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宏偉
摘 要:黑龍江省甜瓜以甜度高、商品性好享譽省內外,但是,近年來甜瓜消費市場受到了“增甜劑”等的沖擊,導致部分地區銷售不暢。如何規范甜瓜種植,調節市場供應,重塑甜瓜市場聲譽越來越迫切。因此,本文從甜瓜品種選擇、培育壯苗、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進行了總結歸納,供各地農戶參考使用。
關鍵詞:大棚甜瓜;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
一、品種選擇
選擇抗病、優質、高產的甜瓜品種,主導品種選擇西州蜜25、澤田雪域、金妃。苗頭品種有西州密17號、加勒比皇后。
二、培育壯苗
(一)育苗土的配制。用5年內未種過瓜類作物的菜田土和腐熟雞糞按5∶1混合均勻,并加入少量的磷酸二銨,淋施1000倍的甲基硫菌靈進行消毒,裝入9厘米×9厘米的營養缽。或用高溫腐熟消毒的草炭:蛭石:珍珠巖按8:1:1的比例配制育苗營養土,配合32孔育苗穴盤使用。
(二)種子處理。55℃溫水浸種15分鐘,攪拌至30℃時,再浸泡4小時,撈出后準備催芽。在晝溫28~30℃, 夜溫20~25℃條件下催芽,一般24小時可出芽。露白時,適當降低溫度,以免芽過長。每隔5~6小時挑出露白的種子,3~5℃貯存,以便集中播種。
黑龍江大棚春季栽培一般在4月初播種育苗,5月上旬定植,7月中旬收獲;大棚秋季栽培在6月中旬播種育苗,7月上旬定植,9月中下旬收獲。育苗床要整平,營養缽下鋪地膜,如早春搶早育苗可鋪地熱線加溫。營養缽澆足底水后開約1厘米深的小孔,將甜瓜種芽朝下平放入孔中,覆濕潤細土厚約1厘米并輕壓,上覆地膜保濕,氣溫適宜3~4天后甜瓜幼苗即可出土。
(三)苗期管理。甜瓜幼苗出土后易徒長,溫度白天控制在22~25℃,夜間控制在15~18℃;第1片真葉長出后可適當增加溫度,促進幼苗生長。水分管理上,第1片真葉展平以前可不用澆水,后期根據實際情況,以見干見濕為原則,在晴天下午澆水,不宜過濕,以防發生猝倒病。為促進發根,第2片真葉展平后可以用100倍凱普克噴淋苗床,定植前噴淋1~2次。早春苗齡控制在30~35天(3~4片真葉),秋延后栽培苗齡控制在20~25天為宜(2~3片真葉)。
三、定植
整地前畝施入生石灰50公斤,改良土壤酸堿度,再用40%福爾馬林200倍液噴淋,悶棚7天,利用強光照、高溫(扣膜后棚內溫度在50 ℃以上)對土壤及大棚環境進行徹底消毒,殺滅各種真菌性病原體及各種害蟲。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煮熟黃豆15公斤、磷酸二銨30公斤、硫酸鉀40公斤、生物鉀20公斤,有機肥結合整地施入,利用小型旋耕機旋耕1~2次,使肥料與土壤混合均勻。采用高畦栽培,畦寬100厘米,株距50厘米左右,單行種植。選擇晴天上午定植。
(一)定植時間。黑龍江大棚春季栽培一般在4月初播種育苗,5月上旬定植,7月中旬收獲;大棚秋季栽培在6月中旬播種育苗,7月上旬定植,9月中下旬收獲。
(二)定植密度。壟作株距50厘米,行距100厘米,單行種植。畝保苗1000株左右。
四、田間管理
(一)肥水管理。定植水要澆足,全生長期澆水6~7次,定植后根據土壤墑情可澆緩苗水1次,開花至果實膨大期共澆水4~5次,每隔5~7天澆水1次,每次滴量以畦面濕潤為準。為使甜瓜大量積累糖分,提高其風味口感、品質,果實成熟前7天不澆水。
(二)整枝。厚皮甜瓜采用單蔓吊蔓整枝,主蔓至25~30片葉時摘心,抹去基部第1~10片葉子的側芽,10~13節留瓜,留瓜的子蔓留1片葉摘心。薄皮甜瓜吊蔓栽培可采用雙蔓整枝,當主蔓長出4~5片葉時開始吊蔓,利用主蔓5~8節上的子蔓結瓜,每個子蔓選留1個瓜,每株結4~6個瓜。留瓜子蔓或孫蔓在瓜前2片葉摘心,主蔓長到25片葉時掐尖。
(三)人工輔助授粉和留瓜。甜瓜在大棚內可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或采用蜜蜂授粉。授粉需在上午10點之前完成。取健康的、當天開放的雄花,剝去花瓣,露出雄蕊,在柱頭上涂抹均勻并做好標記。厚皮甜瓜授粉需持續10天左右,幼果長到雞蛋大小時,每株選擇1個果形端正無傷病的瓜保留,其余幼果全部摘除。薄皮甜瓜適當疏瓜,當甜瓜長到核桃大小時疏掉畸形瓜、裂瓜、保留個頭大小一致,瓜形好的幼瓜。
