可以立刻提出討論話題:從我國的優秀文化中,你得到了什么收獲?隨后在高中生的探討中引出下一段的知識內容:文化塑造人生。通過這種形式,課堂的轉折既不顯得突兀,也能良好的維持學生們的聽課效率。
結語:
導入環節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還需要教師經過反復的斟酌與設計。根據高中生不同的學習狀態,導入環節會面臨多種多樣的應用問題。高中政治教師需要落實于學科的知識點,充分考慮到高中生的實際情況,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完成導入環節的實施。導入環節可以有效控制課堂的學習氛圍,將高中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觀念由被動轉變為主動,讓高中生在政治課堂中潛移默化地學習進步。
參考文獻:
[1]潘可榮.高中政治課堂導入環節有效設計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136-137.
[2]關久薇.談如何提升高中政治課堂導入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18(2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