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魯光
摘要:對外宣傳工作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意義的工作。從國家層面來說,外宣就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提高對外輿論競爭力,形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際地位相稱的對外輿論宣傳力量。對于一個地方來說,外宣就是通過上級媒體的宣傳報道,充分展示本地經濟社會文化民生等方方面面的亮點和成就,進而提高一個地方的美譽度、知名度和影響力。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臺;對外宣傳
無論從中央到地方,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城市、一個部門單位,宣傳工作至關重要。宣傳工作從傳播范圍看,可分為對內宣傳和對外宣傳。就國家而言,輿論引導正確,利黨利國利民;輿論引導錯誤,誤黨誤國誤民。而掌握話語權,贏得主導權,增強國際傳播能力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樹立和展示繁榮發展、文明開放的良好國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就一個城市而言,對內宣傳是凝心聚力謀發展的精神動力,對外宣傳是提升對外影響力、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途徑。
一、外宣的意義和作用:責任連著使命
廣播外宣,簡單地說就是給省電臺、中央電臺(下稱省臺、中央臺)上稿子。但是要保證上稿數量和質量,首先要有“大廣播”的概念。省臺、中央臺的新聞宣傳需要龐大的新聞網、新聞源,單靠他們自身的記者力量是不夠的。而地方臺的稿件來自基層,反映實際情況,透著泥土信息,是省臺、中央臺新聞節目的有機組成部分和有效補充。作為地方臺,不論是從發揚優良傳統上說,還是從現時宣傳工作的創新進步上說,給省臺、中央臺盡力提供即時優質的稿件,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為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為地方黨委、政府分責分憂,也是地方電臺的責任和義務。
二、目前影響市級臺電視外宣工作的制約因素
2.1外宣隊伍建設薄弱
人才是所有資源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躍的因素。當前市級臺新聞采編隊伍普遍面臨人手少、任務重、壓力大等共性。外宣稿件必須達到省臺或中央臺的質量標準,這對記者的綜合采編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剛入新聞隊伍的年輕人精力旺盛、思維活躍,但實踐經驗相對較少,對重大題材的把控能力較弱。由于歷史原因,一些有豐富從業經驗的老記者又因為學歷較低、年齡偏大,體力不支,缺乏駕馭外宣稿件的創新能力,難以適應外宣工作。當然還有部分新聞業務能力強的采編人員后來因為走上了領導管理崗位而脫離了外宣隊伍。凡此種種,造成市級臺外宣隊伍力量薄弱,外宣記者求賢若渴,外宣采編能力普遍缺乏的現狀。任務重人手少導致記者疲于奔命,他們往往注重上級臺匯編新聞的數量,而最能體現報道深度的頭條新聞和單條新聞無暇顧及。能否快速出擊把新聞采訪到位?能否嫻熟地運用多種表達技巧報道亮點?這些都對外宣隊伍的數量和素質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2.2外宣運行機制不活
都說做電視外宣難,難就難在發稿權無法掌控,精彩的同期和畫面必須在新聞現場獲得。有時記者忙了好幾天,最后稿件因為種種原因石沉大海。這不僅是付出勞動沒有獲得回報,更是對記者新聞采編自信心的打擊。作為電視外宣記者越是節假日發稿空間大的時候越忙,平時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沒播發?這一系列問題時刻困擾著他們。所以除了記者要有奉獻精神,愛動腦,能吃苦之外,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能夠調動新聞工作者外宣工作積極性的激勵機制尤為重要。眼下大多數市級臺都制定了外宣考核獎勵辦法,但這些考核往往是把外宣記者的工作量和獎金分配簡單掛鉤,忽視了對專業精神和外宣理想的培育。新聞從業人員缺少外宣工作的激情與興趣,被動應付上級臺約稿,單純為了湊條數、掙分值、多拿獎金,更為嚴重的是出現了為了外宣上稿而擺拍導拍人為制造新聞的現象。在報道質量、報道手法、報道深度和廣度上都不能適應電視外宣工作的內在本質要求。
三、融媒體時代地方臺如何做好電視外宣工作的策略
3.1“內容為王”,突出本土特色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發生了深刻改變。前幾年,“內容為王”受到業界質疑,不少媒體亦轉向“渠道為王”“產品為王”“技術為王”。然而,種種跡象表明,優質的內容始終是媒體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對外宣傳的價值取向。在視察解放軍報社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聞媒體創新的層次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實現內容上的創新。無論媒介發生怎樣的變化,做媒體始終是要內容創新、創新、再創新。要想更廣、更深遠地傳播新聞內容,應該堅持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
3.2根據市場需求定位活動,創新活動思路
地方電視臺在舉辦大型活動之前,要分別從前期調研、創意分析與活動規劃安排上進行創新。首先,要創新調研理念,增強市場意識,對市場需求進行全面調查研究,根據研究結果來對活動進行定位,以全方位提升大型活動藝術品位和質量層次。要以城市市場特點為基點,了解目標客戶對大型活動的需求,實現大型活動的高點定位。其次,要創新活動思路,依據電視頻道特色和地方特色及優勢,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實現活動集約式、精良化發展,從而進一步提升地方電視臺大型活動的水準與影響力。
3.3通過合作形成競爭合力,夯實互動資源優勢
地方電視臺要進行跨區域聯合,打破區域壁壘,增強整體競爭力。如與其他電視臺合作,打造區域特色的電視專題、綜藝大型活動,這樣不僅能降低成本,還能實現跨區域連播,增強與省級媒體的競爭能力;制播聯合,以觀眾的興趣為著力點,根據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特點和自身的發展優勢,進行聯盟式發展,以實現優勢集成,豐富活動內容,增強活動對受眾的吸引力,擴大活動的輻射范圍。同時,還要進行跨媒體聯合,與新媒體進行合作,充分運用新媒體,聯合新媒體,以拓展傳播平臺的傳播能力,提升地方電視臺的公眾形象,進而實現地方電視臺的創收訴求。在內部要進行跨部門聯合,跨部門選擇資源、整合資源,形成財力物力保障。多元籌集資金,奠定活動的堅實基礎。
3.4從全局建設后續品牌營銷,使活動效益實現持續提升
地方電視臺舉行大型活動時,要注重活動品牌延伸。品牌延伸是地方電視臺舉行大型活動的重要環節,也是重要的創新著力點。大型活動品牌的延伸,能使活動中集結的優勢資源進行集中應用,形成可供運作的品牌拓展和延伸,增強地方電視臺的發展實力。要從全局出發,對大型活動的后續品牌建設進行設計,做好品牌推廣、維護、延伸等工作,以達到節約資源投入,形成活動延展互動和造勢效應,以活動的品牌內涵來贏得市場占據優勢
結語:
外宣上稿是地方臺綜合能力的反映。只要堅持不懈,拓展思路,掌握和運用好新聞策劃,反映鮮活的基層實際生活,繼續加強對外宣工作的重視,那么外宣的路子一定越走越寬闊!
參考文獻
[1]云彬.構筑城市臺電視外宣工作新格局的幾點思考[J].新聞窗,2012(04).
[2]羅夢.淺析如何挖掘優勢資源做好電視外宣工作[J].中國報,2013(16).
[3]陳萍,劉鋼.地方故事國家形象——以城市臺電視外宣片的選題與創作為例[J].當代電視,2013(06).
[4]廖明.淺談區域性媒體如何組織謀劃電視外宣專題片拍攝制作工作[J].新聞傳播,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