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世凌
(四川工商學院,四川 成都 611745)
蘇寧小店是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連鎖超市,其進貨、配送、管理統一由自建的配送中心完成,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蘇寧小店與蘇寧易購一樣,是蘇寧的“兩大兩小多專”戰略中的“兩小”,作為蘇寧第一戰略業務單元,承載著蘇寧與消費者最后100m鏈接器的重要作用,立足于消費者生活中的衣、食、住、享、用。蘇寧小店是典型的自營連鎖經營模式,由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部直接統一領導管理、經營、財務核算,依托蘇寧總部支持,促使備貨和銷售順利進行。
通過公司總部的決策,蘇寧小店各個門店負責人(店長)需當天上午12點之前在訂貨平臺下單已缺貨或少貨的生鮮、日配、普貨,第二天凌晨到貨,再收貨、完成貨架補貨。基本實現統一采購、統一配送,使貨品不缺不斷。
成都蘇寧小店基本配送流程的第一步是門店負責人必須掌握門店每日銷售量并估計商品所剩庫存量,核實后確認需補貨的商品以及相應的補貨量,通過網上訂貨平臺將訂單傳給春熙路總部,由春熙路總部采銷部部長確認同意后發送到龍泉驛物流配送中心進行配貨,配好貨品后根據各個門店的商品種類和數量進行車輛的選擇,配送至對應門店。
(1)統一管理和統一配送運作難度大。由總部發布指令統一管理和統一配送,面對頻繁的配送和不確定的配送數量,在一定時間范圍內難免出現貨架缺貨或售空的狀況。
(2)成都區域自建的龍泉驛物流配送中心對于省內外其他區域的長途運輸,使總體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3)路線安排隨意、車輛空載率大。蘇寧連鎖超市的門店數量日漸增多,配送門店所需商品如生鮮蔬菜、水果,日配和日用品的配送安排尚有諸多不合理,導致門店運營成本過高。
面對蘇寧目前面臨的配送問題,本文主要針對路線隨意安排造成的資源浪費和成本過高進行優化。
蘇寧小店的配送屬于城市末端配送,是與客戶對接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配送的主要內容包括劃定基本的配送范圍、車輛配載問題、配送先后順序的考慮等環節。
龍泉驛物流配送中心負責向成都的七家蘇寧小店配送商品。
為了方便區分記錄,P表示龍泉驛物流配送中心,Pi表示配送中心周圍需要配送的門店。其中配送中心P與各需要配送商品分店Pi(i=1,2,…)之間的最短距離見表1,距離單位是km,車輛配載量為2t。
結合各個門店連接的可能性和相對距離,將配送路線網絡布局圖簡化,如圖1所示。
在成都范圍內的蘇寧小店如今已有200多家門店,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掃描分析法為門店商品制定配送路線。

表1 運輸里程表與配送量

圖1 需配送門店路線網絡布局圖
根據圖1和表1,假設直線從P1開始順時針旋轉,計算如下所示:
第一條線路包含的門店有P1、P2,車輛配送量=0.73+0.52=1.25t;總運輸距離=39.8+9.7+14.3=63.8km;
第二條線路包含的門店有P3、P4、P5、P6,車輛配送量=0.86+0.47+0.33+0.29=1.95t;總運輸距離=15.7+5.4+8.3+4.7+18.1=52.2km;
第三條路線包含的門店為P7,車輛配送量=0.65t;總運輸距離=21.1+21.1=42.2km,如圖2所示。
通過對蘇寧小店物流配送現狀的案例分析,決定從配送路線上對蘇寧小店的物流配送能力加以優化。明確配送門店的地理位置,把所有價值流動需要參與到的環節聯系起來,以最終需求為目標,制定較優的配送線路,盡可能減少運營成本的浪費,然后不間斷的改進物流活動過程,以降低物流總成本,提高物流服務質量為目標。
結合表1的數據,通過節約里程法得出各個需要配送商品門店之間的節約里程數,見表2。

圖2 掃描法下的配送線路

表2 區域節約里程表
根據表2中對各個門店之間或各個門店與配送中心之間節約里程的相關數據,按照數據進行從大到小排列,整理得到表3。

表3 節約里程排序表
已知目前蘇寧物流配送中心配送車輛額定載重量為2t的貨車,最長行駛距離為120km。則配送的第一條線路:節約里程排序表的第一順位是P1→P7,其中節約里程數為69.8km,即可聯合P1→P7為同線運輸,運輸距離為S=39.8+7=46.8<120km,載重量Q=0.73+0.65=1.38t<2t。第二順位P1→P6,由于需要配送的門店P1已經在已知的配送線路中,則略過第二順位。以此類推,下一順位連接的是P6→P7,其節約里程為35.2km,運輸距離S=46.8+4=50.8<120km,載重量Q=1.38+0.29=1.67<2t,在下一順位連接的是P5→P6,其節約里程見表3為33.9km,運輸距離S=4.7+50.8=55.5<120km,車輛配載量為Q=1.67+0.33=2=2t,此時如果再繼續增加配送門店,商品的載重量會超過配送車輛的最大載重量2t,故第一條線路確定為P→P1→P7→P6→P5→P。總運輸距離為76km,車輛配載量為2t。
配送的第二條線路:排除第一條線路出現過的門店,節約里程排序表剩下的第一順位為P3→P4,其節約里程為30.2km,則聯合P3→P4為同線運輸,運輸距離為S=19.9+5.4=25.3<120km,載重量Q=0.86+0.47=1.33<2t,以此類推,下一個連接的為P2→P3,其節約里程為24km,運輸距離S=25.3+6=31.3<120km,載重量 Q=1.33+0.52=1.85<2t,此時所有門店需要的貨物已經配送完成,故第二條線路可確定為P→P2→P3→P4→P,總運輸距離為51.2km,載重為1.85t。根據以上的計算,需要2輛配送車輛或者兩次配送計劃來配送商品,具體見表4,如圖3所示。

