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
【關鍵詞】優質護理模式;圍絕經期;睡眠質量;心理健康
圍絕經期婦女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水平顯著降低,常會引發睡眠障礙、抑郁、焦慮等一系列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癥狀及軀體癥狀,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針對圍絕經期睡眠障礙臨床上常采用藥物來改善患者睡眠質量,但長期應用常會產生耐藥性,治療效果常難以滿足臨床預期[1]。本研究以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門診收治的46例圍絕經期婦女為研究對象,分析優質護理模式對圍絕經期婦女睡眠質量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現進行如下報道。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門診收治的46例圍絕經期婦女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處于圍絕經期,自愿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且排除長期服用鎮靜催眠藥物、使用激素替代治療、精神病史、伴有嚴重的軀體性疾病、其他內分泌系統疾病及臨床資料不全者。患者年齡44-57歲,平均(51.24±3.43)歲;病程4個月-5年,平均(2.54±0.67)年。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受試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每組各23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臨床資料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模式,包括向患者講解圍絕經期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了解睡眠障礙的癥狀、誘發原因等,指導患者睡眠熱水泡腳,營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以改善睡眠。
研究組患者接受優質護理模式,具體為:(1)心理護理:與患者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同時向患者講解負面情緒對睡眠質量的影響,指導患者學會自我心理調節,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疾病。(2)飲食指導:鼓勵患者多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牛奶、大豆等食物,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降低圍絕經期綜合征癥狀。(3)生活護理:為患者制定規律的作息時間表,明確作息時間,鼓勵患者之間相互交流,與醫務人員相互傾訴,舒緩其心理壓力。同時鼓勵患者多參加社會娛樂活動,根據自身喜好選擇運動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4)用藥指導:指導患者合理服用藥物,明確藥物用法用量,避免私自調整藥物劑量以漏服、誤服藥物等情況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采用匹茲堡睡眠指數(PSQI)量表評價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睡眠質量,分值0-21分,分值越低表示睡眠質量越好。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價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健康情況,共計90個條目,分值83-415分,分值越低表示癥狀影響越輕微[2]。采用護理滿意度測評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總滿意度為滿意率與基本滿意率之和。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檢驗SPSS 19.0,P<0.05為存在統計學差異,以(x±s)表示計量資料,以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分別行t檢驗及X2檢驗。
2.1干預前后患者的睡眠質量及心理健康狀況變化
干預后兩組患者的PSQI評分及SCL-90評分較干預前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較對照組更高,兩組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圍絕經期婦女以內卵巢功能退化常會引發睡眠障礙、抑郁、焦慮等不良癥狀,影響其生活質量。據數據調查,圍絕經期婦女睡眠障礙的發生率高達50%以上,而睡眠障礙常會影響患者的情緒狀態,從而引發心理疾病,進一步加重睡眠障礙,形成惡性循環,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3]。優質護理模式作為傳統護理模式的延伸及拓展,病程“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有效規范了護理流程,根據病情特點及患者自身的護理需求為其提供更加細致、規范、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身心舒適度,提高整體健康水平[4]。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兩組患者的PSQI評分及SCL-90評分較干預前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較對照組更高,兩組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睡眠質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護理滿意度,在圍絕經期婦女護理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仇海蓮,郭木蘭,江潔麗.優質護理干預對圍絕經期婦女睡眠質量和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研究,2019,11(3):165-166.
[2]黃秀娟.臨床護理干預對圍絕經期婦女睡眠質量及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9):131+134.
[3]高雪.護理干預對圍絕經期婦女睡眠質量和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8):161-162.
[4]張利漫,羅麗蓉.護理干預對圍絕經期婦女睡眠質量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5):556-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