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
【關鍵字】中醫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機制
功能性消化不良,簡稱為FD。功能性消化不良多起源于胃部和十二指腸區域,外在病癥集中體現在一些消化不良的癥狀上面。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專業和學者都在致力于用中醫藥來對抗功能性消化不良,針對中醫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機制已經日漸完善,并且獲得了很多發現與進步。
Hp感染之后,胃黏膜很可能會隨之發生炎性改變,釋放出來的炎性介質會刺激到人體的痛覺神經末梢,導致胃平滑肌功能失調,胃排空功能紊亂,體現出來的癥狀多為上腹部疼痛。這是Hp引發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機制。根據之前專家人士的研究結果顯示:使用中醫來辨證施治的方式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中效果顯著,其治療效果要明顯優于使用西醫治療的方式。
目前,使用中醫治療方式來抑制Hp感染的中醫藥中,治療效果比較顯著的有清熱利濕類中醫藥,諸如黃芩、黃連、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等等;活血化瘀類中醫藥,諸如三七、丹參等等;調節免疫系統類中醫藥,諸如黃芪。經過大量的醫學實踐證明,以上這幾類中醫藥可以有效抑制Hp的生長環境,在抑制Hp感染所導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外,使用中醫藥的治療方式來抑制Hp感染,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那就是中醫藥對人體系統的負面作用很小,其可以有效避免西藥治療所產生的各種不良作用。
現階段,胃腸激素的種類已經多達幾十種。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胃腸激素有MLT、SS、CCK、LP、CGRP等等。其中,MLT是位于人體十二指腸和空腸之間的一種內分泌細胞,MLT可以激活腸膽堿能活性,促使胃腸道產生強烈收縮運動,以便更好的消化食物。SS激素的作用是抑制胃腸激素的分泌和釋放,通過抑制胰腺外分泌和膽汁分泌來實現對胃腸蠕動和膽囊收縮的阻抑效果。(上述舉例中提到的胃腸激素不再一一解釋)。
目前,關于通過中醫藥調節胃腸激素來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很多,并且很多研究結果已經得到充分的證明:第一,肝胃百合湯可以有效緩解和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第二,半夏瀉心湯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效果非常顯著,半夏瀉心湯可以快速降低胃粘膜肥大細胞的數量,提高血漿MLT水平,同時也可有效縮減胃排空的時間。第三,胃痛消痞方可有效降低LP含量,同時提高肝胃不和證大鼠血清和胃組織蛋白中胃促生長素含量。第四,舒胃湯可有效治療肝胃不和證,快速降低SS的含量。以上幾種中醫藥治療方式都是目前用于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醫藥良方,但是具體藥方的使用還是要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和搭配。事實證明這幾種中醫藥治療方式的治療效果的確要優于西藥的治療方式。
ICC即Cajal間質細胞,ICC屬于特殊間質細胞,擁有著非常良好的超微結構特性。ICC存在于在人體的胃腸道、食道、子宮、尿道、心肌、卵巢以及胰腺等很多臟器種類當中。ICC的主要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協調起搏活動和慢波活動的傳播;第二,產生慢波電位;第三,調節胃腸道肌肉收縮;第四,傳導腸神經系統運動神經的輸入。因此,一旦IIC出現異常,那么人體的腸胃功能和神經系統必然會受到影響。
中醫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個重要機制就是要對ICC進行調節,并且目前中醫藥通過調節ICC來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的效果已經得到證實:ICC和胃平滑肌運動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調中顆??梢酝ㄟ^升高胃竇ICC水平來調節分布和數量,加速胃腸蠕動,進而改善FD大鼠胃電節律。中醫藥舒胃湯也可通過提高SCF的表達來促進ICC的增殖和表型的維持,幫助ICC實現功能修復甚至再生,進而實現恢復胃腸動力的效果。
一般患有FD的患者,因為身體上的不適很容易產生情緒障礙,整個人的情緒非常不穩定,狀態也不是很好。中醫藥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機制當中對于患者心理和情緒的控制和調理也展現出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其中,半夏厚樸湯加減合方可以有效抑制FD患者的焦躁和抑郁情緒,其通過調節患者的胃排空時間來平復患者的心理狀態,效果非常顯著。還有,加味逍遙湯也可有效抑制患者的抑郁情緒,而且從各項觀察指標來看,加味逍遙湯可也有效減輕患者的身體病痛,緩解患者的飽脹感、惡心以及腹部燒灼感等癥狀。(半夏厚樸湯加減合方的中醫藥方:半夏12g、厚樸9g、茯苓12g、砂仁15g、生姜15g、炒雞內金10g、炒枳實10g、焦山楂10g;加味逍遙湯:柴胡10g、枳殼15g、半夏10g、白術10g、郁金15g、白芍20g、茯苓15g、當歸10g、甘草10g、合歡皮15g)。
綜上所述,中醫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機制越來越完善,臨床研究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未來中醫藥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必將展現出更理想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董江濤.三仁湯加減治療濕熱內蘊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及其機理研究[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8(4):55-57.
【2】邵長樂,陳婉珍,朱方石.中醫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機制研究《四川中醫》[J].2019(8):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