表4 優化后的配送方案

圖3 優化后的配送方案
本文主要從蘇寧龍泉驛物流配送中心出發,將優化蘇寧小店物流配送路徑使用的節約里程法與之前的掃描分析法進行對比分析如下:
(1)車輛配載對比分析。通過配載對比分析,發現原先蘇寧使用的掃描法消耗作業偏多,不能充分利用車輛配載能力,浪費較多的人力與物力,最終影響公司的市場競爭優勢,具體見表5。

表5 優化前后的車輛配載對比
(2)運輸距離對比分析。通過運輸距離的對比分析,發現優化前的總運輸距離遠遠大于優化后的總運輸距離(見表6),優化前配送路線的運距過長,也會對城市的交通增加壓力。

表6 優化前后的運輸距離對比
(3)配送成本對比分析。實際情況調查發現:滿配載為2t的微型貨車使用時的維修資金為15元/d,閑置時的維修資金為10元/d,其中油耗為1.3l/km,油價為6.1元/l,每個送貨司機的固定工資為150元/d,配送費30元/趟,根據本論文假設龍泉驛基地負責此次配送的微型貨車有3輛,送貨司機3名。
涉及成本計算公式:運輸成本=總運輸距離×油耗×油價;
人工成本=司機固定成本×人數+配送費×路線;
貨車維修成本=貨車使用的維修資金×使用的車輛數+貨車閑置時的維修資金×未使用的車輛數(單位:元)。
通過優化前后的成本分析,發現優化后比優化前使用的配送少280.82元作業成本,且因優化后只有兩條配送路線,需要使用的車輛2輛,司機2人,剩下一輛微型貨車和司機一名,可以作為其他作業備選資源,也可以進行人員裁員與貨車出租,減少不必要資源占用,見表7。

表7 優化前后的成本對比
(4)對比分析。優化后發現在車輛配載、運輸距離和配送成本等方面都有顯著成效,雖然單單考慮節約里程法在整個物流配送線路的問題上是不全面的,計算也不是最優的路線,但卻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路線,能夠在極快的時間內求出一個比較優秀的方案,顯然使用節約里程法在物流配送路線規劃上更為經濟,所以建議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以后的蘇寧小店物流配送線路規劃上經常使用節約里程法代替目前使用的掃描分析法。
(1)加強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制定合理配送路線。合理的配送路徑是影響企業配送效率和成本的關鍵。目前蘇寧對龍泉驛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認識薄弱,員工根據個人經驗制定配送路線,缺乏能夠優化物流配送路線的計算和設計方法,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不利于蘇寧的長久發展。本文介紹的節約里程法和掃描分析法,可供蘇寧選擇和計算配送路徑時參考。
(2)采用聯合配送模式,與其它企業實現共同進步。蘇寧龍泉驛物流配送中心可以與需要物流配送的企業或其它第三方物流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共同配送,提高配送效率,提高車輛配載率,從而節約物流成本,實現共同進步。
(3)定期檢查、更換物流配送的設施,提高配送效率。隨著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物流設施更新速度也越來越快,陳舊或破損的物流設備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因此必定會使蘇寧跟不上時代進步的步伐,影響配送中心的配送效率。
(4)加強內部員工的管理培訓,提高整體的管理水平。一個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奠定了其發展的速度。蘇寧應該定期培訓員工的管理理念、技巧等技能,改變他們對物流配送的常規策略,設計出更加合理的創新策略。
(5)避免頻繁的省級門店配送運輸,增建物流配送中心。省級之間運輸最大的物流成本在于運輸距離,過長的運輸距離使得任何配送方法都沒有用武之地,增建大城市的物流中心,不僅可以長遠的減少物流配送成本,而且能控制車輛空載率。
物流配送的合理化是經營連鎖超市的關鍵因素,就蘇寧小店目前的市場發展來看,建設物流配送中心體系對蘇寧的發展至關重要,且物流配送網絡系統的運營狀況也會直接影響到它的生存和發展。重點通過對節約里程法的詳細描述,對蘇寧小店實際案例的分析,做出蘇寧小店目前在物流配送線路上的優化。由于理論知識的不足、實踐經驗的不夠,看待事情考慮不全面,所以對蘇寧小店的配送情況只能選擇有限的門店且在計算過程中對數據處理理想化。希望對于國內類似連鎖超市的物流配送路線研究及優化具有一定的借鑒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