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璠
【關鍵詞】化療;不良反應;臨床護理;研究進展
對于惡性腫瘤的治療,化療治療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在化療過程中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因而需要采取科學的管理措施。有研究表明,大多數腫瘤患者在化療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靜脈炎、脫發、口腔潰瘍等,通過臨床護理策略應用能夠改善化療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患者生活質量提升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一)消化道反應
殷艷霞指出,化療患者不良反應分析中,消化道反應是非常常見的一種不良反應。很多患者在化療后會出現惡心嘔吐癥狀,對患者自身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黃今表示,很多癌癥患者在化療期間會出現消化道反應,所以需要采取科學的護理措施,以此改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應發生狀況[2]。
(二)骨髓抑制
陳佳星認為,癌癥患者在化療之后會出現骨髓抑制,造成全血細胞減少,尤其是作為機體重要防御功能的粒細胞更是會明顯減少,因而出現感染幾率明顯增加,需要采取科學的預防處置措施,為骨髓抑制預防提供幫助[3]。
(三)靜脈炎
孫丹琦指出,化療后患者常見不良反應中,靜脈炎是比較常見的,很多患者在經過化療后,靜脈炎發生率會明顯升高[4]。黃惠表示,由于化療藥物毒性大,對患者自身血管內膜刺激較大,因而患者在化療后出現靜脈炎可能性較大[5]。
(四)脫發
孫丹琦表示,癌癥患者在化療過程中,由于藥物毒副作用較大,藥物對患者毛發根部細胞造成損壞,抑制毛發生長,會出現脫發現象。因而在患者化療不良反應預防中,應該將脫發作為重要預防項目之一[6]。
(五)口腔潰瘍
黃惠指出,口腔潰瘍是化療患者不良反應中比較嚴重的一種并發癥,患者在化療過程中,用藥劑量影響到患者自身口腔內唾液淀粉酶分泌,長時間用藥后,會出現口腔潰瘍癥狀,因而影響患者化療后治療效果[7]。王佳穎表示,在化療過程中,通過化療方案制定、實施,患者病情控制能夠得到一定改善,但化療實施對患者身體造成較大影響,患者出現口腔潰瘍幾率大,癥狀明顯,影響生活質量,因而需要針對口腔潰瘍預防作出科學分析[8]。
(一)消化道護理
王欣平表示,消化道護理過程中,可以通過幫助患者減輕胃腸道痙攣方式,降低胃腸道反應,也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調節,改善胃腸道護理效果,從而改善患者護理狀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9]。
(二)骨髓抑制護理
田慧認為,在骨髓抑制不良反應預防過程中,醫護人員應注意患者血象變化,對感染預防工作作出分析。出現Ⅱ度及以上骨髓抑制時,患者應入住層流隔離病房,為骨髓抑制后預防感染提供幫助,患者出現血小板減少時,應視病情限制患者活動范圍,防止意外出現[10]。
(三)靜脈炎護理
馬紅表示,靜脈炎護理過程中,可以控制患者輸液速度,通過減緩輸液速度方式,降低藥物對血管刺激,從而減輕患者靜脈炎發生率[11]。湛文慧認為,選擇合適的穿刺部位,對靜脈炎預防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所以在患者化療護理中,將靜脈炎預防工作實施作出科學分析[12]。
(四)脫發護理
鐘樂表示,脫發護理預防過程中,根據患者不同需求,將脫發護理工作重視起來。脫發對患者自身形象造成的影響較大,需采取科學的護理措施,防止患者心理障礙出現,如可以讓患者佩帶帽子,佩戴假發,消除患者心理障礙,從而提高患者護理質量[13]。
(五)口腔潰瘍護理
賀園平認為,口腔潰瘍護理過程中,通過生理鹽水漱口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口腔潰瘍癥狀,對患者自身病情改善有一定幫助,因此在口腔潰瘍護理中需科學的選擇漱口水,以此提高患者口腔潰瘍護理能力[14]。陳黎指出,在口腔潰瘍護理中,可以通過均衡PH值方式改善患者口腔潰瘍癥狀,如可以用3%的蘇打水為患者漱口,以此降低患者不良反應[15]。
(一)藥物護理
李曉婭表示,藥物護理作為化療患者不良反應控制中比較重要的一項控制內容,在患者護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常用的患者護理藥物有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昂丹司瓊等。各種不同藥物對患者不良反應控制效果有所不同,需要結合患者治療情況選擇藥物[16]。臧敏認為,在化療不良反應治療干預過程中,為能夠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需要對患者進行藥物干預,通過藥物控制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如以昂丹司瓊對患者止吐,以地塞米松注射液緩解患者腸道不良反應等[17]。殷莉認為,患者在化療護理中,出現食欲降低的可能性非常高,對患者進行藥物干預,改善食欲不振現象, 刺激患者消化系統運行,達到改善不良反應目的[18]。
(二)飲食護理
湯曉青表示,飲食護理對化療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改善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因此根據患者需求實施臨床護理工作,將飲食護理工作重視起來,從而為患者護理工作實施提供指導[19]。
(三)其他護理
