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明 朱杰


摘要:本文從教師培訓需求的概念、經典分析模式及國內外研究者對中小學教師培訓需求的研究現狀三個方面對中小學教師培訓需求的研究進行了綜述。研究發現,大部分關于教師培訓需求分析的研究都以實證研究為主,很少使用經典分析模式;數據來源比較單一,基本以問卷調查或訪談為主;研究缺乏組間和組內對比分析,數據分析不夠深入。
關鍵詞:培訓需求;績效分析;差異分析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8.017
中圖分類號:G45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1—1580(2020)08—0075—06
教師培訓是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加強對中小學教師的培訓是教師個人發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通常而言,一次培訓設計需要經過5個步驟(趙德成,梁永正,2010),即培訓需求分析——制定培訓目標——培訓課程設計——實施培訓——培訓效果評估,其中培訓需求的分析是培訓環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培訓環節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本文將首先對培訓需求分析的概念及其經典分析模式進行相關的綜述,進而梳理國內外關于教師培訓需求分析的研究,最后對已有研究進行評述。
一、教師培訓需求分析的概念及其分析模式
培訓需求分析,是指在規劃和設計培訓方案之前,對組織和成員的技能、態度、知識等方面進行鑒別與分析,并根據這些分析來確定是否需要培訓以及確定培訓內容的活動(李德偉,2006;李燕萍,2008)。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一些客觀化的研究方法在培訓需求分析中開始使用,改變了以往的多采用非正式方法,過分依賴主觀愿望分析的局面。目前,除了通過自我報告來分析培訓需求之外,在培訓需求分析實踐中占統治地位的模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組織—任務—人員分析模式(Organization-Task-Person Model,以下簡稱 OTP 模式)和績效分析模式(Performance Analysis Model)(毛亞慶,鮮靜林,2003)。
1. OTP 模式
McGehee與Thayer于1961年出版了《企業和工業中的培訓》一書,該書被認為是有關組織培訓的第一本重要論著。他們提出了培訓需求分析的3部分體系:組織分析(Organization Analysis)、任務分析(Task Analysis)和人員分析(Person Analysis)。其分析的具體內容如表1:
OTP模式提出之后,隨著培訓需求分析實踐的發展,一些研究者對其進行了豐富和拓展。Hall(1986)建議,組織分析要考慮員工為了達成組織戰略目標在未來需要具備哪些知識與技能,而不能僅僅依據當前工作的需求來分析;Latham (1988)進一步指出,當基于組織未來目標來識別培訓需求時,縮小員工未來技術缺陷已經成為組織的道德責任,于是他在OTP框架中增加了一個新的成分:民主分析( Demographic Analysis),特別關注不同年齡、不同管理級別、不同性別以及不同種族員工群體之間在培訓需求上的差異。Goldstein(1980)認為,組織分析還要特別關注培訓目標與組織內特定人群發展目標的符合程度或沖突程度,要對組織培訓氛圍進行評估。
2. 績效分析模式
績效分析模式聚焦于確定預期績效與實際績效之間或者卓越員工與普通員工之間的績效差距,并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從而識別培訓需求。其中隱含的基本理念是,只有當績效差距是由于知識與技能欠缺導致,而不是由于其他因素對員工工作行為構成影響所致,我們才能將其視作是培訓需求。如果提升組織績效需要的是改變工作環境,而不是提高員工的知識與技能,那么在組織中提供培訓對員工行為的影響也不是很大。具體如下圖。
根據績效分析的要求,只有在圖1中實線表示的聯接有足夠強度時,培訓需求分析才是準確和有用的。由此可見,績效分析模式將績效表現與培訓需求聯系起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需要找到一套績效標準,通過一定的方法了解到績效表現,分析績效差距找出哪些是因為技能的原因而出現的差距,這個差距即為我們所需要的培訓需求。因此,該模式在實際操作中相對來說比較簡便,它并非建立在組織的需要上,而是建立在一套標準之上,通過對比實際與標準的差距來分析培訓需求。
二、教師培訓需求分析的相關研究
筆者將從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以及不同學科的培訓區別對國外和國內關于教師培訓需求的研究進行相關的綜述。
1.? 國外關于教師培訓需求分析的研究
通過查閱國外關于教師培訓需求的文獻,筆者發現該主題的相關研究文獻大都采用了實證研究的方法進行,大多采取個案研究或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數據。Daniella(2015)等人采用了個案研究的方法,采用半結構化訪談的方式來探究面對高需求學生的教師的職前培訓需求。該研究的訪談內容涉及11個問題,訪談了3位西班牙資深女教師。研究表明,這些教師們關心課堂的管理問題、需要強有力的交流技巧、教學技巧和面對學生差異性的準備工作以及需要培訓教師對于能夠成為一個成功教師的自信的培養。
