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卿卿

摘要:理論宣講工作是黨的理論武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期傳播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和實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有效途徑。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理論宣講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仍存在著與群眾聯系不緊密、宣講方式單一、宣講隊伍不健全等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量身定制宣講內容、創新宣講形式和載體、組建“精準化”宣講隊伍等實現路徑,力求為提升基層黨組織理論宣講工作的實效性提供借鑒。
關鍵詞:基層黨組織 理論宣講 實效性
理論宣講工作始終受國內外形勢的影響,做好黨的理論宣講工作,提高宣講工作的實效性,就必須要有更高的站位和更寬的視野。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期,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對外交流頻繁,利益格局也發生著深刻調整,人們的思想日趨多元。因此,注重基層黨組織的理論宣講工作,提高宣講實效性是當前黨宣傳工作的重要內容。
一、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理論宣講面臨的問題
新形勢下,理論宣講工作作為黨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關注。經過長期的實踐發展,基層黨組織理論宣講工作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仍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宣講內容與群眾需要聯系不夠緊密
宣講內容的真實性和科學性是推動黨的理論大眾化、常態化的必然要求。在基層黨組織理論宣講工作中,經常出現宣講內容與群眾需要相脫節的問題。第一,基層宣講工作多是傳達上級會議精神、理論知識和方針政策,很少根據群眾的需求進行針對性、全方位、系統化的宣講教育,很少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基層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聯系起來繼續講解,難以最大程度的激發與基層群眾的情感共鳴。第二,有的宣講稿沒有充分考慮到基層群眾的知識水平、文化層次和理解能力。對于廣大農民工而言,他們大多文化知識水平不高,難以對艱深晦澀的理論內容做到較好的理解和把握。第三,內容與群眾需要聯系不夠密切,聽眾“用不上”。在宣講內容的選取上沒有或者較少考慮到基層群眾的生活實際和他們所關注的實際問題,沒有做到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往往就理論談理論,缺乏號召力和感染力,宣講內容雖然走進了基層群眾的眼里,卻不能走進他們的心里,更走不進他們的行動里。
(二)基層理論宣講方式單一,覆蓋面有待擴大
基層是進行理論和實踐創新的重要陣地,是黨的理論進入尋常百姓家的重要場所。新形勢下還存在著黨的創新理論向基層拓展不夠,宣講方式落后單一,覆蓋面較小的問題。第一,宣講形式和載體單一。很多地方仍以傳統的面對面或書面的宣講為主,大多采用講座、報告會等傳統的宣講形式,“我來講”,“你來聽”,以理論灌輸為主,缺少與基層群眾的雙向互動,這容易出現“講的人口干舌燥,聽的人漠不關心”的現象。第二,基層理論宣講工作的覆蓋面較小。宣講對象主要是黨政機關和學校,而針對鄉鎮、農村、社區、家庭等基層的宣講較少,黨的創新理論難以直接深入基層,難以引起人民群眾的共鳴。第三,語言交流困難成為基層理論宣講的“絆腳石”。有的地方仍存在漢語言障礙,基層宣講工作者群眾語言運用不好,不能有效地將黨的理論轉換成群眾喜聞樂見的群眾語言,導致有的群眾對黨的聲音聽不懂、聽不進去。
(三)宣講隊伍不健全,宣講員素質有待提高
健全的宣講隊伍是推動黨的理論及時、準確進基層的重要保證,是做好基層宣講工作的重要支撐。新形勢下,黨的理論宣講工作取得了突出進展,進入了守正創新的重要階段。宣講隊伍建設雖較以前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仍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第一,有的基層宣講員缺乏工作積極性,不重視自身的知識更新,就理論談理論,這樣難以做到與宣講對象的良性互動,難以激發情感共鳴。第二,宣講隊伍的培訓不充分,宣講人員的理論知識素養和宣講技能有待提高。部分基層理論宣講工作者對黨的大政方針解讀的不到位、對理論政策把握不準、缺乏必需的演講口才和技巧,缺乏必要的宣講機智,不能靈活的應對宣講過程中的突發狀況,人民群眾聽得“一頭霧水”,這樣會極大地降低宣講內容的說服力和號召力,難以提升基層黨組織理論宣講的實效性。第三,有的地方沒有專職宣講人員,主要靠兼職宣講人員進行宣講,甚至存在“掛名”的現象。宣講工作主要以本單位的工作人員為主,人員構成比較單一,并且多為年齡較大的工作人員,年齡結構趨于老化,甚至有的地方出現人才斷層,優秀人才不愿意加入到隊伍中來。
二、增強基層黨組織理論宣講工作實效性的路徑建議
新形勢下,人民群眾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渴求度不斷提高,對黨的方針政策和會議精神非常關注,但因獲取信息的渠道和知識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基層群眾對黨的理論的深層次理解也就不同。有的基層群眾因宣講內容針對性差、宣講隊伍不健全、宣講形式單一等問題,對黨的創新理論并不是很了解。因此,積極開展基層黨組織理論宣講工作,提高宣講的實效性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量身定制宣講內容,分層分眾宣講
