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平 姚國勝 高君慧
(廊坊市農林科學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葡萄是蔓性果樹,由于葡萄的莖蔓柔軟,需要采用一定的架式,保持良好的樹形,進行合理的修剪才可以減少枝葉的養分消耗,讓有限的養分發揮最大效率,保證果實的產量及品質。
葡萄架式大致可以分為籬架、棚架和柱式架三類,建園前首先要根據栽培地的條件和生產的不同目的提前規劃。栽培架的走向可因地制宜,一定要便于人工操作。有人說,籬架要南北走向,棚架要東西走向,但如果是溫室栽培,一定要方便人的進出,設計好人形通道,籬架不能太長。
1.1 籬架。與地面垂直或略有傾斜,因形似籬笆墻,故而得名。它又分為單(壁)籬架、雙(壁)籬架和“T”字形架(或寬頂籬架)。單籬架沿葡萄行的走向,在行內每隔5 ~8 m 立一根支柱,每行葡萄立一排支柱,其上拉3 ~4 道同向的鐵絲,最下面的鐵絲距地面40~50 cm,架高1 ~1.5 m。行距可以保持1.5 ~2 m,寒冷地區,為了方便冬前埋土,可以加大行距到3 m。溫室栽培,為了提高棚室利用率,可以采用小行距的設計。單籬架具有通風透光好、方便田間管理的特點。病蟲害防治噴霧和整形修剪都比較方便,從植物病害防治角度和提高果品品質角度講,應該推薦這種架形。單臂籬架也有采取同一高度拉2 道鐵絲的,2道鐵絲之間保持30 cm 左右,在每根立柱的地方有垂直籬架走向的橫木棍固定,目的是讓籬架固定向上走勢,減少人工綁縛葡萄藤。這種方式,適合于結果部位低的葡萄品種。對于紅提等結果部位在8 個以上芽位的葡萄品種,應該采用株高40 cm 以上,就橫向發展的鞭形修剪法,用單道鐵絲就非常方便。雙籬架是在葡萄植株的兩側,各建一行對稱的兩排單籬架立柱,相距70 ~80 cm,上拉1 ~4 道鉛絲,架高約1.8 m。將植株的枝蔓平分為兩部分,分別引縛于籬架上,類似“V”字形。該架形土地利用率高,能夠充分利用光能,單位面積的產量較高,但農事操作不方便,葡萄蔓的綁縛也不美觀。這種架勢還有一種變形,就是葡萄分枝較高,形成類似“Y”字形的架勢。“T”字形架分枝更高一些,需要拉垂直于葡萄行走向的橫向鐵絲固定。對于高效栽培的棚室葡萄,建議選擇單臂籬架。
1.2 棚架。在立柱上設橫梁或拉鉛絲,架面與地面傾斜或平行,形似蔭棚,故稱為棚架。這種方式常用于制作葡萄長廊的特色風景,在一些示范園區或家庭院落栽培葡萄,也常常能見到。這種架形栽培的葡萄棵樹較少,肥水管理可以集中在較小的范圍內,葡萄藤常常是生長多年的粗壯枝干。棚架葡萄栽培管理操作較費事。
1.3 柱式架。采用木棍或單柱給葡萄枝蔓以支持,使其能在離地面一定高度的空間內生長,不用鉛絲,沒有固定的架面。修剪形式為葡萄的干高保留1.0 ~1.5 m,主干上保留4 ~5 個結果母枝,新梢不加引縛,任其自然向四周下垂生長。當主干粗大到足以支撐其本身全部重量時(6 ~10 年),可去掉支柱,成為無架栽培。該種架勢適合于景觀游覽區,也可改造成盆栽果樹,用于家庭綠化。
不同葡萄品種生物學特性不同,枝條的芽的萌發力和開花結果部位不同,因此修剪的要求也就有差別。巨峰葡萄的萌芽力很強,留枝過多會造成果園郁閉,尤其是密植栽培的溫室栽培,因為生長過旺,反而坐不住果,沒有多少產量。冬季可以采取從主干上40 ~50 cm 處,也就是在下部第一道鉛絲的位置以上,留2 ~3 個健壯芽即可。第二年春天就會萌發2 ~3 個枝條,保證結出2 ~3 串優質果實。這種修剪方法還可以避免結果部位逐年上移,基部老蔓越來越長的現象。紅提葡萄生長勢較強,果穗很大,開花結果需要枝條積累的營養多才能形成花芽,一般結果部位在8~12 個芽的部位。如果按照巨峰葡萄的修剪方式,就可能造成沒有多少花芽,產量低。修剪上推薦一桿一鞭的剪枝方法。主干留40 ~50 cm,主干頂端保留2個健壯枝條,每年輪流跟新。結果枝留芽8 ~12 個。在單臂籬架栽培時,可以采用此種修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