問卷調查也是常用的方法。Ebru(2007)以土耳其7個地區的338位生物老師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研究了這7個地區的生物老師的在職培訓需求,他們對現存的培訓的態度和看法。研究調查表明教師們的培訓需求因為地區不同和教學經歷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研究者在建議中提到要用校本培訓作為國家培訓的補充以適應地區的不同情況。Iosif(2012)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研究了希臘小學法語教師的培訓需求。研究以將法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法語教師作為研究對象,調查教師們對教學準備和設計、教學組織、教學設備和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態度。研究表明,教師需要進行有效教學技巧和教學方式的培訓,這一需求在年齡36-45歲和有5-6年教齡的教師中表現最為突出;同時,教師們希望在如何評價學生方面進行相關的培訓,教師的職業狀態、年齡和教齡對該培訓需求具有影響:24-35歲的教師和教齡在3-4年的教師對此具有較強的需求。Jorge等人(2014)以墨西哥以基礎教育階段國家英語項目(NEPBE)為背景,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英語教師的培訓需求。研究表明,教師對于課程標準的掌握、教學方式、提高對于語言學習困難學生的感知能力等方面有培訓需求。Mahmut(2014)同樣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進行了研究。通過對207位中小學教師調查研究的結果表明,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主要在于課堂內外的活動、教學評價、師生關系和教學組織環境等。
三、中小學教師培訓需求分析相關研究述評
1. 相關研究多采用實證研究范式,很少使用OTP模式和績效分析模式
本研究中所搜集的有關教師培訓需求和英語教師培訓需求的文獻基本采用了實證研究的范式,這表明研究者們具有實證研究的意識,但這些文獻中明確采用OTP模式和績效分析模式分析研究培訓需求的經典分析模式的幾乎沒有。
這表明,研究者走進了將培訓需求簡單等同于績效差距的誤區。研究者常見的做法是讓教師本人、同事、指導者、管理者或者學生、家長等利益相關者報告教師工作中的不足,然后將發現的不足直接轉化成培訓需求。應該說以績效差距為線索,從預期工作標準與教師現有表現之間的差距處識別培訓需求,是一種積極而明智的選擇,但如果將兩者簡單化地等同起來,認為只要有績效差距存在,就需要對教師進行培訓,這種觀點卻是錯誤的(趙德成,梁永正,2010)。在教育實踐中,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不是在真空中發生的,是教師個體與所處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如果某種績效差距的形成與教師關系不大,那么試圖通過教師培訓來縮減差距和提升績效的努力只能事倍而功半,甚至無功而返。更重要的是,即便有時候績效差距是由于教師原因造成的,也不一定都可以轉化成培訓需求。只有當績效差距是由于個人知識與技能缺乏所致時,培訓才能真正奏效。
2. 相關研究大多數是依賴自我報告,數據來源比較單一
從已有文獻來看,幾乎統一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法,其中一些問卷采用了問卷調查與訪談相結合的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比較簡單,容易操作,但是單靠調查問卷的數據對教師的培訓需求這一復雜的因素進行分析有些單薄。同時,筆者還發現,文獻中的數據分析多依賴于自我報告,沒有結合他人報告的數據對教師培訓需求進行分析,在研究中只是對接受培訓的教師進行調查,讓教師自我報告對培訓內容的需求及其程度。另外,只采取自我報告的方式收集數據也容易讓研究者走進將培訓需求分析(Training Needs Analysis)等同于培訓期望分析(Training Wants Analysis)的誤區。許多分析者一談到培訓需求分析首先想到的就是將參加調查的教師們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問卷的內容選擇自己的所需,或者是直接對被試者進行訪談,讓他們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說出自己的需求。讓被試報告自己的需求這就是主觀報告,被試很容易將需求等同于期望(wants)。這在實際操作中顯得比較容易,但是也有不足之處。
3. 缺乏組間和組內的對比分析,數據分析不夠深入
通過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對比分析,我們發現無論是國內的相關研究還是國外的相關研究都比較關注研究特殊教育教師的培訓需求分析,這與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和融合教育的發展相關。在數據分析上,國內的研究傾向于采用簡單的頻度和描述統計分析方法,對于教師之間的差異性很少進行深度的分析。而國外的研究在數據分析的深度上更深一些,在做頻度統計分析之后,往往會從被調查的基本情況出發做差異分析。我們知道教師培訓需求因人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異,關注差異性能提高研究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因此,國內的研究還需要在數據分析上做到更深入一些。
[參考文獻]
[1]Daniella, G. V. & Gerri. M. M.?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 training: voices of teachers serving high-needs populations of students [J]. Journal of Case Studies in Education, 2015(07).
