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子欣
摘 要:非智力因素是學習者個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因素,與智力因素相互依存,兩者共同作用于學生的學習活動,該研究運用問卷法和訪談法進行調查,并提出性格、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對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體現在課堂焦慮感、補習班選擇盲目性、數字化生存發展能力等方面,并給出了應對策略建議。
關鍵詞:非智力因素;英語教學;個性傾向
近年來,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教育者、學生及家長的重視,作為中學階段的必修科目之一,英語學習困擾著很多的學生,他們付出很多努力卻未能收到如意的學習效果。校外補習班在近年來備受歡迎,成為眾多英語學習者尋求進步的首選途徑,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在補習班中沒有得到預期效果的學習幫助。此外,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豐富的網絡英語學習資源也為英語學習者提供了便利,然而很多中學階段的學生不具備合理使用網絡學習資源的意志和技能。本研究聚焦非智力因素對中學生英語課堂學習、校外英語補習、網絡自主學習等方面的影響,試圖發現阻礙其進步的因素,并尋求有效的應對策略。
一、研究過程
1.研究對象
此次研究中,研究者對132名本科在讀學生進行中學英語學習情況問卷調查,并通過小范圍的訪談和問卷進行進一步的深入調查。因近來疫情影響,去中學校園實地調查不便,影響調查數量和質量,故研究者決定以在讀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網絡平臺對其在中學時期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調查。
2.研究方法和內容
在網絡上發布調查問卷并收回分析,問卷題目涉及英語水平(高考英語分數)、英語學習動機、英語課堂和課外學習情況、課堂中的個性傾向、英語課堂焦慮情況和網絡英語學習資源使用情況等。在后續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進一步進行了關于“中學時期學生對英語學習重要性認知情況”和“中學生使用互聯網時的自律性與意志力”的小范圍訪談調查和問卷調查。
3.結果分析
(1)內向型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焦慮感較強
內向型學生通常為思索型學生,與之相對的是外向型學生,通常表現為沖動型學生。前者在課堂情境中更傾向于默默思考,而后者更傾向于及時互動與分享。此次調查的132名學生中,認為自己在課堂中偏向內向和偏向外向的分別有51人和50人,另外有31人認為自己的性格屬于兩者之間。在此次調查中發現,在當前的課堂環境下,內向型學生在與老師互動和與同學之間的顯性、隱性競爭中焦慮感較強。有70.59%的內向型學生表示課堂提問等互動曾對其造成心理壓力,而在外向型學生中這一數據為54%,此外,80.39%的內向型學生表示在課堂中同學之間的競爭(如同學總是在課堂中反應更快)讓其感到焦慮,而在外向型學生中這一數據為62%。有27.45%的內向型學生表示每次參加課外補習課堂之前心情為抗拒或非??咕?,而外向型學生中該數據僅為0.02%。
(2)對補習班盲目信賴的情感因素常見
此次調查中,被調查者中,有75.76%的學生曾經參加英語校外補習班,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表示選擇補習班的策略為選名師和選大機構,而其中有48.48%的學生表示補習班對自己幫助很小或一般。由此可見,對名師和大機構盲目崇拜和信賴對學生進行補習班合理選擇有很大的影響。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同學在哪補我就在哪補”這一選項也是很多學生的選擇策略之一,尤其是在100分以下的學生中,有高達75%的學生認同這一選擇方式。以上數據體現了中學生和家長在選擇英語補習班時盲從行為的普遍性,因此我們有必要討論什么樣的補習班才是真正適合學生的。
(3)中學生使用互聯網時意志薄弱使線上英語學習成為難題
如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英語學習資源種類豐富,形式多樣,數量龐大,覆蓋名師英語課堂、學習社交平臺的英語專題微課堂、英語影視和音樂作品等等,這些資源不僅有助于學生語言學習,同時可以使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完善學生認知結構。
此次調查中,有50.76%的學生表示在中學時期從未了解過線上英語微課這一形式,39.39%的學生表示從未了解過網上名師公開課,44.70%的學生表示從未了解過英語短視頻(如vlog等),30.30%的學生表示不曾接觸英語電影、電視或歌曲??梢?,很多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未能很好地掌握網絡信息開發和運用的本領。
為了對中學生在使用網絡時的自律性和意志力進行了解,筆者對40名本科在讀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有45%的學生表示經常在準備用電子設備查閱學習資料時打開其他娛樂軟件或網站,有22.5%的學生表示每次準備查閱學習資料時都會被網絡娛樂資源吸引。此外,有35%的學生表示在中學時期由于家長限制不能接觸可上網的電子設備。
二、討論與建議
1.內向型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建議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課堂中的互動交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對內向型學生來說,尤其是英語語言能力一般的學生來說,在課堂中的發言和互動很容易讓他們產生很強的焦慮感。當我們意識到內向型學生在課堂中的焦慮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時,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教學過程中的改進。
