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學軍
◆摘? 要:閱讀,能美化人的心靈,提高人的素養,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重要途徑。因此,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高效活躍的閱讀教學課堂,一定會對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產生極大的影響。若恒久堅持,學生綜合語文素養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很大提高。如何進行高效閱讀教學,成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策略
初中語文與小學語文相比篇幅加長、內容加深、難度加大、思想也更加豐富,對學生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老師要要求學生多加思考和分析,從作者的心理出發,細致揣摩作者的用意,體驗作者的情感,產生思想共鳴,從中獲得對人生、對社會、對自然的有益啟示,讓學生在各種優秀文章中得到成長,成為一個具有高尚情操、正能量滿滿的人,接下來我將談談一些比較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教學缺乏情感培養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一般只是注重學生怎樣對文章中的字詞進行解釋和分析,以及如何讓學生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步驟等。如果長時間進行這樣的閱讀教學,學生不僅會對課本中的文章失去感情共鳴,更是會逐漸喪失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教師在教授一篇小說時,如果直接分析這篇小說的主體、研究這篇小說的結構,而不去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以及應用何種方式進行表達和寫作。久而久之,會讓學生感覺到這樣的閱讀教學枯燥無味,從而提不起學生語文的興趣,對文章作者情感的理解會越來越困難。
(二)閱讀課上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
如果一味地追求多媒體教學,就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會讓語文課堂變成課件的堆砌,讓學生喪失了主觀能動性。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雖然能夠將文本用課件或者是視頻展現出來,但是課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感情色彩卻無法詳細豐富地展現出來,不能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找尋課文中隱含的靈魂和真諦。所以,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不能過于依賴于多媒體,要讓它成為我們教學中的一個手段,要恰到好處地應用它,不要讓它成為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障礙。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讓學生進行課前自讀
學生課前自讀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語文教學前提,正如其它課程在學習新課之前需要課前預習一樣,學生必須要對課堂上將要講解的課文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知道該課文內容所要表達的主題和思想感情是什么,是記敘文,還是抒情文和議論文?不至于讓學生在課堂上手足無措,慌里慌張。考慮到初中學生的知識儲備和閱讀水平還比較低,在自讀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生字詞的阻攔和一些不懂的歷史典故,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自讀過程中把這些生字詞和不理解的一些現象、事物和故事給勾畫出來,做個標記,可以通過查閱詞典去解決一部分,或者等課堂上老師的講解。這樣的話,學生帶著問題去上課,對文章也有了大體的了解,做好了十足的準備,當老師對課文進行細致分析的時候,學生會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下去,當講到學生勾畫的內容時,學生的注意力肯定會特別集中,當通過老師的講解把這些疑難給解決的時候,學生會獲得一種極高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以此大大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接著讓學生在課下加強生字詞的訓練和主旨感情的理解。
(二)通過誦讀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記憶力
馬未都先生在一次演講中曾經說過古人把讀書分為三個階段,五至十五歲為“誦讀”,在這個階段不要求你有多深的理解,首先你得把它給背下來;十五至二十五歲為“學貫”,在這個階段要學會貫通,要知道各種知識之間是有關聯的;二十五至三十五為“涉獵”,要求什么書都得有大致了解。初中生年齡都在十三四歲,社會閱歷比較少,對課本上一些經典文學作品,尤其是古詩文,肯定理解的不夠透徹,這時要求學生先把它給背下來,等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再反過頭去看看肯定會有更深的理解,更能體會到經典名篇的奧妙。有的文章第一次讀感到沒有任何頭緒,苦澀無味,難以理解,把握不住作者想要表達什么,而多讀幾遍,其大意就顯現而出,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所在。“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誦讀也是加強記憶力的一種重要方法,很多記憶力強的學生天生是一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從小背的書多,通過背書使大腦保持活躍,處于一種高速運轉的狀態,記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多,如果不經常開發自己大腦這方面的能力,則會用進廢退。
(三)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豐富學生視野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七至九年級的學生閱讀總量要達260萬字,也就是說每個學生每學期至少要讀一本名著。語文課本上的知識是有限的,每學期也就那么幾十篇課文,比較單調,單靠這些課文滿足不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沒有顯著的幫助,必須要給學生加點餐。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或者借鑒網上的調查資料看看哪些書適合初中生這個年齡段閱讀,初中階段的學生大都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正是讀書、培養文學素養的大好時光,等學生長大走向社會后面對著各種壓力,很難再有心情和機會拿起一本書安靜的閱讀。當老師在講授某一篇課文時,可以找幾篇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比較相近的優秀文章來供學生閱讀,通過讓學生比對分析找出其中與本課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以此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這不僅是對課內閱讀的補充,而且對課內閱讀起到強化和促進作用。
三、結語
總之,閱讀教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老師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成為學生的基本功,為其以后更好的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壽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導刊,2010(07).
[2]車靜.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兩種方式[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