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荀
【摘 要】目的:評估急性腹痛患者臨床診斷及治療情況和效果。方法:對2018年07月--2019年12月本醫院診斷及治療的24例急性腹痛患者實施數據指標詳細分析,計算病因狀況、治療效果。結果:急性腸胃炎占據33.33%,急性膽囊炎占據33.33%,腸梗阻占據8.33%,胃穿孔占據8.33%,急性闌尾炎占據8.33%,急性胰腺炎占據4.17%,其余病因占據4.17%,急性腸胃炎占據百分數及急性膽囊炎占據百分數相比腸梗阻占據百分數、胃穿孔占據百分數、急性闌尾炎占據百分數、急性胰腺炎占據百分數、其余病因占據百分數增加(P<0.05);治愈占據75.00%,好轉占據25.00%。結論:對急性腹痛患者予以臨床積極診斷有助于明確其病因,實行對應治療后可得以治愈和好轉,展示重要臨床診治價值。
【關鍵詞】急性腹痛;診斷;治療
急性腹痛為消化內科多見疾病之一,患者腹部處存在忽然疼痛癥狀[1]。急性腹痛患者患病較急,具有較為復雜的病因,病情進展速率比較快,多存在難以忍受的疼痛,所以,為急性腹痛患者實施準確診斷及對應治療非常關鍵[2]。下面將2018年07月--2019年12月本醫院診斷及治療的24例急性腹痛患者納入數值分析指標資料,總結急性腹痛患者臨床診斷及治療情況和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將2018年07月--2019年12月本醫院診斷及治療的24例急性腹痛患者歸入項目研究數據內容,患者存在忽然出現腹痛癥狀,發生流汗現象,存在惡心癥狀,發生嘔吐情況,出現發熱現象等,年齡均數統計值是(40.26±2.58)歲,急性腹痛時長統計值是(4.21±1.32)小時。
1.2 方法
收入患者之后,詳細了解其基本情況、疾病病史、癥狀發生具體時間、癥狀表現情況等,對患者實施體格檢測,參考以往疾病病史、癥狀和體征、體格檢測情況選用對應輔助檢測方法,比如血常規指標檢測、X線檢測、B超檢測、肝功能指標檢測、尿常規指標檢測、生化指標檢測等。如果明確診斷之后不存在消化系統疾病,需予以對應科室實施會診,予以針對性臨床治療。如果沒有予以明確診斷,對患者予以留觀診斷,予以全面檢測和影像學檢測,實行明確診斷予以開展積極臨床治療。針對明確診斷之后,如果患者腹部疼痛還是比較嚴重,適宜給藥止痛藥品,緩解其腹部疼痛。
1.3 有關指標
研究急性腹痛患者病因狀況(主要包含急性腸胃炎、急性膽囊炎、腸梗阻、胃穿孔、急性闌尾炎、急性胰腺炎、其余病因),分析急性腹痛患者治療效果(主要包含治愈、好轉)。
1.4 統計學分析
急性腸胃炎占據百分數、急性膽囊炎占據百分數、腸梗阻占據百分數、胃穿孔占據百分數、急性闌尾炎占據百分數、急性胰腺炎占據百分數、其余病因占據百分數選擇描述方式是(%)形式,采用檢驗法予以計算,數值分析資料加入SPSS 23.0予以驗證,P<0.05,數據指標分析資料相差性較高。
2 結果
2.1 統計急性腹痛患者病因狀況
急性腸胃炎有8例,占據百分數33.33%(8/24),急性膽囊炎有8例,占據百分數33.33%(8/24),腸梗阻有2例,占據百分數8.33%(2/24),胃穿孔有2例,占據百分數8.33%(2/24),急性闌尾炎有2例,占據百分數8.33%(2/24),急性胰腺炎有1例,占據百分數4.17%(1/24),其余病因有1例,占據百分數4.17%(1/24),急性腸胃炎占據百分數及急性膽囊炎占據百分數比較于腸梗阻占據百分數、胃穿孔占據百分數、急性闌尾炎占據百分數、急性胰腺炎占據百分數、其余病因占據百分數得以提升,數據指標分析資料相差性較高(=4.547、4.547、4.547、6.700、6.700及4.547、4.547、4.547、6.700、6.700,P=0.032、0.032、0.032、0.009、0.009及0.032、0.032、0.032、0.009、0.009<0.05)。
2.2 統計急性腹痛患者治療效果
治愈有18例,占據百分數75.00%(18/24),好轉有6例,占據百分數25.00%(6/24)。
3 討論
急性腹痛患病因素相對復雜,多因為腹處臟器出現病變而導致突然腹部疼痛,對原因未明確的急性腹痛患者實施臨床診斷及治療的時候,需首先明確是否因為婦科疾病、外科疾病等導致,予以急性腹痛患者開展診斷時,構建多學科結合診治干預,予以機體系統診斷分析。
為急性腹痛患者開展臨床診斷需先明確其疾病史,予以體格檢測,開展輔助檢測,予以急性腹痛患者復雜病情對應診斷和治療。而且,參考急性腹痛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予以處置,如果急性腹痛患者疾病病情并不嚴重,需實施必需輔助檢測,如果急性腹痛患者疾病病情較為嚴重,應實施精細輔助檢測,予以盡早臨床診斷和治療[3]。
急性腹痛患者病因相對比較多,需予以盡早臨床化驗檢測、腹處彩超檢測、鋇劑灌腸檢測等。確定具體病因之后需予以對應治療,若發生腹瀉癥狀、嘔吐癥狀,應予以盡早臨床對癥補液治療,規避導致身體代謝發生紊亂狀況。該文對應數據資料顯示,急性腹痛患者病因以急性腸胃炎、急性膽囊炎為主,另外還包含腸梗阻、胃穿孔、急性闌尾炎、急性胰腺炎等,予以臨床之后得以治愈75%,好轉25%。為急性腹痛患者實行綜合診斷及針對性治療,有助于明確臨床診斷,掌握具體病因,提升診斷精準性,促使治愈和好轉情況。
綜上所述,對急性腹痛患者實行臨床積極診斷有利于明確其病因,開展對應治療后能夠獲得治愈及好轉,體現重要臨床診治價值。
參考文獻
王翰,卞志群.腹腔外疾病引起急性腹痛315例的誤診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9,23(2):324-325.
葉倫,何龍海.300例急性腹痛的病種構成、臨床特點及急診治療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10):143-144.
張素靈.消化內科急性腹痛患者88例臨床診療探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