(1)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應善于觀察和發現學生的個性特點,在課堂上對待較為靦腆、沉默的學生時,應通過課堂話語等策略對這類學生進行格外關照,降低其課堂焦慮感。比如,當一個內向的學生被點名回答問題但站起來后支支吾吾,教師應迅速意識到該學生可能沒有理解問題的意思或沒有答題思路,此時教師可以主動復述或解釋剛才所問問題,并一步步進行思維引導,將大問題化為小問題,將復雜的問題化為簡單的問題,以確保學生最終能夠在答對變換之后的問題后“體面”地坐下,而不要進行同等難度問題的連環提問,這很容易被學生看作是老師的刻意為難。輕松的課堂氛圍、平等友好的師生交流方式是保障學生課堂心理狀態穩定的重要因素。
(2)從學生的角度來說。要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并充分發揮自己性格特點的優勢。雖然外向型性格在很多場合中看起來更占優勢,他們善于表達自己、展現自己,但內向型的學生也不必強求自己在課堂中變成一個外向型的學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認識到雖然在課堂發言、理解速度等方面可能比不上其他同學,但自己在深入思考以及要求周密性的問題解決中可能更能展現自己的優勢,所以不必在課堂中因同學之間的競爭產生過度的焦慮感。
2.校外補習班選擇策略建議
學生與教師、學生與課堂的匹配程度是決定性因素。
所謂學生與教師匹配程度,是指學生在課堂情境中的個性特點與教師教學風格的相互適應。內向型的學生常常會因互動性或競爭性很強的課堂教學風格感到不適,而外向型的學生容易在以教師講授和學生接納為主的平靜的課堂氛圍中感到索然無味。教師對每個學生個體的策略性關照的意識和技能也影響著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狀態,有的教師更善于洞察學生心理活動,從中得到反饋并采取針對性的關懷措施,有些教師則更傾向于通過學生答題正確率等客觀數據來獲得課堂反饋。
學生當前英語水平與課程內容的匹配程度也值得重視。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即便在大機構坐在名師的課堂里,倘若這個班級的大多數同學都是英語水平很高的學生,也會因為難以適應過快的課堂節奏或過難的課堂內容而收效甚微。
因此,建議學生和家長在選擇校外補習班時,不僅要考慮機構規模和教師名聲,還要對學生當前的學習水平、課堂上的個性特點,以及課程內容、教學風格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
3.課外英語學習中的數字化學習能力培養建議
由調查結果可見,有近半成的學生在中學時期對網絡英語學習資源知之甚少。與課外補習班相比,運用網絡資源進行英語學習作為另外一種有效課外學習方式,具有性價比高、自主性強、內容豐富、針對性強等特點。因此,如果中學階段的學生能夠掌握合理使用網絡英語學習資源的方法,將對其英語水平提高有很大幫助。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意識是學生自主發展的基本要點之一,數字化生存能力培養直接影響著學生核心素養的構建。教師有必要教授英語學習網絡資源獲取、評估、鑒別和使用的技法,如給學生展示相關網站平臺,講解網絡英語課堂的類型和特點,指導學生評估、選擇和合理使用資源等等。
中學生在網絡世界中意志薄弱的問題也應得到應對,由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在網絡中缺乏自律性以及家長的限制措施等原因,中學生對網絡資源的認識和運用情況很不理想。如果家長可以根據孩子情況限時提供電子設備和網絡資源,或讓孩子在監管下自主使用網絡,同時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網絡信息意識,培養良好的上網習慣,網絡資源將對學生英語學習水平提高和數字化生存能力發展有很大幫助。
三、反思
在問卷調查中,被調查者依據自己在過往課堂經歷中對自己的主觀認識選擇作答個性傾向為“內向”或“外向”,但一些學生可能對自己的性格特點并沒有過深入的評估和思考,故作答可能會存在不準確性;另外,在此次調查研究中,出于對接觸調查對象難易程度的考量,研究者選擇對大學生進行調查,要求被調查者通過回憶中學時期的英語學習經歷進行問卷題目作答。一方面,相比在讀中學生,大學生已經完成基礎教育階段全部英語學習,在進行問卷作答時可以對自己在整個中學時期的學習狀況有更為客觀和全面的認知,但另一方面,由于時間久遠,一些記憶可能已經不太清晰,這一因素可能會影響到答案質量。
四、結語
非智力因素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與智力因素相輔相成,在英語學習中也是如此。本文分析了中學時期學生個性傾向與英語課堂焦慮感的相關性、選擇補習班時的盲從現象,以及在使用互聯網資源時意志薄弱與數字化學習能力欠缺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從教師、家長和學生的角度提出了應對策略建議,期望對中學英語教學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燕國材.非智力因素與教育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14.34(07):3-9
[2]李菊容.高職院校“英語學困生”成因分析及對策[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06(01):79-82
[3]王雪梅.論性格傾向對英語學習的影響[J].外語教學,2000(04):17-21
[4]趙鈺瑩.基于情感策略的初中英語“學困生”轉化探析[J].英語教師,2019.19(16):70-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