五、病蟲害防治
(一)農業防治與物理防治。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選擇與非瓜類作物實行5年以上輪作,采用嫁接防病,加強栽培管理等。2、物理防治。采用殺蟲燈、或采用黃粘板、藍粘板誘殺蚜蟲、薊馬等害蟲。
(二)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1、枯萎病。種植前土壤消毒:可用碳酸氫銨加石灰的方法消毒。或在定植穴里施用地優良方、芽孢桿菌等藥劑預防枯萎病的發生。甜瓜枯萎病大多于伸蔓期和果實膨大期發生,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100億芽孢桿菌500倍液等灌根處理。2、霜霉病。以成株期坐瓜后最易發病。可在發病初期葉面噴灑18%甲霜胺·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600倍液及58%瑞毒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0%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100-120克/畝、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劑,75-125克/畝。3、細菌性果斑病。甜瓜細菌性果斑病主要發生在苗期和果實成熟期。有效的預防措施是進行種子處理,可用福爾馬林、硫酸鏈霉素等處理種子防治果斑病。可在苗期和伸蔓期、開花期噴施硫酸鏈霉素1000倍液、氫氧化銅1000倍液。必須注意氫氧化銅安全用量(劑量過大會產生嚴重藥害)、建議大面積使用前先做小面積的試驗。4、病毒病。甜瓜病毒病的發生多數由于種子帶菌,多發生于蚜蟲、薊馬等蟲害發生嚴重時。可用10%磷酸鈉溶液浸泡種子30分鐘后清水漂洗3次防治病毒病。可在發病初期用2%嘧肽霉素水劑,750倍液或0.5%幾丁聚糖水劑,300-500倍液或8%寧南霉素水劑751~1000毫升/畝,5%氨基寡聚糖800~1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防治。注意做好防治蚜蟲、薊馬的工作。5、白粉病。當高溫干旱與高濕條件交替出現,白粉病容易流行。在栽培管理上種植過密,通風透光不良;氮肥過多,植株徒長;土壤缺水,灌溉不及時,則病勢發展快,白粉病病情重。可在發病初期用氰菌唑1000倍液或300克/升醚菌·啶酰菌懸浮劑45-60克/畝或4%四氟醚唑水乳劑67-100克/畝噴霧防治。
液防治紅蜘蛛;或0.5%藜蘆堿可溶液劑300倍液噴霧防治紅蜘蛛。
六、適時采收
甜瓜要根據銷售情況達到商品成熟時適時采收。采收時將“T”字形瓜柄與瓜一起采下。摘瓜時輕拿輕放,摘下的瓜在陰涼通風處晾干表面,再裝入包裝,預冷,即可外運銷售。
結束語
嚴格甜瓜生產全過程的每個環節,按照規范標準流程操作,是確保甜瓜甜度和提高商品率和商品性的重要保證,更是延長市場供應、豐富城鄉居民的 “果籃子”增加農戶效益的根本保證。該項技術的示范推廣必將起到規范甜瓜生產技術、有效解決甜瓜生產過程中的關鍵難題,贏得市場聲譽和消費者信任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也必將給廣大農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陳羅.大棚甜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9(10):27.
[2] 王艷霞.大棚甜瓜高產栽培技術[J].基層農技推廣,2018,6(08):118-120.
[3] 郭智勇.早春大棚甜瓜五膜六膜極早熟栽培技術[J].西北園藝(綜合),2018(0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