1.宣講內容必須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
宣講內容必須緊緊跟隨國家大政方針,與時俱進。要積極宣講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和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群眾路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兩學一做”等主題教育進行理論宣講,以更好地體現宣講內容的政治性和時效性。宣講內容不僅要涉及黨的重大理論、方針政策和會議精神,還要涉及脫貧攻堅、民計民生、美麗鄉村、道德風尚、人文藝術、健康知識、醫療衛生、法律法規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2.宣講工作必須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
黨性是一個政黨固有的本性,是階級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現,而人民性是基于人民利益而言的,堅持人民性就是堅決維護人民的利益,中國共產黨的黨性和人民性從來就是一致的。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是新形勢下提升基層理論宣講實效性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宣講內容的選擇和制定上必須要時刻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原則,宣講內容既要體現黨的理論和主張,又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聲;宣講工作既要嚴守黨的紀律,又要滿足群眾的需求;既要做到“為人民服務”,又要采取措施教育人民。
3.量身定制宣講內容,做到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
在宣講主題的設定上要考慮不同宣講對象的需要和要求,做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進行精準化宣講。通過下發問卷或開通公共郵箱的形式了解基層群眾的需要,有針對性地確定宣講主題。對于黨政機關干部而言,他們更加關注上級會議精神、理論知識、方針政策、學習和工作的方法、業務培訓、溝通技巧等;對于廣大師生而言,更加注重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的培養、人文藝術熏陶、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內容;對于農民工而言,會更加關注惠農政策、勞工權益保障、養老、醫療等民生熱點問題。因此,針對宣講對象的多層次性和群眾關心的話題的多樣化等特點,要注重對宣講內容做出恰當的選擇和處理,采用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的宣講,做到內容實、接地氣、聚人氣、貼人心,真正將宣講內容講準講深講透,切實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實落地。
4.多場景化宣講,拓展宣講工作的廣度和深度
進行多場景化宣講,力求將黨的創新理論送到家門口。采用固定宣講點和流動宣講點相結合的方式。在堅持固定點為主導的同時,努力推動流動點穩步增長。宣講范圍從黨政機關和學校向居民社區、企業、公園、廣場,鄉村、軍營、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家庭、網絡等領域拓展,力求宣講無死角、無盲區、全覆蓋,將黨的理論宣講工作延伸到家門口,輻射到手機端,推動黨的科學理論傳播到尋常百姓家。
(二)創新宣講形式和載體,擴大宣講覆蓋面
1.創新宣講形式,注重行動落實
根據宣講對象、宣講內容及場域的特點創新宣講載體,以實現宣講效果的最大化。比如針對文化水平較低和少數民族的人民群眾,利用本地方言進行宣講,采用生動鮮活的生活實踐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現場互動,講好身邊人的故事。針對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以“宣講+文藝”的形式,將黨的創新理論編排成小段子、小品、三句半、山歌、快板書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將深奧地政治語言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讓理論話語生活化,不斷加強基層群眾對宣講內容的理解,真正將黨的創新理論宣傳到千家萬戶。
2.開展多樣化的宣講活動,打造本土宣講品牌
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獨具地區特色的宣講活動,打造本土的宣講品牌。一些地區將“百姓宣講團”、“理論大講堂”、“民心講堂”、“百科講壇”等方式與自己本民族、本地區的特色相結合,形成自己的宣講品牌。比如北京東城區的“小巷管家”講故事活動、黑龍江大慶的“石油魂——大慶鐵人精神”宣講活動、山東泰安的“泰山大講堂”、江西景德鎮的“小巷講堂”、福建廈門的“湖里星期六”講堂等均體現了本土的宣講特色。
3.充分利用新媒體“微平臺”,開展“云”宣講
