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泳波
摘 要:這些年來,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人們也隨之對生態文明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如何將生態文明的概念引入到環境藝術設計中變得尤為重要。這樣做不僅能體現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新性,而且還能促使社會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藝術設計形成一個動態的良性循環。本文將從生態文明觀的來源出發,探討其內涵。并分析當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從而提出解決措施。從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和室外環境藝術設計兩個方面具體分析了生態文明觀對于環境藝術設計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生態文明觀;環境藝術設計;現狀;解決措施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保護環境的宗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對環境藝術設計也有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滿足基本的要求即觀賞性,又要具備環保的功能。在此推動下,環境藝術設計逐漸發展成了一門獨立的藝術類型。它不僅包含室內部分的設計,還覆蓋了室外全部的人類活動空間的設計。因此,環境藝術設計緊密的與人類關聯了起來,對人類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自黨的十七大召開以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愈來愈深入人心。不僅成為目前人類生產發展的主導觀念,而且已經成為設計領域的主流觀點。如何將生態文明觀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的領域將對環境藝術設計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邃的影響。
一、生態文明觀的來源及其內涵
生態文明觀是一個動態發展的觀點,它隨著人類歷史活動的變化而變化。工業革命時期,由于人類不斷的索取,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極大的威脅了人類的生存及發展。因此,為了響應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誕生了生態文明觀。生態文明觀不僅包括生態政治觀、生態經濟觀,還包括生態價值觀、生態科技觀等。無論在哪一個方面,都要尊重自然規律,在不破壞大自然的情況下,滿足人類的基本生活需求,達到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狀態。其基本的內涵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節約資源及能源。生態文明觀要求我們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以及能源。如何實現資源以及能源的節約,則可以從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加強資源的循環使用等方面來考慮。盡量不要使用不可再生能源,積極開發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品以滿足使用需求。最好使用清潔能源比如風能、水能等。
(二)控制污染物排放。生態文明觀要求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應嚴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不僅嚴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總量,還要對排放地點進行限制,以免污染物對環境中的大氣、水體、土壤、氣候等產生破壞。這不僅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還會影響到子孫后代的發展。
(三)恢復已破壞的生態。生態文明觀要求企業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應通過自身的技術來改變社會生產中已經對自然環境造成的污染及破壞。從開始的改善到后面的修復,逐步實現對整體生態的恢復。
(四)制定法律法規。生態文明觀要求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相關法律,對于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堅決說不。同時,也要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共同實現對生態環境以及自然資源的保護。
二、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
(一)缺乏以人為本理念。實際上,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是以人類活動意識為服務對象的,它隨著人類活動以及觀念意識的變化而變化。在生態文明觀逐漸風靡的情況下,仍有部分設計人員不顧人們的實際需要,設計出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這樣的設計不僅沒有滿足實用性的需求,而且還存在大量浪費資源的情況,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應以人為本,既要尊重人們的意愿,又要滿足生態發展觀的理念。
(二)缺乏協調性。由于自然環境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應考慮設計與自然環境相互協調,保證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在當代,部分設計人員并沒有將這一理念銘于心中,他們不顧自然環境的破壞,盲目追求經濟效益。這樣做帶來的后果就是破壞了生態,不僅沒有滿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而且也并不具有自然價值。
(三)缺乏合理性。生態文明觀要求環境藝術設計人員在設計的時候應采用一些環保的材料,它們可降解,對環境的破壞較小。可現實呢,那些易污染環境的材料隨處可見,它們不僅污染了環境,更是危害到了人們的健康。材料運用的不合理不僅沒有節約資源,而且還破壞了環境,得不償失。
三、生態文明觀下的環境藝術設計
生態文明觀與環境藝術設計之間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但并不是絕對的。生態文明觀可以指導環境藝術設計,而環境藝術設計可以反過來影響生態文明觀。下面將從室內和室外兩個方面具體分析生態文明觀對環境藝術設計的指導作用。
(一)生態文明觀下的室內環境藝術設計。首先,要合理規劃空間。空間的合理規劃不僅能最大限度的使用空間,而且還能降低裝修時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其次,要最大化減少裝修材料。裝修材料過多,不僅會造成浪費,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這就需要環境藝術設計者們進行一些創新設計,最大化的減少裝修材料的使用。同時也要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以及落實生態文明觀。然后,要使用綠色環保的裝修材料。不合格或者環保系數不達標的裝修材料會嚴重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因此,應盡量選擇一些綠色環保的裝修材料。當不可以避免的要選擇一些人造板、漆等裝修材料時,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或環保系數達標的材料,盡量減少對室內環境的污染。最后,要使用節約能源的裝置。使用可循環成分的材料和產品,通過節水裝置減少水的浪費。選擇合適的照明以及空調系統以節約電力資源,充分使用太陽能以及風能對生活帶來的便利。
(二)生態文明觀下的室外環境藝術設計。首先,要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的時候必須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不能夠盲目追求經濟效益以及綠化面積而占用珍貴的土地資源。可以利用城市中的一些建筑余留空間和邊角地帶進行城市綠地系統的營建,以實現審美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其次,要合理規劃景觀形式。在景觀設計中,我們要盡量選擇一些體積小、能耗少、成本低的景觀形式,避免選擇一些華而不實的景觀形式,比如號稱亞洲第一大噴泉之類的。這種景觀形式不僅占地面積過大,耗能高,而且經常閑置,這與生態文明觀的發展理念背道而馳。然后,要尊重自然的發展規律。這就要求我們環境藝術設計者在設計的時候要注重物種的多樣化,可以種植一些品種多樣的植物,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大量購買外地的植物。盡量利用一些本土的植物品種來增加物種的多樣性,以防止外來物種對本地生態鏈造成的破壞。
最后,要節約成本。對一些不必要的設計應擯棄,不應過分追求經濟效益。應深入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
四、結語
由于我國對科學發展觀的大力提倡,生態文明觀深入人心。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越來越注重人性化與生態化,不僅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而且對國家和社會的長遠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符浩彬.論生態文明觀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J].才智,2013(13):228-229.
[2] 戴珊珊.論生態文明觀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2,38(06):287-289.
[3] 隋瑞正.生態文明觀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J].四川戲劇,2016(08):67-69.
[4] 宋霞.基于生態文明觀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分析[J].現代園藝,2015(02):78.
[5] 李梅紅.論生態文明觀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J].美術教育研究,2013(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