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路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帶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由于公路不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國將公路交通運輸作為建設的重點內容。公路交通運輸具有直達性、便捷等特點,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所以為了能夠增強公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穩定發展的作用,應該對公路交通的結構加以優化,合理配置資源,加強各個區域之間的經濟聯系,從而實現共同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公路交通運輸;區域經濟;作用
一、公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的重要意義
(一)公路交通運輸有助于加速“三農”問題的解決力度。我國公路交通運輸網的不斷建設,有助于改善農村落后的經濟發展及交通的封閉現狀。通過將城市與農村的公路交通互相連接,能為農村帶來更多的發展商機,有助于帶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了農村向城鎮化建設的力度。發達的公路交通運輸網,帶動偏遠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提升了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改善了生活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另一方面,通過借助發達的公路交通運輸網,還增添了城市的商品種類,讓更多人用到真正無公害綠色產品。有效帶動了農村區域經濟的穩定、長遠發展,加快了城鄉一體化建設實施的進展程度,加速推進了我國“三農問題”解決方案的進展程度。
(二)調整公路交通周圍實際的產業結構。公路交通運輸的發展,會對周圍的產業結構產生一定的影響。以第三產業中的旅游業為例,公路交通運輸的發展,對旅游業的實際發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旅游業取得迅速發展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即資源、設施記憶便利的交通條件。公路交通運輸網的不斷發展,提高了旅游人員的可進入性,進而促進了旅游產業的迅速發展。當旅游產業發展起來,就會為公路周圍沿線區域的人們提供更多的商機及就業機會,有助于對公路周圍產業結構的調整,有助于帶動區域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
(三)推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公路交通運輸的不斷發展,不僅僅能帶動農業、旅游業等產業的經濟發展,同時也有助于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有助于促進國民經濟的穩定、快速增長。例如,交通運輸網的發展在推進農業及旅游業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客運及物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并提升了市場對車輛的實際需求數量,進而帶動了汽車制造行業的發展。汽車行業的發展,也會帶動石油行業及修車、保險行業的發展等等。通過相互影響、互相出盡,進而全方位地提升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縮減不同區域之間的經濟差異性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公路交通運輸網的發展,還能提高周圍人們的質量的同事,促進區域經濟朝著更繁榮的方向發展。
二、公路交通運輸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體現
(一)公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有效促進區域經濟的整體發展。完善的公路交通運輸,不但能夠便利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能夠促進城市與區域間的交流,極大程度地便捷了資源與經濟的聯動。同時,隨著生產行業的發展,也需要公路交通運輸來提供保障。而在當前互聯網技術發展的當下,線上經濟與網絡經濟已然成為經濟發展的新方向。但如果缺少了公路交通運輸這一基礎設施完善的保障,互聯網經濟也將寸步難行。對此,立足于以上情況,可見公路交通運輸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
(二)公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有效提高城市化進程與工業化進程。通常情況下認為,公路交通運輸的發展能夠有效帶動區域經濟效益的提高,以及加快城市的工業化進程。完善的公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能夠極大程度地減少公路運輸的成本,從而提高工業產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工業產業作為我國經濟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提高國家經濟發展與改善人們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完善的交通能夠促進工業的發展,也就進而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與國家經濟的發展。在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的經濟建設中,都體現在顯著的正向作用。
(三)公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實現區域經濟產業結構的優化。一般情況下認為,區域經濟的發展要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同時各種因素間也會形成促進與制約的關系,從而形成特殊的區域產業結構。在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通過公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發展,便能夠有效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推動城市化進程與商業化進程。從公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對區域經濟以及產業結構所帶來的影響來看,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優化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協調發展、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的內部優化,提高行業競爭力。首先從前者來看,通過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能夠極大程度地縮減區域間的距離,減少區域溝通、交通的時間成本。從而發揮出中心區域對周邊區域的帶動作用,完善經濟發展的輻射作用,推動區域內的產業轉移與結構優化。此外,還能夠有效加快區域內的商品流動,促進經濟交流,實現區域內的產業結構優化。其次從后者來看,公共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完善,也更有利于推動集約化經濟的發展,提高產業發展的附加值。同時,依托于科學技術的發展,也能夠實現整體經濟的聯動與資源的互動,加強區域經濟發展的整體性,促進整個區域向著更優質、更高效、更具競爭力的方向前進。
(四)公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能夠不斷完善區域經濟布局。(1)農業布局方面。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在經濟格局與經濟組成中,農業經濟都占據著重要位置。但是受限于交通網絡的不完善,農業經濟發展仍會受到一些負面影響,整體的發展是比較緩慢的。同時,由于一些農業地區尚未建立高速公路等交通設施,農產品的運輸也是主要問題。那么,通過公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設,首先便能夠解決農產品的運輸問題,提高運輸效率,減少運輸成本。同時,從農業發展角度來看,農產品再加工也是當前的主要發展方向。那么,同樣需要依托于交通網絡的完善。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業經濟越來越需要完善的交通網絡。也只有確保交通網絡的完善,才能夠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打造農產品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2)工業布局方面。公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對工業經濟的影響。首先從工業生產角度出發,工業生產所需要的零部件是需要通過交通網絡來完成運輸的。那么這里所涉及的時間成本與運輸成本都會直接影響生產環節的效率與經濟。對此,通過完善的交通網絡,能夠極大程度地減少生產環節的投入,提高工業生產的效率與質量。同時,從我國的工業布局來看,大都是圍繞公共交通的沿線來建設的。因此,完善的交通網絡,也更有利于推動公共交通經濟帶的建設,實現工業布局的合理化,打造工業區域。并借助區域內部的完善,進一步加強工業產業的內部聯動,實現工業的整體發展。(3)服務業布局方面。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的發展正在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系轉型。并且當前世界上的主要發達國家都是以服務業為核心產業的。那么,基于這樣一個考慮,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其實也都在加強對服務業發展的需求。同時,商品的流通速度,服務業的便捷也能夠對服務業經濟產生直接的影響。對此,從以上三點內容來看,交通網絡會對區域經濟的產業布局產生直接影響,不完善的交通則會形成制約。只有不斷完善交通網絡,加快公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夠更進一步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實現區域經濟的良性發展。
結束語
公路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不僅有助于完善我國區域化的產業結構,同時還有助于改善區域經濟的發展環境。其中,公路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能夠很好地改善農業的發展區結構,提升農產品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充分發揮了農產品的實際價值,改善了農民實際的經濟收入結構,提高了農民實際的就業效率,對促進區域與區域之間經濟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蘇銘輝.公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J].財經界,2019(27):210-211.
[2] 韓超.公路交通運輸對經濟發展貢獻的研究[J].北方交通,2018(29):317-319.
[3] 盧文斌.公路交通物流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J].今日財富,2020(03):301-302.
作者簡介:伊廷芝,高級工程師,蒙陰縣交通運輸事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