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煬
◆摘? 要:信息教學手段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課堂注入新活力,同時也是促進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有效手段,當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較為枯燥,教學手段傳統,所以在信息技術2.0背景下,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要及時轉變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結合信息技術,用新穎的信息手段活化教學氛圍,在培養學生道德與法治修養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構建出高效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
◆關鍵詞:信息技術2.0;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應用領域不斷擴大,教育領域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在此大時代背景之下,信息技術這一新型教學方式逐漸得到了廣泛應用,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在以往的道德法治教學中,由于利用傳統教學手段,法治課堂枯燥無味,極大的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在信息技術2.0背景下,借助于信息技術播放影音視頻的方式,讓道德法治讓課本知識變得“可視化”,并通過信息技術扭轉師生之間的關系,全面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信息技術2.0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概述
信息技術指將教學視頻、多媒體技術作為學習的主要載體,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展開教學并進行完整的教學活動。信息技術不僅綜合了圖像、動畫、聲音等多種信息傳遞方式,還在一定程度上突出重點知識教學,在教學空間和教學時間上也不止是完全局限于課堂,借助于信息技術構建出良好的課堂氛圍,不僅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進行重難點的教學,讓法制課堂能夠“看得見”,學生全面掌握知識,并且能夠在線下進行知識的鞏固,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大意義。在多數教學情境下,信息技術會將某個具體教學目標為導向,通過視頻投影、PPT的方式將重點知識傳遞給學生,呈現出單一的、嚴格定義的主題,達到教師的教學目的以及學生的學習目的。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其核心內容在于借助多媒體手段,然而在此過程中又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教學資源,對于和教學主題相關的課件、習題、點評、反饋和設計等方面也能起到極大的教學支持。
二、信息技術2.0背景下構建高效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策略
1.利用多媒體技術改革教學內容,增加學習趣味。道德與法治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老師在根據教材備課時還需要參照相關的資料,但是由于道德與法治的理論知識較多,如果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教學就會顯得十分枯燥,因此,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具體而言,老師可以適當的利用多媒體添加一些實例,用聲情并茂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和現實生活中的法律實例相結合,對道德與法治進行深刻、全面的教育。例如在“友誼與成長同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上課前將自身的成長經歷制作成幻燈片的方式在全班進行展示,讓學生回憶自己童年生活的快樂時光,讓學生具備一定的“主人翁”意識和課程參與意識,將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課堂中,并認為道德法治學習是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不再認為法治課程是一門單調且枯燥的學科,極大的提升其學習興趣。
2.利用信息手段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習欲望。在當下的教學方法改革中,信息化技術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信息化教學技術的應用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調動他們在課程中的積極性,通過在課堂上播放道德與法治相關視頻的方式,巧妙的將學生全身心的帶入到課堂中來,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并且讓教學環節更加貼近于學生的日常生活。比如在“讓友誼之樹常青”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或者鼓勵學生將自己的交友經歷自編自導成為一場生活情景劇,將其在日常生活交際中存在的問題和過程進行演繹,并借助于信息手段給學生播放多種生活交際視頻,如此一來,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將會大大提升,在后續的課程教學中也會認真聽講,讓學生在課堂和課外都能收益。
3.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感情升華。信息技術教學是一柄雙刃劍,教師要盡量避免信息教育本身存在的缺陷,充分挖掘其優勢,將道德與法治教學重心置于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上。因此,法治課程信息教學模式應該傾向于動態化、直觀化,信息教育具有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化靜為動,教師通關對相關知識的演示,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動態化,將一些較為抽象的基礎知識和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利用動、靜態圖片相結合的方式給學生創建一個適當的學習環境,并在此基礎上加深對其的理解。具體而言,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視頻構建出一個濃重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之間進行適當的交流,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還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比如在“成長的不但僅是身體”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初步了解青春期身體和思維的發展變化,教師播放一段關于成長的視頻,鼓勵學生開展關于討論青春的課堂活動,青春期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無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并且和自身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就會積極討論,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激發起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全身心融入到課程學習中。
三、總結
在信息技術2.0得以廣泛應用的大時代背景之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適應教學改革的新要求,不斷轉變教學模式和更新教學理念,充分結合信息技術的優勢,在課堂中放開手腳,發揮學生的自身才能,將枯燥化為有趣,將苦學變為樂學,打造出高效的法治課堂。
參考文獻
[1]鄒佳芝.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親和力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9.
[2]聶愛春.信息技術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教育,2020(02):67-68.
[3]湯定江.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九).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3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