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星期天乘坐臺灣中華航空的包機抵達臺北,開始了這場公然違反一中原則的訪問。維斯特奇爾是迄今訪臺的捷克層級最高在任官員,也是歐洲與北京建交國家中第一名訪臺的議長,因此這件事情本身的性質很惡劣。
維斯特奇爾聲稱他訪臺是要表達對“民主臺灣”的支持,捷參議院還把反對訪問臺灣的聲音稱作“干涉捷克內政”。這樣的狡辯邏輯十分扭曲。尊重一中原則、不與臺灣發展官方關系是所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國家的承諾,所以歐洲其他國家的在任議長都不去臺灣。
維斯特奇爾首先是規則破壞者,是外交文明的踐踏者,他給自己的惡行貼金是一種政治流氓表現,很多語言中都有對這種自立牌坊非常負面的描述。
維斯特奇爾訪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捷克這個國家很難進行量化的定性。捷克總統澤曼和外長佩特日切克先后公開表達了對維斯特奇爾此訪的反對,認為這將破壞捷中關系。但是維斯特奇爾按照捷克憲法規定,是該國二號人物,同時議會又是捷克及西式政體國家最意見紛雜的地方,現在捷克政府和參議院又被不同政黨把控,這就是維斯特奇爾對捷克代表性的實際情形。
捷克是歐洲小國,捷參議長挑頭訪臺,有明顯逞能的意味。捷克一些力量有把意識形態因素強行往外交塞的傾向,這被認為與它那一段做蘇聯衛星國的經歷有關,那些力量喜歡在“反共”方面有更加激進的表現,以此宣示自己已經是西方的一員。
捷參議長訪臺的計劃是去年冒起來的,這又應了一句話:無風不起浪。美國最近兩年大幅改變對華政策,尤其是今年以來對華進行全政府攻擊,向歐洲盟友煽動對華“新冷戰”,給捷參議長訪臺議題的出籠和強行推進提供了動力。
維斯特奇爾訪臺說到底是他以及一些捷政客看美國臉色、揣摩華盛頓意圖的結果。如果倒退幾年,捷參議長斷不會有用訪問臺灣來挑釁一中原則的膽子。這是一個令我們不愉快的新現實:美國的對華打壓在開辟外圍戰線,并且總能在一些國家的部分勢力中獲得響應,那些與中國交往緊密、合作利益比 較深厚的國家,美國不太容易撬動它們,但一些與中國經濟合作相對弱的國家里就可能有一些勢力蠢蠢欲動,甚至上趕著給華盛頓做幫兇。我們要有一種思想準備,維斯特奇爾可能不是最后一個在臺灣問題上破壞規則的機會主義者。
一個中國原則早已成為現代國際關系體系的基石之一,它就像不改變領土現狀、尊重每一個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些國際準則一樣共同參與了對世界秩序的奠基。但是美國為打壓中國,開始向一中原則下手,華盛頓把一塊塊石頭扔進湖里,肯定會濺起一些漣漪,對此我們不能心存僥幸。
如何做出反應,是對北京戰略定力及外交智慧的考驗。當美國挑動的沖擊從各個方向襲來時,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對我們最重要,哪些是我們必須捍衛的實質利益,哪里是我們需要有耐心開展周旋的地方。
捷克參議長明顯有吸引眼球、自抬身價的目的,我們加強火力回擊他的挑釁有點成全了他,置之不理又可能客觀上縱容類似行為,所以具體到這件事,中方需要做出精準的反應。首先我們別生氣,中美關系這么大的風浪我們都經歷了,到臺灣來碰瓷的捷參議長能算老幾?我們根據自己的實力和手中擁有工具的多少做出應有反應就可以了。
一個中國說到底不是由一個遙遠中歐小國的參議院決定的,甚至也不是華盛頓能夠決定的,它最終要由中國的實力和14億中國人民的意志來決定,由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強行規制,由強大的人民解放軍監督執行。捷參議長去臺灣跑個龍套,什么都留不下。▲
環球時報20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