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斌
摘要:“一帶一路”理念的提出和發展在我國和沿線國家間搭建了交流和合作的新平臺,有利于我國體育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為大幅度提升了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和建立全新的國家形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與此同時,我國體育文化在傳播和發展的過程中也難免受到不同方面因素的影響和限制進而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將詳細闡述“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體育文化傳播的的重要意義以及有效路徑,希望能為體育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一帶一路;體育文化;交流平臺;國家形象;傳播路徑
“一帶一路”理念的誕生起源于2013年,主要針對的是經濟、貨幣以及政策等方面的流通與發展,主要目的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加強與東盟國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形成良好的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促進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一帶一路”理念的有效實施主要以歷史關系為前提和發展條件,以加強我國和東盟國家的經濟和文化發展為主要目的,是文化互相包容的重要體現,因此,如何在“一帶一路”加強我國優秀體育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提升我國的文化實力成為現階段主要關注的重點問題。
1 “一帶一路”背景下加強體育文化傳播的重要作用
1.1加強國家之間的政治信任度
“一帶一路”理念是在較為嚴峻的國際形勢下提出和發展的,以絲綢之路的歷史發展為前提和條件,其主要目的是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交流與發展。而“一帶一路”理念若想得到有效發展,必須加強國家之間的政治信任度,相互信任,相互幫助[1]。而優秀的體育文化則是加強各國之間交流與發展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文化在國家經濟和政治發展過程中具有不可比擬的作用,因此對加強國家之間的信任度非常重要。在新時代背景下各國優秀的體育文化已經在國際中發揮了璀璨的光芒,例如中國功夫以及印度瑜伽等等,有利于加強本國在國際間的交流與發展。目前,體育文化已經擺脫桎梏逐漸過渡到產業化發展形勢。我國體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資源,傳播效果更強,能夠加“一帶一路”文化理念的發展,有效加強沿線國家之間的政治信任[2]。
1.2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播
我國體育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是傳統文化在國際各個國家中交流和發展的重要媒介,內容豐富深刻,形式多種多樣,是我國重要的精神財富。2011年起我國的發展木標便是建立“文化強國”因此,加強優秀傳統文化在國際間的交流與發展成為我國的重要任務之一。從體育文化角度來說,加強體育文化在國際間的交流與傳播,有助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是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國門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一帶一路”理念的提出和實施則為其創建了更為廣闊的發展舞臺。因此,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為了加強體育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傳統效果,應當對文化傳播的目標、方式是以及途徑等進行有效的調整和優化,發揚我國體育文化。
1.3加強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一帶一路”理念在實施中主要的任務之一便是拓寬體育文化內容,加強各個國家之間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促進民心發展。“一帶一路”沿線涉及幾十個國家,包含多種文明體系,文化內容和發展形勢也多種多樣,因此在體育文化交流和傳播的過程中各個國家的文化勢必會產生激烈的火花[3]。并且由于各個國家地理因素、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異性,其文化內涵也天差地別,而體育文化具有世界性,在傳播的過程中很難出現文化沖突等問題。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開展體育文化傳播與交流對加強國家文化融合,國家政治關系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2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體育文化的傳播路徑
2.1構建完善的體育文化核心傳播體系
我國在開展體育文化傳播和交流的過程中應當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需求,拓寬視野,以大國角度創建完善的、科學的傳播理念和方式[4]。積極吸取西方國家的優秀文化與我國優秀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中國特色的傳播體系,為我國體育事業的有效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一帶一路”理念影響下加強我國體育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以此構建完善的體育文化核心傳播體系。
2.2創新體育文化傳播方式和傳播渠道
我國體育項目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在推廣體育文化傳播與交流的過程中,應當加強體育文化的主動傳播意識,增加體育文化傳播方式和主體。比如借助體育文化名流等對我國優秀的體育文化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傳播,樹立大國形象。以藍海國際傳播就是以英文方式向西方各國國家傳播我國優秀的體育文化,將中國的體育文化推廣到國際。
體育文化在傳播和交流的過程中應當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開辟更多的傳播路徑,創新傳播方式。舉例來說,在創新傳播方式上,應當根據本地區的文化背景、地域差異等對體育文化內容和形式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優化,有效提升傳播效果。除此之外,還應當根據體育文化的差異性合理選擇傳播主體,擴大傳播的路徑。體育文化傳播的主要內容就是借助文化、經濟傳播加強宣傳的力度,構建大國形象。例如在傳播太極拳體育文化活動時,便可以采用海外組織、唐人街活動以及官方活動等。在新時代背景下,體育文化還可以以個人的形式進行傳播,例如借助QQ群,微信群以及論壇等方式,向其他國家的粉絲等傳播我國優秀的體育文化。與此同時,體育文化的有效傳播還有利于促進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借助經濟市場中相對完善的商業模式推動體育文化向全世界范圍內進行傳播與交流。舉例來說,傳播媒體可以借助互聯網的技術優勢多種途徑進行傳播,將于體育文化相關的宣傳片、書籍等進行廣泛宣傳,提升體育文化在國際間的影響力。除此之外,政府還可以還可以開展形式各異的體育比賽,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宣傳,將國家隊的比賽精神以及文化內涵展現在全世界體育觀眾面前,提升我國國際地位[5]。
2.3 明確傳播區域與傳播內容,打造特色品牌賽事
