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軍
摘要:建筑工程人員應對外墻需用材料及構配件進行嚴格檢查,對關鍵主材如鋁合金材、粘結密封材料,檢查產品質量保證措施、材質檢驗合格證明等,抽取樣品進行產品質量的檢查,以杜絕規格、質量不合格材料進場,明確對不合格材料有清場制度,從材料上杜絕外墻滲漏的起因。
關鍵詞:外墻;滲漏;原因;防治措施
外墻滲漏嚴重將會降低工程結構的耐久性、安全性。因為砼中存在空隙裂縫,砌體的塊材和砂漿中也存在空隙和裂縫,外墻滲漏后,水進入其中,如遇氣溫降至零度以下,則水結成冰,其體積膨脹約90%,將直接擠壓材料,致使材料表層剝蝕;同時內部剩余水被擠壓,使材料內部也產生壓應力,從而引發裂縫,或致使裂縫進一步擴展,這種現象稱之為凍蝕。材料的孔隙率越大、裂縫越多、含水量越大及濕度越低,則凍蝕越嚴重。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凍蝕也越來越嚴重。凍蝕的結果導致材料的截面不斷減小及裂縫不斷增多增寬增長,材料的承載能力也不斷下降。砼保護層被破壞,還會導致鋼筋銹蝕,則鋼筋的截面會不斷減小;另外鋼筋銹蝕其體積膨脹約1-4倍,則會擠壓砼,從而引發裂縫或裂縫進一步擴展,甚至崩脫砼保護層。所有這些都將會導致結構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
1建筑工程外墻滲漏成因
1.1設計因素導致的滲漏
1.1.1很多設計人員不重視細部大樣設計,如窗臺坡度、鷹嘴、滴水槽、穿墻管、外墻預埋管件、門窗、幕墻與墻體間的接縫等,在這些方面設計時簡而化之。
1.1.2為美觀而將外墻飾面磚(小型)設計成細縫拼接,使磚與磚之間不能嵌填密封材料,導致漏水。
1.1.3設計中忽略了不同材料界面連接。如外墻設計層層裝飾線條,且線條頂部標高與梁頂標高相同,由于外墻面磚與砼梁的濕度膨脹系數相差很大,極易產生裂縫,從而使線條上部滲水。同樣原因,女兒墻根部往往也較易開裂滲水。
1.1.4高層建筑非承重墻用的砌筑、找平砂漿標號,一般低于承重墻用的設計標號,強度雖能滿足設計要求,但透水性增大。
1.1.5建筑師在設計中對外墻防水不重視,外墻裝門面設計沒有防水概念及功能設定,從而對建筑物的功能系數大打折扣。
1.2材料因素導致滲漏
塊材質量差、翹曲、變形,防水涂料、防水密封材料等質量不合格,飾面材料缺角破損,鋁合金門窗材質不合格、加工制作質量差等,直接影響工程質量。
1.3施工因素導致滲漏
外墻施工質量,特別易滲漏部位施工質量差,是造成外墻滲漏從而引起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
1.3.1框架結構外墻柱與砌體連接處不埋拉結筋或拉結設置不牢固,拉結筋間距數量、長度不符合要求,由于濕度膨脹系數差異較大,導致連接處開裂是漏水的多發處。
1.3.2砌體找平層、抹灰層砂漿未按設計配制,引起砂漿強度差,干縮開裂。
1.3.3外墻面磚與打底砂漿粘結力不足形成空鼓,飾面磚構縫不嚴密,出現砂眼及裂縫。
1.3.4細部構造,如窗臺坡度、鷹嘴、滴水槽等未處理好造成雨水滲透,門窗安裝未進行細致的防水處理。
1.3.5穿過外墻的管道和預留孔密封處理不良。
2建筑工程外墻滲漏預防措施
施工前,施工及監理人員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施工方案,制定詳細的“墻面防水施工技術交底書”,同時制定施工工藝流程詳圖。施工中要加強過程控制,嚴格監督外墻砌筑按設計要求、施工規范及當地規定進行施工,并對外墻易發生滲漏的部位進行重點預防。
