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泳瑤
摘要:人們生活說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逐漸的提高,因此企業之前的競爭也越來越大。現今“互聯網+”時代已然來臨,在此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不得不打破原有的舊格局,將重點放在探求符合“互聯網+”這個時代的新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新的方式上。就目前我們對現今工商管理專業的了解,它在培養創新創業能力方面存在諸多的問題。本文在分析了“互聯網+”時代來臨給工商管理專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和挑戰之后,指出了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創立了專業的用于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的新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探討
引言:
工商管理是以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等理論為基礎,運用科學管理方法對企業經營戰略、經營決策以及內部行為進行管理,主要涉及經營管理、財務管理、成本管理、營銷管理等方面。企業在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設中普遍存在著系統使用率、信息共享程度以及信息化集成度偏低的問題,阻礙著企業長遠持續發展。為此,企業應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手段,創新工商管理信息化發展模式,不斷提高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
1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1教育資源和體系的缺乏
第一,我國一些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由于缺乏充足的教育資源,因此工商管理專業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仍處于初級階段。例如,缺乏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基礎設施,教師教學經驗不足等。第二,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缺乏,教學體系未能完善,使得教師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也僅停留在表面,這就體現出了完善教育體系的重要性。
1.2培養目標不具體,課程不完善
第一,培養目標不夠具體,很多學校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相關知識時,并沒有明確的教育目標,例如,給予學生創新創業知識的培養沒有從學生本身出發,只是一味的參考工商管理專業體系進行知識傳授。學生在這種流于表面的教學下并不能學到有用的經驗,也用不到日后的創新創業中。第二,教學課程設置不夠完善。一是課程內容的實踐性不高,學生缺乏實踐機會;二是課程與課程之間聯系較少,難以起到循序漸進的提升知識能力作用;三是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課程基本上是選修課,沒有硬性規定學生學習,這就無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1.3教學方式不合理
現階段,我國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學方式存在極大的不合理問題,例如教學手段單一,只是一些簡單的板書、PPT教學,不重視教學手段創新與結合應用,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也得不到提高。其次,教學方法固定化,教師仍處于主導地位,在應用現代化教學方法,如情景模擬、案例教學時學生主體地位缺失,其創新能力也就無法發揮出來。最后,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學組織的欠缺。我國工商管理專業只是采取了課上教學模式,教師忽視課下的交流、輔導,與學生缺乏充足的溝通交流,師生之間關系非常疏遠,不利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與教學效率的提升。
2“互聯網+”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2.1變革財務職能
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企業下屬各單位開展獨立的財務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增大了財務人員配置數量,使得財務組織機構較為臃腫。同時,企業將財務管理職能局限于會計核算職能方面,未能發揮出財務管理對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作用。為解決這一問題,企業可借助財務共享中心對財務職能進行革新,具體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由會計核算職能變革為財務決策職能。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可自動完成會計核算工作,這使得財務人員從會計核算工作中解脫出來,全面開展財務分析、財務風險管控、成本管理等高層次的財務管理工作,為企業財務決策提供信息服務。另一方面,由會計核算職能變革為財務業務職能。財務共享中心為財務與業務的一體化運作提供了支撐平臺,這使得財務人員可以參與到企業投資、籌資、銷售、采購、物流等管理環節,實現業務流與資金流的統一管理。
2.2完善制度保障
制定一些支持,激勵學生和教師參加創新創業活動的制度,建立創新創業項目庫,讓那些想要參報創新創業項目的人有一些參考數據,資料,給學生提供指導,以及基金的支持,實現激勵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目標。
2.3完善課程體系
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設計不同的課程,重視將知識,專業課和創新創業教育結合在一起,探求并利用各個課程的資源,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在網上尋求資源,挖掘數據,完成對數據的分析,將教育資源多元化,更新培養方式,增加實踐環節,讓學生有創新創業意識,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企業可利用ERP系統實現采購、庫存、生產、銷售、質量等方面的一體化管理,通過及時收集和交流市場信息、生產信息、銷售信息、物流信息,進而為制定生產計劃、運輸計劃、作業計劃提供依據,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率。在企業供應鏈信息化管理模式下,企業與客戶簽訂合同后,應及時在系統中輸入銷售數據,組織開展采購、生產、運輸、賬務處理等各項工作,進而實現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運作。
2.4提高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
工商教育專業教師是開展整個創新創業教學,保障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先行力量。因此,高校也要重視起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的培養,例如鼓勵教師進入合作企業開展經驗學習,推薦優秀教師掛職鍛煉創新創業教育能力,不斷豐富和完善教師創新創業理論水平。另外,通過聘請創業經驗豐富的企業家和優秀人才到校開展講座,為學生、教師傳授實際創新創業經驗,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創新創業興趣。最后,高校可以建立起導師遴選制度,建立起一支以工商專業優秀教師、企業家、創業專家、投資人為核心的專兼職師資隊伍,從而更好地促進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教育結合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要重視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設,將信息化發展作為提高工商管理水平的重要路徑。在工商管理信息化發展中,企業要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建設COA系統、ERP系統和財務共享中心平臺,輔助工商管理工作高效開展,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效益,促進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穎.“互聯網+”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J].中國商論,2018(18).
[2]曹丹.“互聯網+”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J].科教導刊,2017(25).
[3]霍云艷."互聯網+"背景下財經類本科院校信息管理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探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