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建茂 張欣藝
[摘 要]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給高校思政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出現了例如少數高校輔導員對“三全育人”體系把握不夠徹底、對網絡思政育人模式了解不夠深入、對輔導員的主要職責產生松懈心理等問題。眾所周知,輔導員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主力軍,在當前形式下,高校輔導員如何快速轉變工作理念、工作方法,讓網絡思政育人工作“百花齊放”以及更加重視對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變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高校;網絡思政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0) 08-0088-02
2020年春節將近之際,湖北省武漢市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隨后蔓延至全國,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有效遏制疫情擴散,教育部于1月21日啟動了教育系統公共衛生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于2月4日,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指出:各高校應充分利用上線的慕課和省、校兩級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在慕課平臺和實驗資源平臺服務支持帶動下,依托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臺、校內網絡學習空間等,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一 防控新冠肺炎病毒情況下,高校輔導員網絡思政育人工作存在的問題
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要求,特殊時期全國各大高校的學生需要在家進行線上學習。因此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說,思政育人工作同樣不能暫停,但是部分輔導員從思想上、行動上對于思政育人工作產生了麻痹懈怠心理,尤其是部分輔導員對于網絡思政育人工作了解不夠深入,繼而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一)對“三全育人”體系把握不夠徹底
為了加強和改進思想整治工作,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其中,全過程育人是指學生從入學起直至畢業,無論是周末,還是寒暑假,高校輔導員都需要對大學生進行持續性引導教育。
在舉全國之力抗擊疫情期間,少數輔導員老師對于“三全育人”體系把握不夠徹底,認為只要學生能夠做到在家不亂跑、“一切行動聽指揮”,思政工作就可以停一停、放一放。等到疫情結束,學生們返校后再進行教育引導也為時不晚,因為面對面進行溝通交流,可以更好地發揮育人效果。但是當前形勢下,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鋪天蓋地,對于這些即時性的新聞消息,學生們缺乏深度思考,容易失去對事實的客觀判斷,可能導致人云亦云的嚴重后果。因此我們輔導員要把握住即時性,第一時間站出來引導同學們正確的認識疫情,做到不信謠、不傳謠,相信黨和政府、相信祖國一定能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二)對網絡思政育人模式了解不夠深入
在抗擊疫情之前,大部分輔導員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采取的模式是面對面的傳統思政育人方式,或者傳統思政+網絡思政模式,對于“完全式”的網絡思政育人工作了解得不夠透徹、把握的不夠深入。
雖然很多高校輔導員之前對網絡思政育人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從未采用過“完全式”的網絡育人模式。因此面對突發的新冠病毒疫情,大部分輔導員老師在進行網絡育人工作時,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部分輔導員由于平時工作較忙,理論知識有所欠缺,對網絡文章的把握不是特別到位,原創性文章太少,缺乏吸引力。因此在此次疫情面前,少數輔導員不夠沉著冷靜、手忙腳亂,無法在有效的時間內寫出高質量、高水準、吸引力較強的文章,且缺乏有效的方式進行應對;或者費盡心思寫出的文章,發現與學生的關注點不一致,無法觸動到學生的心靈,取得的網絡育人效果甚微。其二,少數輔導員老師在網絡思政育人工作時,片面的追求數量,不注重質量,導致學生出現厭煩心理、應付心理,沒有真正做到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甚至部分輔導員只是為了功利主義、形式主義,不注重實效性,忽略了輔導員的初心和使命。
(三)對輔導員的主要職責產生松懈心理
2017年,教育部頒發了《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該規定中指出,輔導員主要職責包括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學風建設、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校園危機事件應對、黨團和班級建設等等。在當前疫情之下,少數輔導員老師對于主要職責產生了松懈心理,他們認為,既然學生不在校,同學們在家只需按時上課,按時完成任課老師交代的任務即可,對于一些必要性的工作,例如班會、學生日常管理考核、學生干部會議等工作可以適當取消。
其實不然,即使學生不在校,但他們更需要輔導員老師的關心與愛護,例如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是否具備上網課的基本條件、疫情重災區學生是否出現心理方面問題、“停課不停學”制度下的學習效率是否高效、學生的身體健康是否良好等等,這都屬于高校輔導員的職責所在、使命所系,一旦產生松懈麻痹心理,就有可能造成無法估量的后果。
二 在防控新冠肺炎病毒傳播情況下,作為高校輔導員如何進行網絡思政育人工作
堅持思想鑄魂,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自覺用“四個意識”導航、用“四個自信”強基、用“兩個維護”鑄魂,以“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系為原則,把當前疫情防控工作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地結合起來,依托各類網絡平臺,探索網絡思政育人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
