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
◆摘? 要:隨著現代教學理論的發展和進步,在學校教育體制下充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理念成為教育工作者探尋的重要目標和方向。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是初次系統的接觸歷史學科內容,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策略對學生的歷史素養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遇到的歷史資料呈現出復雜化的發展趨勢。對此如何在新的時代有效培養學生的唯物歷史史觀和學科素養成為教師需要考慮的重要內容。本文就將對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歷史;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當前初中歷史教學處于重要的調整和改革時期,部分信息技術的應用使歷史教學的傳統正統觀念受到沖擊,給學生的歷史素養發展造成了深遠影響。但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在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大多數學生和教師依然能堅持樸素的學習和教學原則。本真對歷史真相積極探索的態度,使歷史教學的綜合效果得到了有效維持和發展。教師在新的教學時期,需要對核心素養教學理念進行積極分析和實踐,促使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得到有效保證和發展。
一、初中歷史核心素養教學的含義
1.唯物史觀。在社會理論體系指導下,學生需要樹立積極的唯物史觀。即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學生在實際歷史知識學習過程中,需要對我國古代歷史發展保持清晰的思考邏輯,使學生對歷史發展脈絡做到有效梳理,促進學生在初中歷史學習中有效汲取先民的生活智慧和經驗。1例如歷史上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的混亂和融合和歷史小冰河期有著深刻聯系,并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2.時空觀念。學生在初中歷史學習過程中,需要樹立連續多元的時空觀念。即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和時空的局限性和聯系性有著深刻關系。例如秦始皇發動統一戰爭,在先秦時期有著一定的制度優越性,和當時的生產力方式有著直接聯系。但從當代角度進行審視和分析,秦始皇更重要的功績是維持國家統一,也給當時的生產生活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3.史料實證理念。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樹立學生史料實證的理念。即可以多元的接收歷史學說和觀點,但不能做到盲目的偏聽偏信。即使司馬遷的記載也和歷史史實想去甚遠,學生需要辯證的看待歷史記載,并做到對歷史資料的科學分析。例如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盡管在現代仍存在著諸多未解之謎,但仍可以證明他是古人智慧和勞動的產物,和外星人之間的假定聯系缺乏根據。
4.對歷史發展的多元理解。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對歷史的多樣性進行了解,使學生對歷史發展保持多元的認識和看待,使學生堅持科學理性的學習觀念。例如教師可以對多難興邦的歷史含義進行解讀,使學生對歷史發展保持多元性的認識,避免陷入簡單的二元論誤區。
5.保持對歷史價值的科學認知。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對歷史文化的理想看待和認知。去除掉歷史發展中的糟粕內容,我們仍對古代歷史有著更多學習和探索的地方,不能對歷史價值進行一概而論,使歷史虛無主義蔓延。例如古人的政治理念、豐富想象、文化習俗等仍是現代生活中不可多得的珍貴財富。
二、促進初中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教學策略
1.教師在教學中本著樸素教學的態度。初中歷史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過程中,首先自身應該保持科學樸素的教學原則。堅持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態度,注重對歷史史實的分析,促使歷史知識在課堂教學中越辯越明。例如在討論歷史陰謀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教導學生保持寧可信其有的原則,即陰謀論是歷史發展的一種可能,但不是全部。例如在埃及文明和外星人的聯系方面,教師可以舉例說明現代理論能夠對金字塔的建造做出科學的解釋。同時古人的天文歷法的編纂能力超出當代人的想象,因此學生需要以科學素養保持對古代埃及文化的認識,同時把外星人內容作為獵奇內容進行想象發揮。
2.鼓勵學生對歷史內容進行思辨分析。在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對歷史發展做出多元性的思考,避免思考陷入二元論誤區。例如在教學《探尋新航路》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解釋哥倫布尋找印度也是進行開辟商路,帶有強烈的財富掠奪思維。但這并不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間的成就發生沖突,學生需要對歷史的復雜性保持多元認識。
3.提供更多的歷史趣味文獻資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輔助資料,以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歷史素養得到自然的發展和培養。例如在教學《冷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蘇聯笑話為題,引導學生對笑話的發明者身份進行思考,使學生對蘇聯笑話做到更深刻的認識,同時提升學生學習研究歷史的興趣。
4.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系統性結構和理解。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初次系統的接觸歷史教學知識。對此教師需要對歷史發展的脈絡進行有效梳理,增加學生的歷史通識感,促進學生對歷史發展的全局了解。例如在英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中,我國的皇權斗爭也進入了無以復加的階段,深刻揭示了物極必反的道理。
5.促進學生將歷史知識和現代社會進行融合思考。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古代歷史放在當代社會進行充分分析和研究,促使學生對現代社會運轉方式的深刻認識。2例如公務員考試在古代科舉考試中就已經初顯端倪。現代文官制度幾乎都是對科舉考試方式的再開發和利用。
三、結束語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樹立學生科學理想的學科思維和視野,促使學生對歷史發展保持客觀認識和評定,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切實有效的發展,為學生的長遠學科能力發展奠定深刻基礎。
參考文獻
[1]董雯.芻議初中歷史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8(01).
[2]邱海燕.芻議初中歷史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9(07):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