彭琦表示,其他護理也是化療患者不良反應中比較常見的,如口腔護理中,可以借助口腔護理,改善口腔環境,降低患者口腔粘膜刺激,為患者生活質量提升奠定基礎[20]。余美娟認為,心理護理也能夠應用到化療患者護理中,通過心理護理工作實施,能夠降低患者心理障礙,對排除患者心理負擔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也能夠在心理護理工作實施中,讓患者保持心情舒暢,從而提高患者護理質量,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21]。郭秀美表示,通過健康教育工作實施,能夠幫助化療患者正確認識護理工作實施要點,對患者的配合性提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因而可以在患者化療護理工作實施中,將健康教育應用到患者護理中,幫助患者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22]。
綜上所述,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對化療不良反應護理,應根據患者病情、用藥、治療方案等需求,分析不良反應原因,明確護理要點、護理策略,即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將藥物護理、飲食護理、靜脈炎護理、胃腸道護理、骨髓抑制護理、脫發護理和口腔潰瘍護理等七方面護理策略在工作中落實,從而減少化療不良反應,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殷艷霞.宮頸癌患者同步放化療的護理進展[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36(1):145-147.
[2]黃今,李光.PBMS-IMRT對降低同步放化療盆腔腫瘤患者血液不良反應研究的新進展[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8,27(10):949.
[3]陳佳星,呂翠田.中醫藥聯合放化療治療食管癌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24(12):158-160.
[4]陳翠萍,陳志霞.醫護一體化護理對食管癌放化療患者自我效能感及不良情緒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1(6):123-125.
[5]王旭梅,吳心怡,王莉,等.芳香療法應用于癌癥化療相關惡心嘔吐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34):4212-4216.
[6]孫丹琦.臨床使用化療藥物的護理探索[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4):107-108.
[7]黃惠,蔡瑞卿,伍柳紅,等.針對性護理對淋巴瘤化療患兒不良反應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2):145-148.
[8]王佳穎.舒適護理對高齡肺癌化療患者不良反應與睡眠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6):123-125.
[9]王欣平,曹玉晶,王紅妍,等.PDCA模式聯合中醫針灸護理對減輕惡性腦膠質瘤術后放化療不良反應的效果觀察[J].海軍醫學雜志,2017,38(4):353-357.
[10]田慧.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肺癌化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3):327-329.
[11]馬紅,汪寶.腫瘤化療藥物應用中的不良反應臨床處理分析及影響因素[J].醫學食療與健康,2018,36(1):34-34.
[12]湛文慧.護理干預對淋巴瘤化療患者不良反應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24(41):111-113.
[13]鐘樂.延續護理用于肺癌化療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8,24(21):2937-2938.
[14]賀園平,郗彥鳳.進展期鼻咽癌運用西妥昔單抗聯合放化療治療的臨床分析[J].健康之路,2017,36(10):123-126.
[15]陳黎,肖開美,蔣烈洪.探討肺癌化療患者護理中舒適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J].智慧健康,2019,24(15):125-126.
[16]李曉婭,李林梅.急性白血病化療后的不良反應及臨床護理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260-260.
[17]臧敏,張紅梅.急性白血病化療后的不良反應與臨床護理對策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6):122-124.
[18]殷莉,趙青.子宮切口妊娠病人行子宮動脈化療栓塞術的臨床護理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32(11):156-157.
[19]湯曉青,陸彥霓,Li-DaS.UGT1A1、SLCO1B1基因多態性與伊立替康化療不良反應的研究進展[J].腫瘤學雜志,2018,24(9):107-109.
[20]彭琦,俞新燕,吳婉英.癌癥患者居家口服抗癌化療藥監管模式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26):3214-3216.
[21]余美娟.聯合護理在腫瘤化療惡心嘔吐的臨床應用研究[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4(10):123-124.
[22]郭秀美.中醫護理干預對改善腫瘤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36(2):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