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鑫,趙 越,蔡 雯,咸亞靜,張玉鳳,顏 萍
(新疆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模式是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雨課堂是由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的一款信息化教學工具,借助PowerPoint和微信,實現“課前—課中—課后”三者的有機結合[1],雨課堂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中已廣泛應用[2-4]。BOPPPS教學模式是加拿大廣泛推行的教師技能培訓(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ISW)體系的理論基礎[5],此模式將課堂教學環節依次切分為6個階段并分別用6個英文縮寫字母來表示:導言 B(Bridge-in)、學習目標 O(Objective)、前測或摸底P(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測 P(Post-assessment)、總結 S(Summary)[6]。健康評估作為護理學專業本科學生必修的主干課程之一,是將醫學與護理學的基礎知識過渡到臨床護理學知識的重要橋梁課程[7]。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本研究開展基于BOPPPS模式的雨課堂教學設計在健康評估課程理論教學中的應用,為進一步深入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奠定基礎。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選取2019年9月至12月新疆醫科大學四年制2018級護理學4個班級的全體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觀察組兩個班共111人,其中女生92人,男生19人;對照組兩個班共110人,其中女生92人,男生18人。兩組在性別、年齡、高考錄取成績、授課內容、授課教師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選用呂探云、孫玉梅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健康評估》第4版進行教學,選取54學時理論教學內容進行研究,每學時50分鐘。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模式,理論課堂利用多媒體設備面對面講授理論知識,依據教學大綱對重、難點知識反復強調并在課堂中及下次課前提問學生,同時適當插入相關健康評估操作視頻。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常規教學的基礎上應用BOPPPS模式指導雨課堂教學設計并進行教學。(1)課前預習。教師提前在雨課堂中建立班級,在開課前通過雨課堂推送預習資料,以PPT和視頻為主,使學生初步了解本次課程學習重難點,做到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學習。(2)課上學習。基于BOPPPS模式,依托雨課堂進行授課。①導言(B):通過相關案例或提問等方式了解學生現有知識并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確課程內容。②學習目標(O):依據教學大綱告知學生掌握內容,明確學習方向,有側重地進行學習。③前測(P):借助雨課堂發送試卷,提前設置答題分數、答題時間,并附答題解析,可反映學生的預習情況。④參與式學習(P):應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師通過雨課堂的隨機點名、發彈幕、限時答題等功能,能夠提高學生注意力,檢測學習效果。對于學生在手機端點擊“不懂”次數多的PPT內容,教師適時調整教學。⑤后測(P):使用雨課堂的隨堂測試功能,以選擇、填空或投票題等多種形式檢驗學習效果。⑥總結(S):通過雨課堂隨機點名功能,請學生對本節課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教師予以補充。(3)課下復習。通過雨課堂推送課程PPT、慕課、知識拓展材料等,在課下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復習,教師也可在討論區與學生進行交流。
1.2.3 評價方法(1)期末理論考試成績。兩組均采用統一命題、統一時間、統一閱卷的形式進行閉卷考核,滿分為100分。(2)自主學習能力。采用林毅等[8]研制的護理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共28個條目,分為3個分量表,即自我管理能力(10個條目)、信息能力(11個條目)、學習合作能力(7個條目),總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數為 0.863,3 個分量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 0.690~0.789,采用 Likert 5 級評分法,“完全不符合”計1分,“完全符合”計5分,該量表信效度良好,廣泛應用于全國各層次護理院校[9]。
1.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對數據進行記錄分析,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學生期末理論考試成績為(80.36±7.77)分,對照組為(77.96±9.45)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76,P<0.05)。
表1 兩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均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均分比較(±s,分)
自我管理能力 信息能力 學習合作能力 總均分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人數111 110 3.62±0.97 3.37±0.79 4.178 0.000 3.34±1.00 3.11±0.98 3.435 0.001 3.18±0.96 2.97±0.89 2.868 0.004 3.37±0.94 3.18±0.96 4.779 0.000
國內學者研究顯示,BOPPPS模式在護理相關課程建設、教學改革中應用效果良好[10-13]。其將教學過程模塊化,從引言到總結,6個部分環環相扣,增強了教學模式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本研究將BOPPPS模式的每個環節與雨課堂隨機點名、發彈幕、限時答題、投票等功能緊密結合,學生通過手機端與教師實時互動,教師在聚焦學生學習基礎、互動情況和學習掌握情況的基礎上全面進行師生的參與式學習[6],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學生期末理論考試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與張麗娟等[10]的研究結果一致。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終身學習的基礎,護理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指運用元認知和客觀人力、物力資源,高質量地獲取和掌握護理服務所必需的知識與技能的能力[14],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護理學教育的目標之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學習合作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總均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基于BOPPPS模式的雨課堂教學設計有助于促進學生信息獲取、時間管理、拓寬信息渠道等能力的提升,教師借助雨課堂推送重難點、拓展知識等,進行了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擴展,突破了傳統面對面的教學模式,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指出,堅持教學相長,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教師課前要指導學生做好預習,課上要講清重點難點、知識體系,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提問、自主探究,綜合運用傳統與現代技術手段[15]。這對高校教師優化教學方式提出新要求。雨課堂與BOPPPS模式的有機結合,在課前—課中—課后3個環節發揮重要作用,使教師在線上線下均可對課程進行監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