[2]Ebru, ?.A.In-service training needs of biology teachers and observed local differences [J]. Education and Science,2007 (32).
[3]Elif, S. P.Identification of Inclusive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ers views and needs regarding in-service training on special education in Turkey [J].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Reviews,2014(20).
[4]Goldstein, I. L. Training in work organizations [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80(31).
[5]Hall, D.T. Dilemmas in linking succession planning to individual executive learning [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986 (25).
[6]Iosif, F.? Exploring the training needs of French teachers in relation to the teaching of French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Greek primary schools [J].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2012(05).
[7]Jorge, M. B., Edgar,O. E., María, T. C. M. , Fernando, B. H&Joel, G.M. Needs of training of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on the framework of the national English program of basic education [J]. Creative Education,2014(05).
[8]Latham, G.P.? Human resourc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88(39).
[9]McGehee, W., Thayer, P. W. Training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 [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61.
[10]Mahmut, S.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and the systems that meet them [J]. Creative Education 2014.(05).
[11]Taylor,P.? O Driscoll, M.P. and Binning J. E. A new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1998(02) .
[12]陳婷,孫彬博.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高中數學教師培訓需求調研報告[J]. 民族教育研究,2015(26).
[13]董菊. 基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英語教師培訓需求分析[J]. 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5).
[14]李德偉. 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技術[M]. 北京: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
[15]李玲,雷宏友. 咸陽地區初中英語教師培訓需求的思考[J]. 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06).
[16]李燕萍. 培訓與發展[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17]毛亞慶,鮮靜林. 當前教師培訓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 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3 (01).
[18]王建虹. 西部中小學教師培訓需求調查報告[J]. 教學與管理,2013(27).
[19]魏錦. 培訓需求分析: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切入點[J]. 教學與管理,2009(05).
[20]苑莉.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中英語教師培訓課程新體系的建構[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9).
[21]張虹,劉建銀. “國培計劃”實施中農村小學教師的培訓需求分析——以重慶市農村小學教師培訓為例[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 (04).
[22]趙德成,梁永正. 培訓需求分析:內涵、模式與推進[J]. 教師教育研究,2010(06).
[23]趙德成,梁永正,朱玉玲. 教師培訓需求分析研究的回顧與思考[J]. 教育科學,2010(05).
[24]周建華. “國培計劃( 2013) ”——骨干教師高端研修項目人大附中高中數學班培訓需求調查報告[J]. 中國特殊教育,2014 (02).
[25]周俊良. 初中英語教師培訓需求調查與分析[J].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1 (03).
[26]普曉霞.云南省小學教師培訓需求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
[27]趙德成,梁永正.培訓需求分析:內涵、模式與推進[J].教師教育研究,2010(11).
[28]楊婧超.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需求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29]唐京.基于勝任力的培訓需求分析模式研究[D].浙江大學,2001.
[30]楊曼.高職院校應用型教師培訓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31]王卓妮,趙亞南,葉夢姝.試述區域差異分析在培訓需求分析中的必要性[J].繼續教育,2017(01).
[32]趙亞南.基于文獻調研法的培訓需求分析研究現狀探析[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2(11).
[33]李樹培,魏非.教師培訓需求分析的誤區辨析及實踐探索[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8(07).
[34]吳競,張晨婧仔.精準施訓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師培訓課程設計與實踐——以《互聯網時代小學數學教學資源的獲取與加工》課程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7(10).
[35]呂敏霞.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需求調研結果的有效性問題分析[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6).
[36]周建華.“國培計劃(2013)”——骨干教師高端研修項目人大附中高中數學班培訓需求調查報告[J].中國特殊教育,2014(02).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eacher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oncept of teacher training analysis, classical analysis models an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teacher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most research adopts empirical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as its main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while few adopts classical models, resulting in its data being far from abundant; moreover, data analysis is not profound enough, lacking inter-group and intra-group comparisons.
Key words: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performance analysis; comparison analysis
[責任編輯:馬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