“一帶一路”背景下體育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應當與國家的發展戰略不謀而合,在制定傳播方案時首先應當明確傳播的內容和形式,并結合時代的發展變化創建具有特色的賽事。其一,確定傳播范圍,結合國際間不同國家的地域背景、文化特點以及宗教等情況進行合理的分配,保障體育文化傳播內容與傳播措施的協調性,并且將傳播的重點范圍確定在東盟國家。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一帶一路”是加強與東盟國家經濟和政治發展的動搖渠道,并且我國與東盟國家交往密切,是發展狀態相對較好的合作伙伴,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與政治相同,能夠有效融合在一起。根據相關調查結果統計,自中東貿區成立以來,我國與東盟各個國家簽訂的合作項目接近20個,投入金額接近50億美元[6]。并且在2012年還簽訂了“文化合作行動計劃”,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東盟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傳播。在2017年的“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我國也與土耳其等各個東盟國家簽訂了一系列的旅游發展協議……上述的合作與交流在很大程度上為我國體育文化的交流與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7]。其二,傳播群體上,體育文化的傳播交流的主要操作者和傳播者是華人,在具體的傳播過程中將人口基數相對較大的城市作為重點,利用“點—線—面” 的格局模式,促進文化的傳播效果。舉例來說,廣西某些高等院校在校內開設了語言課程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力度,并作為東盟國家文化發展交流的重點區域,以此推動我國與東盟國家的合作與發展。除此之外,“一帶一路”發展理念是推動體育文化在國際發展,創建體育品牌源源不斷的動力,在此基礎上開展體育賽事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和突破[8]。
2.4加強人才培養,拓寬體育文化傳播領域
現階段,我國體育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缺少高精尖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體育文化的傳播交流效果。針對此種問題,我國應當結合時代的發展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舉例來說,相關部門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高等院校的參與積極性,加強人才培養,并建立完善的分層培養制度,在院校內開設與體育文化傳播相關的專業課程,以此培養更加專業的人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場所和活動,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與此同時,我國各地區高等院校應當僅僅把握住時機,完善體育文化傳播課程內容,例如增加與經濟、文化、法律相關的課程等,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體育文化傳播人才缺失的問題[9]。除此之外,我國政府相關部門還應當結合實際情況設置完善的獎勵機制,讓有能力的社會組織、企業以及科研單位等加入其中,共同對體育文化傳播進行研究和分析,為體育文化在國際間的交流與傳播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另外,構建國際傳播的組織監管體系,以及反饋平臺,對國際間體育文化傳播的內容以及形式等進行有效的監督與控制。首先,構建政府主導的體育文化傳播機構,以法律法規為基本準則,保障體育文化傳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明確傳播機構的定位,并對傳播者的行為以及傳播內容等進行有效的約束和規范,保障傳播的合法性和科學性,在國際間提升我國的地位和形象[10]。其次,將廣大的人民群眾作為體育文化傳播的監管主體,其優勢在于廣大群眾人數較大,監管范圍較廣、監管的形式和手段多樣化,對提升監督和管理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一帶一路”發展理念中體育文化在東盟各個國家中的交流與傳播,其傳播內容和形式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強我國與各個國家的合作,促進經濟發展和政治合作。為了有效保障體育文化的有效傳播與發展,應當借助國際組織的權威性來對彼此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和保障。舉例來說,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等組織作為體育文化傳播的監督機構,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監督準則和傳播標準,構建多種多樣的體育文化傳播活動,并對體育文化傳播的內容和形式等進行有效的約束和規范。如此一來,不僅建立了體育文化國際 傳播的典范,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體育文化傳播的質量。因此,在體育文化傳播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監管體系與國際組織的優勢和作用,提升體育文化傳播的質量和水平。
3 結語
“一帶一路”發展理念是我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新型的發展性策略,同時也是我國與國際間各個國家在經濟、文化、政治等各個方面的全方位發展性戰略。 “一帶一路”發展理念的出現和有效實施對我國優秀體育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開辟了全新的途徑,搭建了合作交流新平臺,有效提升了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有利于提升我國在國際間的地位,樹立大國形象。體育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應當結合時代的發展變化,將于“一帶一路”文化建設布局進行協調和統一,加強我國與東盟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和經濟交流,開辟全新的傳播途徑和傳播內容,提升體育文化的傳播效果。因此我國應當緊緊抓住“一帶一路”發展理念創建的機遇,樹立全新的發展理念,多方面、多角度地開展體育文化傳播,加強體育傳播專業性人才的培養,有效提升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與協作。
參考文獻:
[1]趙建強,張晶杰,權黎明,等.“一帶一路”視閾下民族傳統體育傳播的困境與疏解——基于跨文化傳播[J].武術研究,2020(04):107-110.
[2]閆藝,李雪軍.“一帶一路”視域下新疆少數民族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播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9(06):48-54.
[3]裴永杰.“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體育文化國際傳播研究——以伯克認同理論為視角[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0(02):28-31.
[4]崔海亭,李姍姍,張佃波.“一帶一路”背景下體育文化國際傳播力影響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9(04):1-7.
[5]李柏,夏晚瑩.“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體育小鎮文化傳播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9(03):12-16+28.
[6]趙奕菡,謝智學.“一帶一路”背景下河西走廊民間體育活動發展路徑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20(01):61-67.
[7]趙起生,徐艷艷.“一帶一路”背景下中緬跨境民族傳統體育交往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09):211-212.
[8]秦棟.“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體育文化的傳播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9(02):10-13.
[9]劉冬磊.“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體育文化國際交流融合發展:邏輯關聯、實然境況與路徑選擇[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20(02):42-47.
[10]鄭艷芳.“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體育文化的國際傳播[J].黑河學院學報,2018(11):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