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君
摘 要:突發的疫情打亂我們原有的生活節奏,各級各類學校延期開課,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網課”瞬間進入千家萬戶,各學校借助各種網絡平臺開展線上授課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催生網課教學新模式。“網課”下,參與學生學習的教師、學生、家長的角色也明顯發生了轉變。
關鍵詞:疫情網課;角色轉變
互聯網、人工智能正在改變著世界,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環境、教育的生態、教育的方式、師生關系等都將發生深刻的變革[1]。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教育行政部門出臺了“停課不停學”的指導意見,“網課”以其便利、快捷且可以“足不出戶”在家上課的優勢成為疫情期間課堂教學最有效的替代品。“網課”是指用電子設備借助互聯網相關平臺通過視頻、圖片、音頻等形式學習知識和技能的線上課程。“網課”是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教學方式,它跟傳統的課堂教學存在明顯的差異。從線下教學模式轉變為線上教學模式,教師、學生、家長的角色也隨之發生了轉變。
1 教師成為以“導”為主的學科主播
古人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像是知識的搬運工和傳遞者,將課本知識裝進學生的頭腦中,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面,存在明顯不足。互聯網時代,教師已經不是知識唯一的來源,也不再是知識的權威,學生可以通過各種媒介獲取知識、信息。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做的是為學生營造一種合適的環境,指導學生正確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策略和方法。同時教師可以更好地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學習風格等,有效的利用網絡資源,促進課程和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比起課堂教學,“網課”雖然為教師減少了工作量,比如作業批改由家長幫助完成,學習監督工作也大部分依賴于家長和學生自身,同時班級管理的工作也大量減少等,但教師卻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傾注于如何引導學生有效利用網上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和如何借用網絡改善自己的教學,使其更加有吸引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上網課的教師們更像是擁有十八般武藝的學科主播,以“導”為主,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為他們設計“定制化”的學習方案,指導學生如何用正確的方法獲取信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關鍵能力。
2 學生成為以“學”為主的探究者
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特性,超越時空差距,溝通成本低,大大便利了人與人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性容易被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容易被忽視,教師是說一不二的絕對權威,是知識的象征,主宰著課堂教學的每一步,而學生的角色則是知識的接受者。現在學習者可以很方便快速地從互聯網獲得信息和知識,這大大拓展了學生自覺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時間和地點不再受到局限,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于學習的時間、空間和內容有了高度獨立的選擇自由,自主學習就成了必然的高效率求知形式。“網課”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讓他們成為以“學”為主的探究者。在疫情期間,學生的學習不再集中在封閉的學校和教室,而是分散在各自家中,在教與學的時空分離,自由度、自主性增加的同時,學習的自覺性就難以保證,對學習的監管也就難以實現,比如居家學習就難以保證像在學校一樣準時聽課,不遲到,按時交作業,不偷懶,因此要強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律意識的培養[2]。在學習中,學生應遵守作息安排并自覺學習,應自主篩選并獲得有用知識,應積極參與交流討論,應認真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
3 家長成為以“督”為主的“教師助理”
疫情期間,家長和學生共同面對“網課”,從剛開始的手忙腳亂,到后面的井井有條,家長被鍛煉成為優秀的“教師助理”。在以往學生正常上課期間,家長只管白天認真工作,晚上下班回家關心一下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但在這次的“網課”期間,家長們幾乎做到了全程陪同,特別是小學生的家長,陪同上課,監督完成作業,檢查、批改、訂正作業并按時提交等。家長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老師平時的一部分工作,同時他們面對學生學習上的錯誤會更加的焦慮,對學生的管理也會更加的嚴格。但糾錯不是聲嘶力竭,不是急功近利,家長要堅信“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而不是“棍棒底下出英雄”。同時家長要學會寬容,寬容錯誤,因為犯錯誤是孩子的權利;寬容失敗,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寬容才能“不害怕”,“不害怕”才能開動腦筋,開動腦筋才能進步。最后家長嚴格監管。既定的規矩,毫不含糊;約定的時間,分秒不差;確定的任務,保質保量。有部署就有檢查,有檢查就有評價,有評價就有獎罰[3]。
對于“網課”,目前仍有很多問題亟待改善,比如網絡基礎平臺運行擁堵卡頓,部分教師不能熟練協調電腦、平板、手機等電子工具的運用等,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逐步加強教師信息設備使用的培訓,這些問題的解決只是時間問題。雖然“網課”只是在疫情期間短暫的代替傳統的課堂教學,但這次試水卻讓我們收獲寶貴的經驗,相信未來它將逐漸發展成為傳統教學的有益補充。
參考文獻:
[1] 顧明遠.互聯網時代教師角色的轉變[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9(01).
[2][3] 肖俊全.網課加速“教與學”的變革[J].中國教師報,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