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修迅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集中闡述了“九個堅持”,從根本上回答了“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辦什么樣的教育、怎樣辦教育”等重大問題,就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觀點,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于教育的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建設的思想指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實踐的行動指南,我們必須深刻學習領悟、始終堅持并不斷豐富實踐。
(1)深刻領悟教育的本質屬性。習近平總書記在《致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啟動的賀信》中提出“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未來”的論斷,他深刻地分析了世界發展的形勢,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強調教育應該順此大勢,通過更加密切的互動交流,促進對人類各種知識和文化的認知,以促進各國學生增進相互了解、樹立世界眼光、激發創新靈感,確立為人類和平與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遠大志向。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論述,使我們認識到教育的教育的本質:就是通過傳授知識、提升品德、啟迪智慧,提高每個人的生命質量和生命價值,培養促進社會發展的人才。
(2)深刻領悟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在山東考察時指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他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必須堅持立德樹人,2018年5月他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要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2018年9月,他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又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凡是不利于實現這個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這些論述極大豐富了黨的教育方針,是對黨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的重大發展,是黨的教育理論的最新成果。
他強調扣好人生第一??圩?。2014年,他在北大考察時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時期,這就像穿衣服一樣,如果第一??圩渝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所以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并對廣大青年提出了具有“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四點要求。他十分關心青少年的成長,多次與青少年座談,給青年學生寫信,勉勵他們努力學習、立志成才,2013年,他在同全國各族少年兒童代表共慶“六一”國際兒童節時的講話中,要求少年兒童從小就要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長大后做對祖國建設有用的人才;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說:“青年最富朝氣、最富有夢想”,2018年在北大時又給廣大青年提出“要愛國,忠于祖國,忠于人民;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斗者;要求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實干家?!?/p>
他強調要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2014年他在北京海淀區民族小學座談時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古圣先賢的思想,體現了仁人志士的夙愿,體現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著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教育全過程,全面加強學校的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的工作,堅持文化知識學習與思想品德修養的統一、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統一、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發揮教師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榜樣示范作用,營造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氛圍,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他強調要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他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構建了一套成熟的思想觀念、道德規范、人文精神體系,形成了豐富的個人倫理、家庭倫理、國家倫理以及宇宙倫理的道德規范體系和道德教育理論,我們要借鑒吸收優秀傳統文化,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時代風采。
他強調要加強勞動教育和實踐教育。在全國教育大會上,他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教育孩子從小熱愛勞動、熱愛創造,通過勞動和創造播種希望、收獲果實,也通過勞動和創造磨煉意志、提高自己,同時強調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養青少年養成自覺的健康成長好習慣。
(3)深刻領悟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工作。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2014年他在與北京師范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教師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職業之一,也是最偉大、最神圣的職業之一,教師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2018年在全國教育工作大會上,他又強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并明確指出,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新時代,教師工作顯著的創造性、長期性、、社會性特點,決定了教育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勞動,需要用整個身心竭盡全力投入,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深有感觸地說:“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命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p>
基于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對教師的深厚感情,總書記在每年的的教師節都親自走訪學校、慰問老師,用行動倡導大力“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他指出,全黨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他對老師諄諄教誨,指出,一個合格的老師要具備四條標準: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在與北京市八一學校教師座談時,又指出“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教師要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他提倡教師始終擁有仁愛之心以保證教師良好的生命狀態,他說“老師在學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老師無意間的一句話,可能造就一個天才,也可能毀滅一個天才。好老師一定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學生的情感,包容學生的缺點和不足,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讓學生都成長為有用之才?!?/p>
(4)深刻領悟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國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校。
要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不斷前進的最大政治優勢,是辦好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的根本政治保證。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內容,并將“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列于“九個堅持”之首。
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并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明確把“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作為根本要求。貫徹這些論述,首要的就是堅持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作為根本特征,牢牢把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落實到教育上,要樹立和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發展思想,發展教育就是要為人民服務,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有實現抱負和夢想的機會,我們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再窮也不能窮教育。扶貧先扶智,在脫貧攻堅戰中,在決戰全面小康中,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途徑,我們稱之為“挖斷窮根”。總書記的這些論述,著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公平正義,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出深刻的為民情懷,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
要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安煌跣?,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新時代教育的重要使命必須認清歷史方位、把握國家坐標、立足中國現實服務服從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復興路上助力復興,為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5)深刻領悟改革創新的教育發展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斷使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他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當今世界的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明顯”。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世界經濟政治力量對比、成為國際競爭力的關鍵。過去我們是“窮國辦大教育”,困難多、底子薄,很不容易;現在是“大國辦強教育”,既要補短板、又要提質量,仍然必須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形成創新人才成長的育人環境,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聚焦人民關心的教育熱點問題,以提高教育質量、內涵式發展為核心,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教育事業發展;他同時強調,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依法治校,制定現代學校制度,落實和規范辦學自主權,實行一校一章程,發揮各校優勢,建設具有自己本校特色的現代化強校、名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擴大教育開放,他主持召開十八屆深改組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的若干意見》,會議強調,要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升教育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要增強服務中心工作能力,自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這些要求體現了新時代教育發展對外開放的方向,我們應該互學互鑒、抓住重點,加快對外開放的力度和速度,尤其是提高開放的質量,要以質量和效益為主要目標,在不斷“擴大”開放的基礎上著力于“做好”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白龊谩边@兩個字,不僅是量的要求,更是質的要求,圍繞“提質增效”,打造若干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對外開放教育品牌項目。
(6)深刻領悟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理想。要建設教育強國。教育強則國家強,青年興則民族興。作為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教育強國關系全局、關系戰略、關系進程甚至關系成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教育強國戰略是在貫徹落實黨中央“五位一體”總體格局、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重要歷史背景下提出的,具有面向世界謀劃教育格局、面向教育改革謀劃發展方向、面向群眾獲得感謀劃著力重點的現實意義,我們必須堅持教育改革的文化自信,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教育內涵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要加快教育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加快教育現代化,這與國家戰略發展有關,十九大報告把原來設想的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國家現代化的目標提早到2035年,這意味著教育優先發展地位更加牢固、教育現代化更要超前實現。我們必須以時不待我的責任感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與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緊密相連,辦好網絡教育、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更重要的是教育要增強服務戰略布局能力,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開發人力資源,提供人力資本服務;在社會主義政治建設中,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推進全民守法,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在社會主義社會建設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在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中,自覺養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
要提高教育質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培養更多、更高素質人才”。提高教育質量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必然選擇、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應然要求,我們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通過創新育人方式、健全教育質量標準、深化課程教材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育評價體系,多措并舉,全面提升教育質量;通過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加強教育國際間交流,努力形成有利于創新人才成長的育人環境。
要推進教育公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要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他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清晰指明了中國未來教育發展的著力點。我們要從本質上認真研究起點公平、過程公平、結果公平的規律,努力辦好基礎教育、優化配置、加大投入、精準施教,努力使每個社會成員都享有同等的教育資源,享有同等的教育質量,享有同等的就業機會。
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要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讓全社會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成果,最大限度凝聚改革正能量。教育發展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正是落實總書記要求的具體體現,目標是讓人人獲得最大福祉,讓社會得到進步,通過辦好每一所學校、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位學生,最大程度把握群眾主流意見、縮小群體間差距,實現需求側和供給側動態平衡,循序漸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切實增強人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