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硯
摘 要:插圖被廣泛的應用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材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目前,仍然有許多初中英語教師對插圖理解較少,不能充分理解插圖的內涵,忽視插圖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本文就教材中插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展開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教材;插圖;初中英語
1 引言
豐富多樣的插圖已經成為目前初中英語教材的一大特點,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利用插圖,結合插圖幫助學生學習,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下面列出教材插圖的重要性,以此來喚醒初中英語教師對插圖的認知。
2 提高聽力能力
教材中插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提高學生聽力學習能力的作用。聽力是英語學習中的重點,同時也是一大難點。學生對于陌生的語言,在母語的強勁影響下,很難適應另一個語言環境。而初中的英語聽力是幫助學生養成學習聽力的良好習慣的很重要的一個階段。教材中的插圖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聽力,加深記憶以及對聽力的理解。學生有時候上一句聽完后,還沒理解它的意思,下一句已經來了。此時如果結合插圖來進行聽力學習,學生聽完一句后可能立刻結合圖像來進行理解,加快的學生對于聽力的理解速度,同時圖像可以在腦海里增強記憶力,這樣通篇聽力聽完后,學生不會對所聽內容完全忘記。而不是應該不停反復播放一段對話,這樣的教學課堂無趣且枯燥,不利于學生思考和想象。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1中的2a和2b時。這篇聽力以及下列習題主要都是由圖畫構成的。教師在播放聽力之前,先讓學生對2a插圖進行瀏覽,并同時瀏覽題目。此時學生對于可能將要聽到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邀請學生簡單描述。然后教師播放聽力,先做第一個小題,學生在聽到關鍵詞fever、stomachache時立刻聯系到插圖上的情境,做出排序。比如聽到fever時學生看到一個躺在床上的女人,旁邊她的朋友在為她測量體溫,學生對fever這個詞加快了理解,在做到2b時,聽到fever就會想到躺在床上發燒的女人,從而快速連線到對應的建議上。
3 提高閱讀能力
教材中插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作用。在初中英語教材中,閱讀占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在英語考試中,英語閱讀題的分值也較大。同時初中英語的課本內容繁多,每單元的情境都相差很大,插圖的加入有利于學生從一個課文的情境過渡到另一個情境之中。同時對于插圖的觀察,有利于學生的觀察力的提升,觀察力的提升有助于深層次的理解英文課文。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教材插圖的合理運用有利于提高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將枯燥的文字可以結合圖畫,形成腦內的思維圖像。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課文講解時,可以先讓學生對圖畫內容進行瀏覽,然后對文章可能的內容進行一個大致的猜測。然后再去閱讀文章。這讓課文的講解不單單枯燥晦澀,不會讓學生看見課文就頭疼,否則學生會對英文課文的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同時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不會光看著課文而頭疼,教材中的插圖使得文章充滿的趣味和靈動性。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這一課文時。教師先不要求學生通讀文章,將班級學生分為數個小組。然后讓學生們對這一課文附帶的圖畫進行討論,試著對圖畫內容進行猜測。這三個人物之間是什么關系,發生了什么事情。在小組成員討論時,教師在黑板上用英文列出幾個問題,What happened to the man lying on the ground? What is this lady doing?然后請小組成員用英文回答上述問題,如果學生無法用言語表述,可以只需說出幾個關鍵詞,然后教師引導形成句子。在進行完討論時,教師要對圖畫內容進行補充,如果學生沒有看到地上的斜挎包,教師對學生進行提醒,并且可以補充一些生詞。進行完以上的討論后再請學生通讀文章。
4 提高表達能力
教材中插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作用。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也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點。初中階段,學生對于英語語法的知識儲備還較少,如果想要學生完整的描述一件事情,可以通過插圖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利用插圖中的環境,情境,發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人物,人物的特征等等來讓學生進入一個情境之中,來讓學生有想象力,有開口表達的欲望。從而構建出一個語言表達的橋梁。通過看圖寫作,漫畫寫作,看圖說話來讓學生形成自己的語言,這一方面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而且初中的學生,英語知識較為零散,利用教材中的插圖,教師可以在教學課堂上把學生零碎的知識拼湊起來,從而完善學生對知識的表達。也從而鼓勵學生勇于表達,對圖畫進行思考,每位學生可以形成不同種的表達方式。同時在利用插圖進行表達后,學生對于此次語言的組織能力,留下一個深刻的記憶。尤其是由圖片而聯想到的詞匯,在下次遇見單詞或者解釋時,學生通過插圖聯想,自然而然聯想到一個語境,一個場合,一個情境。加深了學生對于表達的記憶力。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UNIT6的3a時,要求學生完成Jim的書信。教師先讓學生瀏覽題目下方的圖片,并不閱讀題目。然后把學生分為四個小組,讓小組成員對于這幅圖片進行討論。然后教師先讓每個小組用自己的語言說出這幅圖畫的意思,教師可以試著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描述。圖片上有幾個人?他們在哪里?圖片上人物之間的人物關系可能是什么?每個人在做什么?教師在聽完學生的回答后,先不指出對錯。然后叫學生填寫書信,學生通過書信的只言片語,自然而然了解到人物之間的關系,從而在只言片語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表達。在填寫完整個書信后,教師點名讓某些學生不看著填寫內容,說出插圖的內容。由此聯系到3b的學習內容上去,讓學生根據3a的學習步驟,結合自己的家庭照片,可以讓小組內的學生討論一張照片,從而進行表達。
5 結論
教材中的插圖是對文字知識的形象表現,初中英語教師應該重視教材中的插圖,切實思考插圖對課堂的實際作用,從而提高對插圖的課堂利用率,實現課堂的靈活多變性。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效果,幫助學生對知識點充分理解。
參考文獻:
[1] 高翠平.教材插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5(1):93-95.
[2] 林發嬌.圖畫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校園英語》,2015(3):107-107.
[3] 朱錦華.教材插圖在英語課堂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及實例探討[J].文理導航(上旬),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