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雯
自主學習模式,是學生“自主學-自主思-自主探-自主評”、“教師引導,學生主體”的學習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積極學習、主動探究,鼓勵自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2]。
結合中職校園林專業特色和學科特點,構建學生自主學習模式,變單純的知識灌輸、死記硬背為積極的任務引領、做學一體,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輔以有趣的教學方式,穿插生動的學習活動。面對性格和知識基礎的差異,而設置的不同任務分工、團隊小組合作;根據園林專業特點和崗位需求,而制定的工作現場模擬、自主學習實踐,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一、自主學習模式研究的主要內容
1.搭建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平臺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平臺,是線上自主學習、資源共享與線下課堂教學、創業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平臺。線下教學作為基礎和保障,提供教學標準、課程資源、教學進度安排等基本信息。線上教學提供變革和創新,融入信息技術,改革課程內容、改進管理方式、豐富學習方法。通過多樣學習體驗,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自主學習意愿,從而提高對學習信息的獲取、處理、傳輸和應用能力。
2.建立“課前-課中-課后”三環關聯系統,構建新型師生角色
(1)課前
教師是學習興趣的激發者、知識技能的引導者。學生由知識的服從者,轉變為知識的探究者。學習方式:自主學習、交流學習、團隊合作學習。
(2)課中
教師是教學流程的主持者、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學生由知識的接受者,轉變為主要的參與者;由被動的聽課者,轉變為主動的求知者。學習方式:自組織學習、團隊合作學習、展示交流學習、頭腦風暴討論學習、“任務引領、做學一體”實踐學習。
(3)課后
教師是學生反思的指導者、能力開發的培養者。學生由任務的執行者,轉變為學習的計劃者。學習方式:對比學習、總結學習、微課視頻學習。
二、自主學習模式的實施流程
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與其直接傳道受業解惑,不如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從“先講后練”的課堂教學轉變為讓學生“自主學、自主思”的授課形式,重視學生自主思維的開發、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自主學習過程的鍛煉、自主學習模式的培養。
1.把握準確的學情分析
以學生為中心,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心理認知特征,從而確定學生在不同領域和不同學習活動中的“最近發展區”,以此來確定教學目標、方法和內容,界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2.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構建結構化知識體系,豐富化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結構基礎。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性格特征,選擇學生樂于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制定清晰的學習目標
根據學情,制定精準的教學目標,并能條理清晰,被學生所理解。例如,通過工作角色扮演,讓學生了解用人單位對相關崗位的素養要求,進行有目的、有主題、有要求的學習。
4.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
硬條件上,通過現代教具,結合技術設施,營造主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軟環境中,創設讓學生身心舒適、心理安全的情境、開放性的學習氛圍,使其快樂積極地學習。
5. 設置真實的職業情境
讓學通過工作角色扮演,展示職業風采;結合項目實踐,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我發現、自我發展,成為評價活動的主體。
其實施流程,簡言之,通過:
自學——主要體現在課前預習環節,通過教師的任務引導,自主查找、整理資料。
合作——自主搭配,優秀帶動后進,小組合作,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任務。
交流——組內交流和組間交流。
展示——成果展示,以便其它組的成員和老師給與評價。
反饋——學生自評、組內互評、組間互評、教師總評、社會評價等形式綜合評估學習成果。其中,自我評價環節引導學生自我發現問題-自我分析問題-自我解決問題,從而獲取自我把控能力、自我反思完善能力。
總結——根據個人情況查漏補缺。
三、中職校“園林設計課程”自主學習模式的教學實例
1.“庭院景觀設計——設計方案匯報及優化”
在明確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的基礎上,采用項目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將學生分為甲方(客戶)、乙方(設計師)、評審專家3個小組。從“教師先講學生后練”轉變為“學生自主學、學中做、做并思、思且評”、“教師引導、學以致用”的授課形式。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以個人和團體為單位,課前預習—課中實踐—課后復習,強調學生思維品質的開發,自主學習模式的培養,以此提升專業應用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2.“曲徑通幽 步移景異——游步道植物景觀設計”
貫穿“展示--交流--反饋--優化”的教學思路,踐行“用眼看、用耳聽、用手操作、用腦思考”的學習理念,實現“自學--合作--互動--拓展”的多樣學習,通過自主探究、團隊合作、溝通交流、思維拓展,提高學生學習趣味性,調動參與積極性,培養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教師引導學生,先自主實踐,后歸納總結,再舉一反三,培養學生“學--思--用”能力,解決學生學習被動困境,培養舉一反三能力。
四、自主學習模式的意義成效
教學方式:由知識傳承向知識創新方向轉變,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采用翻轉課堂、研討式教學、項目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
學生角色: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探究者,主體學習地位得以凸顯,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明顯提升,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學習方式:此前的被動接受式學習變為為主動探究式學習,實現“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互補,“自我反思學習與交流探討學習”融合,“課前預習、課中求知互動與課后復習”聯通,“課內課堂學習與課外拓展學習”結合。
結語:
自主學習模式切實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在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方面卓有成效。在后續教學實踐中,課堂知識與職業技能的相輔相成、學習過程與工作體驗的滲透結合、現代教育與技術手段的創新應用仍需不斷探索,以期進一步激勵學生自主探究精神、養成自主學習習慣,實現自學、實踐、應用、創新能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陳莉.讓課堂“活”起來 將主動權還給學生[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1):82-83.
[2]代金鳳.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C]. .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三卷).:中國教育教學叢書編委會,2017: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