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杏 蔡薈芝
【關鍵字】心內科? 護理安全管理? 指標體系? 構建內容
眾所周知,到醫院心內科接受治療的很多患者病情都是處于相對危急的狀態,對于這些患者而言,心內科護理工作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作為心內科的護理人員,其不僅僅需要時刻觀察和記錄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也需要做好專業醫師的協助工作,按照醫囑來做好患者的藥物治療。因此,護理安全管理指標在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為目前并沒有一套科學完善的心內科護理安全指標體系,所以,心內科在構建該體系的過程中可以參考相關領域的評價指標體系或者理論體系,諸如,國內護理安全質量評價指標、三維質量結構理論基礎等等。一定要對心內科護理安全管理質量評價體系中涉及到的所有內容進行客觀的篩選和嚴密的探究,確保護理安全管理指標體系的完整性與科學性。
心內科需要設置專門的護理安全管理指標體系研究小組,將心內科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優秀醫生與護士組合在一起,做到強強聯合,由專門的研究小組來負責該指標體系的初步構建。此外,研究小組要打破醫院的局限性,要走出去誠意邀請業內優秀專業人士參與其中,提前設計出專家函詢問卷,請專家來就問卷中涉及到的內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研究小組要綜合分析和討論收集到的專業函詢問卷信息,進行整理作出反饋,盡可能在護理安全管理指標體系中容納更多的內容,確保該指標體系的全面性。
關于專業函詢問卷的具體內容,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專業函詢問卷中要明確體現出本次研究小組開展研究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在什么樣的背景下提出了這項研究以及此次研究工作的相關情況。
第二,接受項目調查研究工作的專家需要填寫自己的職務、職稱、工作年限,并且就自身的工作情況以及學術研究領域的成就作出自我評價。
第三,專家就專業函詢問卷中提到的各項護理安全管理指標體系內容的看法和建議,是否同意里面的各項內容,如果不同意,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更好的建議。函詢問卷調查最好進行兩輪,研究小組需要先根據第一輪的專家建議來重新梳理護理安全管理指標體系的內容,整理出一版新的函詢問卷內容再反饋到專家手中,由專家就各項指標再次提出想法和建議,進而得出最終結論。
(一)要素質量指標
要素質量指標是心內科護理安全管理指標體系中的基礎類指標,在要素質量指標中可下分為四大指標:
第一,護理人力資源配備,具體包括實際床護比、護士學歷構成比、護士職稱構成比;
第二,心血管急救藥品和設備,具體包括急救藥品物品完好率、急救設備突發故障應急預案、綠色通道收治流程;
第三,心血管專科護士培訓,具體包括培訓內容全面性、培訓計劃臨床需求適用性、考核形式結合案例、培訓計劃落實情況;第四,護理規章制度,具體包括護理行為制度標準、行業標準、法律法規標準、實際工作與制度之間的匹配度。
(二)環節質量指標
在心內科護理安全管理指標體系當中的環節質量指標所包含的內容是最豐富的,在環節質量指標中可以下分為九項內容:
第一,致命性心律失常識別處理及時正確率,具體包括是否正確識別和判斷致命性心律失常高風險患、搶救設備配備情況、是否及時識別致命性心律失常癥狀、是否熟練掌握除顫技術和臨時起搏器植入配合、是否遵循了第一時間除顫原則;
第二,心功能不全患者體液管理合格率,具體包括醫患溝通確定患者24小時出入量目標值、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和檢測體重、體重增加超過0.5kg/d,通知醫生、控制每天鈉鹽攝入量5g/d以下、動態評估心功能,早期發現病情變化;
第三,心血管治療并發癥預處理正確率;第四,心血管患者排便管理合格率;第五,監護儀報警參數設置正確率;第六,血管活性藥物使用安全性;第七,危重患者安全轉運管理合格率;第八,心臟康復措施落實率;第九,基礎護理安全管理落實率。
(三)終末質量指標
終末質量指標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分別是:
第一,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即基礎護理并發癥發生率和專科護理并發癥發生率;
第二,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
第三,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要素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是構成心內科護理安全管理指標體系的重要內容,其更是指導和監督心內科護理人員工作的重要依據,未來伴隨著心內科護理工作內容的變動,該體系的三維結構必將在內容和結構上有所變化和拓展,護理安全管理指標體系的價值也將會大大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秋磊 , 祁小紅.心介入導管室專科護理質量敏感指標的初步構建[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3) : 2587-2592.
【2】王榮芳.對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9(11): 112-112
【3】彩霞.淺談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中的風險因素及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 2018(35): 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