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珂
【關鍵詞】剖腹產;腰硬;硬膜外麻醉;鎮痛效果
剖腹產是產科常見分娩方式,合理選擇麻醉方式對手術效果存在一定的影響。臨床應用廣泛的麻醉方式為腰硬聯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腰硬聯合麻醉起效迅速,且阻滯效果良好,因此,在臨床得到了廣泛應用[1]。本研究選取78例剖腹產手術產婦,分組探討腰硬聯合與硬膜外麻醉的術后麻醉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以整體篩查法抽查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剖腹產手術產婦,患者同意參與研究,簽署研究同意書;醫院醫學倫理會審批通過本次研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常規組39例,觀察組39例。常規組中,年齡22~44歲,平均(31.51±2.14),孕期38-41周, 平均 (39.65±0.47) 周, 體重57-86kg, 平均 (68.47±3.87) kg;;觀察組中,年齡24~42歲,平均(32.34±1.12),孕期39-41周, 平均 (39.87±0.52) 周, 體重55-85kg, 平均 (69.51±3.79) kg,;兩組患者的臨床基本資料具有同質性(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產婦進入手術之后為其進行常規檢測,開放靜脈通道后,為產婦輸注復方氯化鈉注射液,以面罩吸氧,控制氧濃度為3~4L/min。
常規組實施硬膜外麻醉。選擇L2-3間隙作為穿刺點,刺穿硬膜外腔,于深度為3~4cm位置處放置硬膜外導管,放置結束后,利用注射器抽取無腦脊液以及血液,同時為患者注入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5ml,觀察5min,確定沒有局麻藥中毒或全脊髓麻醉癥狀,給予0.894%羅哌卡因7-10ml。
觀察組實施腰硬聯合。腰硬聯合與常規組相同,刺穿硬膜外腔后,利用腰椎穿刺針穿刺直至患者蛛網膜下腔,同時刺破硬脊膜以及軟膜,腦脊液流出之后,見腦脊液后給予布比卡因5-15mg,并加10%葡萄糖成高密度液或用腦脊液稀釋成近似等密度液,產婦保持平臥位。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麻醉效果指標:麻醉起效時間、運動阻滯恢復時間;不良反應:惡心嘔吐、腰痛、頭痛、頭暈[2]。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x±s)、計數資料行t檢驗X2、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1 麻醉效果觀察
觀察組產婦的麻醉起效時間以及運動阻滯恢復時間均短于常規組(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2。
剖宮產手術會對產婦造成較大手術創傷,且產婦由于受到胎兒壓迫子宮宮頸以及傷口的影響會受到較大的疼痛感,需采用合理的麻醉方式,確保產婦以及胎兒安全,確保手術順利完成,減少術后不良反應[3]。硬膜外麻醉在實際應用中,于產婦胸段以及腰段脊髓能夠產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但是在骶神經位置處的麻醉效果不佳,因此會導致術中麻醉組織效果不佳,產婦肌肉不能完全放松,產生疼痛感[4]。腰硬聯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能夠刺穿直至產婦蛛網膜下腔位置,同時刺穿硬脊膜以及軟膜,隨后注入麻醉藥物,藥物擴散良好,能夠使產婦肌肉得到有效放松,同時能夠使神經根支配區域引起的阻滯時間縮短。除此之外,布比卡因為酰胺類長效局部麻醉藥,其麻醉時間比鹽酸利多卡因長2-3倍, 彌散度與鹽酸利多卡因相仿.對循環和呼吸的影響較小,對組織無剌激性,不產生高鐵血紅蛋白,常用量對心血管功能無影響,用量大時可致血壓下降,心率減慢。一般在給藥5-10分鐘作用開始,15-20分鐘達高峰,維持3-6小時或更長時間 [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麻醉起效時間以及運動阻滯恢復時間均短于常規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常規組,這提示腰硬聯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顯著,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剖腹產手術產婦實施腰硬聯合與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顯著,產婦的麻醉起效時間以及運動阻滯恢復時間均有所縮短,且產婦不會產生較多不良反應,具有顯著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奎, 朱宇麟. 硫酸鎂對剖宮產產婦行舒芬太尼復合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的效果及術后鎮痛的影響[J]. 醫學臨床研究, 2018, 35(10):1984-1986.
[2]李華萍. 腰硬聯合麻醉應用于妊娠期高血壓剖宮產產婦的效果及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刊, 2018, 45(24):43-45.
[3]類延霞. 腰硬聯合麻醉與持續硬膜外麻醉在子宮肌瘤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 中國實用醫刊, 2019, 46(5):67-69.
[4]吳霞, 俞敏. 硬膜外麻醉與腰硬聯合麻醉應用于分娩鎮痛中的作用對比[J]. 醫學信息, 2018, 31(1):130-131.
[5]郭敏, 雷波, 賀淑君, 等. 超聲引導下腰方肌阻滯與髂腹下/髂腹股溝神經阻滯分別聯合靜脈自控鎮痛用于剖宮產術后鎮痛效果的比較[J]. 實用疼痛學雜志, 2019, 15(2):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