打破傳統的面對面的宣講模式,采用“互聯網+宣講”模式。“互聯網+宣講”是新時代下利用互聯網思維來進行宣講的一種全新的宣講模式,具有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互動性強、制作成本低等優勢。“互聯網+宣講”能夠采用基層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拓寬“黨的理論通往大眾”的道路,使黨的創新理論加快進入“尋常百姓家”。第一,注重學習網站的建設。不僅要在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中央新聞網站開設理論學習頻道,也要在黑龍江新聞網、齊魯網、長江網等地方新聞網站開設理論學習專欄。第二,打造理論宣講“微矩陣”。一方面可以通過QQ群、微信群、釘釘群、網絡直播、抖音視頻等形式發布理論內容,這些大到國家大政方針小到普通人民群眾的柴米油鹽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得到便捷快速的傳播,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創建理論宣講官方公眾號、官方微博的形式推送黨的理論文章和“微視頻”,將專家課堂遷移到網絡中來。第三,充分利用“學習強國”視頻會議、小喇叭、無人機、線上課堂等宣講平臺和手段,開展“網上點單”宣講,采用線上線下融合宣講模式,真正實現宣講工作者和宣講對象的雙向互動,有效地避免基層理論宣講工作者自說自話的尷尬局面,真正將黨的理論宣講走深走實。
(三)吸納高素質宣講人才,組建“精準化”宣講隊伍
1.領導帶頭宣講,充分發揮帶動作用
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創新理論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的重要政治任務,因此,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宣講黨的理論,充分發揮帶動作用。第一,成立以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帶頭做好宣講工作。第二,帶頭宣講,主動走上講臺。領導干部要根據自身的學習體會和實踐經驗,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到基層開展宣講。只有這樣,人民群眾才會跟著學、照著干。第三,走進基層,帶頭調研。只有扎根人民群眾、扎根基層,黨的創新理論才能夠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因此,領導干部要注重基層調研,加強與人民群眾的“零距離”溝通,以制定適合本地區或本部門的宣講內容和政策。第四,帶頭擔當,做好實干家。領導干部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承擔第一責任,帶頭做實事,不斷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深、走實、走心。
2.組建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優良的宣講隊伍
做好黨的理論宣講工作,必須要有若干政治素養強、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宣講隊伍做支撐。宣講員是整個宣講活動的啟動者和實施者,他們的素質和能力直接關系著基層黨的理論宣講工作的實效性,因此,組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推動黨的理論進基層的必然要求。第一,組建以專職宣講人員為主,兼職宣講人員為輔的多層次、多領域的宣講隊伍,統籌宣講力量。專職宣講人員主要由政治堅定、理論素養和實踐經驗豐富、作風優良的黨政機關的干部、專家學者、黨校教師和高校推薦的教授等人員組成,兼職宣講員主要由領導干部、先進典型、青年志愿者、優秀大學生、行業精英、致富能手、社區居民等組成。第二,打造一支骨干宣講隊伍。通過黨政部門、宣傳部門和高校推薦等方式,組建由優秀工作人員、相關專家學者、優秀教師為主導的骨干宣講隊伍,建立宣講人才庫。第三,挖掘“草根名嘴”,組建百姓宣講團。普通老百姓用樸實的話語和自己的追夢故事闡釋黨的創新理論和學習體會,使人民群眾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
3.注重提高自我素質,掌握宣講的技能和方法
在提高自身素質方面,一方面通過定期組織宣講培訓班的形式,對宣講人員進行系統化和專業化的培訓,保障宣講人員的知識水平和理論素養符合時代的要求,另一方面通過閱讀書籍、“云”學習等形式進行自學,將組織培訓和個人自學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宣講技巧方面,在宣講內容的準備和獲取上,具備快速精確地搜集資料、撰寫精煉提綱、吃透宣講內容、做到基本脫稿的能力;在宣講對象的把控上,具備有的放矢、靈活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講的能力。總之,基層理論宣講工作者要通過培訓、自我學習、實踐等多種途徑提高自身素養和技能,真正成為一名受群眾喜愛的理論宣講員。
4.積極整合資源,凝聚宣講合力
建立區-黨委-社區的梯級理論宣講隊伍,構建多元師資網絡,全方位整合資源。通過構建師資網絡,不同地區的宣講員能夠加強溝通,實現資源共享。一方面,開展研討沙龍,認真學習借鑒優秀宣講員的宣講技巧和心得,另一方面,邀請專家圍繞黨的理論政策、宣講技巧和方法等進行全方位輔導,以不斷提升宣講工作者的素質。另外,在宣講員的配備上,要做到按需分配。針對“三農”問題,邀請農業部門領導干部或優秀技術員進行宣講,分享經驗;針對教育教學問題,邀請教育部領導干部或優秀教師代表進行宣講;針對醫療衛生問題,邀請權威專家進行宣講。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因素,真正提高基層黨組織理論宣講工作的實效性。
項目來源: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委托項目“‘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院校文科專業“1221”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SJGZ20190009);東北石油大學優秀中青年科研創新團隊(KYCXTD201701)
參考文獻:
[1]孔繁軻.更加主動地做好基層理論宣講工作(上)[J].理論學習,2015(8):59-63.
[2]陳曙光,劉小莉.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J].前線,2019(5):38-40.
[3]沈一之,薛啟亮.宣傳學概論[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