2.1設計因素導致的滲漏預防措施。在設計圖紙審核中,監理工程師及項目技術負責人等應審查圖紙中是否有防滲、防水要求;外墻砌筑、抹灰砂漿標號是否恰當;泛水高度、窗臺坡度、鷹嘴、滴水槽、門窗框四周塞縫等易滲漏部位是否有細部大樣圖或防滲要求。設計上如有防范措施或有要求的,施工中必須監督實施。設計中未提出或有不當之處,監理工程師及施工單位應向設計單位提出增補或修改意見。
2.2基層處理。基層應堅固、平整,如有孔洞、裂紋、麻面,應用107膠膩子(水泥107膠)、乳膠膩子(水泥乳膠)或其他耐水膩子修補平整(膩子不得過厚,以找平墻體為準,過厚會造成涂面龜裂),干燥后打磨尖滑,并清理干凈。基層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0%,PH值7-10.基層含水率大或有溶性鹽、堿性過強會使墻面涂層粘結不牢,甚至出現變色、起泡、剝落、返堿等現象。
2.3材料應用注意事項。外墻施工前,應計算涂刷的面積,確定涂料的用量,以保證墻體色澤一致,避免在修補時產生色差。涂料施工應當自上而下進行,防止涂刷時涂料滴到墻面上造成污染;分隔線應盡可能減少接痕,腳手架支撐點應在涂料施工前清除、移位、修補,以避免涂面顏色不一致。
2.3.1對基面進行清理,鑿除表面污物并清掃干凈,必要處可用聚合物水泥凈漿抹刷2-3遍,以增強砂漿與基面的粘結能力。
2.3.2嚴格控制砂漿的標號和質量,打底找平層建議用微纖維加減水劑的水泥砂漿,即可做找平層也可作防水層;外墻找平抹灰層遇不同材料交接處宜加掛金屬網,高層建筑超過24米高的部分外墻,找平抹灰層應全部加掛金屬網。
2.3.3找平抹灰施工前,對外墻施工中留下的孔洞、框架填充墻的頂部、空心磚外墻的豎縫,首先進行堵洞和勾縫,并作為一道工序進行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抹灰。找平抹灰施工時應分層抹灰,兩層找平操作間隔宜控制在24小時以內。
2.3.4飾面工程施工前,要求墻體基面和面磚均先潤濕且陰干,在防水層上貼飾面磚時,要掃一遍聚合物水泥素漿。外墻面磚勾縫時,要先清理勾縫內疙瘩并用水潤濕,勾縫砂漿宜稠一些,建議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抗彎強度、韌性、粘結力大,不易開裂),保證縫隙內料漿密實飽滿,縫面平整光滑、無砂眼及裂紋。勾縫后要及時淋水養護。
2.3.5加強細部構造處理的質量控制,內窗臺要高于外窗臺2厘米左右;外窗臺向外坡度應≥20%;窗檐、鷹嘴坡度≥20%;滴水槽寬、深應≥1厘米;層面天溝與女兒墻陰角處應做R=100毫米圓弧角;層面女兒墻要做泛水處理。
2.4創造優質施工環境條件。建筑涂料的施工、干燥、結膜,都要在一定的氣溫和濕度下進行,通常乳膠涂料的結膜性能是在23C±2C,相對濕度60-70%條件下測試的。涂料通常最低溫度為大于5C.最適宜的溫度為10-35C,施工濕度60-70%.另外,不要在陽光直射下施工,尤其是夏季,陽光直射下表面溫度會偏高,水分蒸發過快而影響涂層成膜不良。風大也不宜施工,會加速水分的蒸發過程,而且涂層容易沾染塵土。
3結束語
對建筑工程外墻滲漏應充分重視,加強設計要求、施工控制、并隨時注意工程質監和驗收,如發現滲漏,及時補救,并復查直至滲漏現象徹底解決,力爭杜絕此類質量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劉躍建.房屋建筑物施工中的防滲漏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4.
[2]陳光輝.如何在建筑物施工管理中滲透危機管理意識[J].城市建筑物,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