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菊
◆摘? 要:行為引導教學法是讓學生在各種教學活動當中進行自主的學習,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強調了教學過程的活動性,并且引領學生在教學活動當中體驗學習、學會學習,同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提升學習能力、學會交流,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由此可見,行為引導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法最大的本質區別在于,它能夠真正實現學生思想行為的解放,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變教師灌輸式教學為學生探索討論式學習,實現了主動性學習模式的打造。基于此,本文以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應用分析為題展開討論。
◆關鍵詞: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數學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是一門基礎文化課程,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引領學生學會計算,更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強化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必須要重視行為引導教學法的引入,并且實時的將教學法運用于整個初中數學課堂,這樣才能夠滿足新形勢下學生學習的需求,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探究新知、鞏固新知、應用新知。如此,下文以問題為導向、以討論為方向、以鞏固為結果三方面,淺談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1以問題為導向,注重興趣激發
在以問題為導向的引領下,教師應該要注重對學生思維的激發,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由此,初中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問題導學法,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正確的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首先,教師要仔細研讀教材,不僅要找到數學知識隱藏的思維活動,還要明確知道什么環節設置什么樣的問題。其次,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了解學生的喜好,據此設置的問題能夠更好地將學生引入課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后,教師要提出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問題,一些發散性的問題相比那些有固定答案的問題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總之,針對性的問題、層次分明的問題是真正有效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領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勾股定理”時,為了更好地融入行為引導型教學法,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經歷、探索、發現、驗證勾股定理的過程,教師可以教授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為了探究星球上是否存在其他人,科學家向太空發射了衛星試圖與外星人溝通,那么這個包含著怎樣的秘密呢?”巧用故事問題開頭,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有效地活躍學生的思維。隨后,教師就可呈現俄羅斯數學家呈現的“直角三角形的三邊存在著數量關系”,引領學生自己探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邊究竟有什么樣的關系,從而讓學生通過問題的引領實現思維的活躍,進而初步感知新知。
2以討論為方向,巧設探究活動
教師要想開展經濟有效的探究式教學活動,應該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新課程標準理念為指導,在教學活動當中學會運用探究式教學。首先,教師應該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觀點。將學生放在被動地位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于現在的教學需求,教師應該成為課堂的領導者,將學生變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者。教師應該轉變角色,適應角色的轉換,變為學生課堂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其次,就是為了更好地開展探究式教學活動,應該有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借助網絡資源豐富自己,拓展自己的視野,這樣教師在開展活動時,能夠為學生呈現多種多樣的知識,讓學生在豐富的探究式活動當中得到成長。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素質,才有能力指導和幫助學生。最后,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當中應該運用一些科學的方法和現代化的媒體工具。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初中學生對網絡資源的了解和接觸也越來越多,由此教師應該從自身做起,積極學習關于現代媒體的知識,以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工具開展有效的探究式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平面直角坐標系”,為了實現行為引導型教學法的融合,教師可以創設探究討論活動,讓學生自己探索,讓學生經歷觀察、類比、分類,發現歸納的過程,以此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真正成為主體。“觀察數軸上的點與數之間的關系”,因此初步讓學生建立起平面直角坐標系與數軸的聯系性。因此,教師又可設置探究問題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當中找出點A(3,1)與數軸上的點的區別,并且平面直角坐標系上描繪,剩下的B、C、D3個點”,以此創建活動,實現學生的主體性,提升學習效率。
3以鞏固為結果,創設應用情境
教學新知之后需要一定的練習來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在傳統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只是讓學生采用題海戰術或者直接練習課后習題鞏固新知的內容,這種形式的鞏固無疑會使學生機械化的學習,而并未真正深刻的理解所學知識。如此,教師要在鞏固新知當中融入生活化的理念,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基于學生的學習狀況可以設置不同梯度的,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練習題,讓學生在課堂上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地步。最后,教師要基于學生的興趣點實現一些生活化的數學練習。這樣能夠讓學生在練習當中鞏固新知,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時,在學生初步學習完之后,教師要創設鞏固活動,以此促進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知識理解深刻性。教師可以呈現一些生活實例,引領學生根據生活實際例子描繪一次函數圖像和正比例函數圖像,促進學生對一次函數圖像和正比例函數圖像的生活化理解。
4結束語
簡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師想要在數學課堂上真正的融入行為引導教學法,首先要促進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喜愛,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使學生數學水平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程蘇澄.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136-137.
[2]呂建華.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在職校數學教學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