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韌
我國的教育形式多種式樣,在各種教育形式中,職業學院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隨著教育體制機制創新改革,職業學院教育也幾經變化,形成了自身的教育風格與辦學特色,多年的發展,職業學院教育在教育領域發揮了巨大的引領作用,同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也創造出了全新的價值,也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職業學院主要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地,重點教學方向是教育學生提高實戰技能,提高業務能力,雖然主業不能放松,但是,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要,只有全面做好思想引導,才能確保培育出德才兼備的好學生,成為社會棟梁。
開展思想教育是實現國家希望的需要。新時期、新形勢,社會不斷在發展變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院校未來發展多次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職業院校是社會人才的搖籃,要在加強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上不斷努力,同時,還需要在思想上重視起來,把學生的思想工作當成辦學基礎,進一步在理念、信念上增強四個意識,有效強化學生的思想,這對于實現國家素質型、應用型人才培養,全面促進國家繁榮,實現中國夢有長遠的重要意義。
開展思想教育是現實的需求。在職業學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從兩個方面看,都是現實發展的需要,從學校層面講,全面強化學生的思政工作,能夠全面有效提高生源質量,保證學生德才兼備,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對促進院校教育領域深入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從學生層面看,職業院校思政工作,能夠進一步引導學生正確樹立三觀,全面規范學生思想認知,有效提升學生的整體質量,對打造優秀品格,提升綜合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進入工作崗位,能夠快速融入群體,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與變化。
學校“準入門檻”低,生源質量不平衡。隨著教育市場的競爭壓力增大,職業學院招生也越來越困難,一些職業學院招生受阻,為了全面保證生源,一些職業學院降低了招生的門檻,導致職業學院所招的學生素質不高、良莠不齊、結構多樣,特別是一些成績并不理想的學生,具有極大的惰性,對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不理想,還有一些學生或許存在違紀行為,這些學生進入集體后,就會影響其他的學生,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考驗。
學校對學生心理疏導不及時。職業學院雖然承擔著重要的社會人才培育,但是,在社會中的地位并不高,特別是在教育體制影響下,職業學院往往是后期招生,主要是在“重本”和一般類院校招生結束后才進行招生,從心理上看,感覺就是沒有地位,不被看好,實在沒辦法了,才進入職業學院,所以說,職業學院分數線低、學費高。而很大一部分學生來自偏遠農村、經濟不富裕,這樣的學生自身心理就較為復雜,存在矛盾的心情入學,當前,一些院校沒有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引導,學生的心理問題越發嚴重,造成有的學生性格孤僻、行為極端,學生效果極差。
校方對思想教育不夠重視。有一些職業學院領導層認為,學院的教學就是為了培育人才,沒有必要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沒有用的事情上,能夠全面培育出專業能力強、業務水平高的學生就是教學目標,學校根本就沒有重視學生思政教育,從學校層面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可有可無的,這也就導致了一些院校思政體系不健全不完善。校方對思政工作的忽視,最后的結果就是學生對老師不尊重,對自己不在意,紀律松懈,遲到、早退、曠課成了家常便飯。
校方要全面重視并開設思想政治輔修課。學校要全面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課堂教學內容上進行全面的調整,把思想政治教育納入教學的主要部分,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能夠系統的掌握思想政治課,可以說,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可以充分發揮好課堂的優勢,適當引入思想政治輔修課,使學生們系統了解政治工作內容,形成學習的自覺行為,系統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思想政治對一個人今后發展的重要性;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區,形成特色教育內容,比如革命老根據地的院校,就可以以當地的文化為背景,在職業學院開設歷史類、愛國類的教育課程,通過系統講解,能夠讓學生從革命先烈的事跡中感受到民族辛酸血淚史;通過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能夠有效激勵每一個學生的澎湃激情,更好地珍惜當下,珍惜學習環境,自覺自愿積極學習。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建設。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素質決定了教育的效果,通過良好的政治教育,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學生形成的人生指導,讓學生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有一些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了困難,走入了人生的逆境,要對這些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知道:“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一些存在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心理上的指導,和他們聊天,并時刻關懷他們的成長,聽聽他們的心聲,為他們解決心理上的問題。還有一些學生違反校規,要對這樣的學生說服教育,對“苗頭”問題要及時關注,扼殺搖籃,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不靠“武力”靠說服,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教育引領,讓他們從心底認識問題,做到及時改正。
建設和諧校園文化。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要全面建立和諧的文化氛圍,使學生能夠在“班級、寢室、食堂”三點一線的模式中更加豐富內心。校園文化就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通過群體意識、心理氣氛及校園風氣和建立,使學生感受到學校的溫暖,通過精神層面引領,達到教育感化的目標,文化對人的意識是潛移默化的,全面樹立良好校園文化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著良好的作用。
健全差異化、多元化教學。差異化教學是學校的教學模式,需要以學校根本為指導,全面結合實際,按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高低,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引導和教育,對情緒不穩定學生需要利用職業規劃的方法,建立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對學習充滿希望,通過正確的學習改變自身的命運,提高自身的能力與水平。讓學生能夠正視弱點,正確對待身邊發生的事情,合理解決好,讓其刻苦學習,強化信念;學院也可以根據條件,聘請優秀畢業生開專題會,榜樣的力量達到教育感化目的。要不斷強化多元化教育,在職業教育中不斷探索有效方式,課下、課上相結合,同時,還要結合專業深入社會,通過直觀和抽象兩種教學方式,達到教育目標。要充分發揮好團委、學生會、系學生組織等機構的作用,通過競賽、講座、討論、研討等活動,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
引進信息技術拓展渠道。新時期的教學,需要與現代信息結合,通過合理引進信息技術,不斷拓展思政宣傳渠道,達到宣傳教育的目標。全面設計教學教育軟件,構建思政課程資源中心,通過網絡教育,讓學生能夠自主下載相關的課程資源,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借助新媒體不斷強化思政宣傳,可以利用好微博、微信客戶端,讓生可以使用新媒體平臺,掌握思政知識,通過對照不斷完善自己,使自身的思想、行為和品德達到更高的層次境界。
增強職業院校老師動態化建設。建立一支動態教學隊伍,從不同系室抽調相關專業老師,擔任思想政治教學任務,通過大課教學,影響學生思想,學校要鼓勵更多老師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形成全面的思想政治教學體系。
職業學院學生思政教育是重點,學校要全面重視,在培育學生技能的同時,做好思政教育,建立科學的途徑和方法,將學生培養成具備良好心理素質和高尚人格的優秀人才。
[1]賈春旭,蓋小麗.淺談職業學院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徑[J].學周刊,2013(04).
[2]王娜.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