(一)轉變工作理念,重新定位網絡思政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誰贏得了互聯網,誰就贏得了青年;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因此,在當前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高校輔導員要轉變工作觀念,積極主動的適應網絡思政育人新模式,尋求網絡思政育人新方法。
引導學生堅定制度自信,充分利用全社會抗擊疫情中涌現出來的正反面題材,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力量支柱;利用各類網絡平臺,有針對性地宣傳可歌可泣的感人的故事與事跡,培養具有奉獻精神、斗爭精神的新時代大學生,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優秀團員等學生的模范帶頭作用;堅持價值導向,擺正位置,向那些迎向危難的“逆行者”學習,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追星要有“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二)提升能力,讓高校網絡思政工作“百花齊放”
高校輔導員應及時充電,提升網絡思政育人能力,緊跟當前疫情形勢,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把握網絡思政工作的關鍵點,熟練掌握網絡思政育人的新途徑,充分利用各類網絡平臺的優勢,學習優秀高校網絡思政工作的亮點,及時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才能讓高校網絡思政工作“百花齊放”,真正做到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
高校輔導員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展開網絡思政教育,充分發揮網絡思政的優勢,通過朋友圈轉發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跡、微博上的“戰疫”手繪和加油接力、抖音和快手里的手指操和“戰疫”歌曲、微視的防“疫”攻略、各類社交軟件中通俗易懂的防“疫”、戰“疫”小竅門,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深層次展開思考,進行云討論,把疫情當成鮮活的教材,隔屏傳遞正能量,補充精神之糧,鑄造思想之魂,幫助學生建構科學的三觀。
另外高校輔導員應靜下心來,認真提煉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時推送一些優秀的、積極的、充滿正能量的且符合學生關注點的網絡文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動學生的內心,引起心靈上的共鳴;舉辦高質量、高層次、高水準的網絡活動,活動的數量不在多,而在于精,符合學生口味且能提升價值觀的活動,會增加同學們對學校的依賴感,培養更多的愛國、愛校的責任感。
(三)取長補短,做好相關日常管理工作
作為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專業化學生管理隊伍,我們應該更加牢記自己的使命與擔當,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把握學生成長規律,引導學生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變有所不變。
深入挖掘網絡思政的優勢,利用新媒體資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要做到按時簽到、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任課教師交給的任務。針對當前形勢下,更要體現出輔導員的責任之心、擔當之心。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常態化交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因家庭困難導致的無法正常上課等情況。定期召開學生干部會議,引導學生干部在不耽誤學業的基礎上,積極為當地做出自己的貢獻,并時刻關注自己班同學是否存在異常現象,把班內工作做實做細,每日進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尤其是對于重災區的學生,要建立一人一案、一人一策的防護機制,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進行干預,避免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影響學生的學業。
綜上所述,高校輔導員面對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全國,只有正確掌握并理性分析新冠病毒對高校大學生思政工作帶來的多方面影響,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從而引導他們理智、科學地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真正通過“完全式”的網絡思政育人模式為大學生的思想進步、健康生活、學習成長服務,進而實現對他們精神、心理、人格及情感的全新塑造。
參考文獻:
[1]符國帥,王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構建[J].心理月刊,2020 (04).
[2]張鳳英,李舍予,李玲利,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高校學生管理的華西緊急推薦[J/OL].中國循證醫學雜志:1-6[2020-03-18].
[3]教育部.教育部部署教育系統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D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1/22/c_1125494636.htm
[4]楊曉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論意蘊、現實難題與實踐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8(18).
[5]仝澤民.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主要困境與應對策略[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 (02).
[6]趙蓮娜.網絡條件下高職院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分析[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2).
(責任編輯: 王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