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丹琪 袁紅靜
摘要: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才管理與經濟收入也呈現多樣化趨勢。財務預算作為高校管理體系中重要的環節,應當建立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針對高校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運用,確保高校財務預算精細化管理,有效控制并發揮績效管控的有效作用。本文結合當前高校財務預算管理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精細化績效管控的有效路徑,不斷完善高校財務管理,保障教育投入資金的合理運用,實現高校管理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高校;財務預算;精細化績效管控
引言
教育事業的發展水平決定國家進步的發展速度,高等院校作為人才教育培訓基地,財務管理水平直接影響高校未來教育的發展質量。其中,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系統的能夠有效提升高校教育資金分配的有效性。目前,我國多數高校依舊延續傳統的財務預算管理模式,粗放型財務預算管理方法已經明顯不適應當前多元化發展背景下的發展形勢,由于歷史時期,多數高校的院校規模比較小、資金投入也不充足,粗放型財務預算管理模式并不會顯露出發展不足;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變化,高校發展形勢已經逐漸完善,政府資金投入與高校收入的多元化發展,充實了高校教育資金體系,同時也對財務預算體系提出了更多要求,完善高校財務監督與績效考核標準,做好精細化績效管控,能夠有效發揮財務預算管理的有效性[1]。
一、高校財務預算精細化績效管控的重要性
高校財務預算不同于企業發展等盈利體系,精細化績效管控的主要目標是實現教育資金的合理分配與管理,考核教育活動是否能夠達到預期標準或者期望,在具體施行過程中需要考慮教育資金是否作為高校指導性管理體系,直接決定高校發展過程中的經濟活動與資源配置內容。不同于粗放型管理,精細化績效管控方式有效改善了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資金使用用途不清晰與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問題,根據高校的實際發展需求與國家相關管理政策,規范財務預算管理制度與內容,及時總結工作內容并將出現的問題進行上報解決,有效約束并提升了高校相關負責人的工作態度與職業素養[2]。堅持精細化績效管控不僅能夠有效解決當前高校預算管理問題,也是遵從社會發展與國家發展需求的重要改革理念。下面,從不同角度分析高校財務預算精細化績效管控的重要性與實際需求。
(一)高校發展需求,實現精細化管理目標
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有效推動高校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理念是目前高校發展改革過程中比較先進與科學的管理理念,不僅能夠運用在高校改革管理過程中,更加適用于財務預算管理體系。財務預算不同于其他工作項目,對相關管理人員與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與工作需求要求更高,精細化績效管控在前期資源配置與制度體系建設中會比較煩瑣,但克服前期困難后,能夠有效提升財務預算管理效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與管理質量。另外,精細化績效管控能夠有效避免一些教育資金用途不明確、資源浪費與不當操作問題的出現,有效肅清高校管理問題,確保教育資金能夠專款專用,督促財務管理人員與相關職員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營造良好院校發展文化與辦公環境,降低高校財務管理風險,避免貪污腐敗與惡勢力的發展壯大,實現高校可持續發展目標[3]。
(二)國家發展需求,教育資金專款專用
國家扶持高校發展,會根據高校財務預算進行撥款,精細化績效管控有利于國家或者政府部門了解高校發展情況與財務支出需求,精準撥款,從而避免資金短缺或者資源浪費情況的發生。精細化績效管理能夠幫助政府部門與國家快速了解高校的實際發展情況,根據教育資金反饋情況,制定相關管理計劃與扶持政策,精細化教育管理同樣屬于國家發展改革的必經之路。另外,高校作為國家人才的培養基地,本身屬于非營利組織,做好高校預算精細化績效管控,不僅能夠完善國家與地方政府的公共財政預算管理制度,也能保障教育經費的合理使用,有效提升教育經費的利用率,規避一些不合理或者管理模糊問題,有助于相關部門監督管控高校合理運用教育經費,杜絕資源浪費與腐敗問題的發生。
(三)社會發展需求,信息透明化
社會經濟水平與教育體系的不斷發展,使高校的收入體系開始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但高校教育資金的主要來源依舊屬于國家教育投入與學生的學習費用繳納,相當于是社會民眾依法納稅提供并支持。隨著公民受教育程度以及國民法律意識的提高,經費透明化成為廣大群眾的心理需求,群眾對于高校教育資源的分配同樣具有一定的監督權力,為了滿足社會對高校教育資金分配的監督管理需求,優化高校財務預算管理體系,實施精細化績效管控,不僅能夠為社會群眾提交一份滿意的答卷,也能滿足社會公眾對于高校的發展期望,有效提升國民對高校發展的認可度,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有助于提升民族凝聚力與民族自豪感。
二、高校財務預算精細化績效管控遇到的問題
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并不是簡單地教育活動預估工作,需要結合高校的實際發展情況與教育需求進行財務預估管理,根據不同教育活動細化分類處理后,分析不同項目內容進行綜合性預算管理,精細化績效管控在此基礎上,增設了更加細微的管理制度與管控內容,新型的管理模式不僅完善了高效教育資源的管理體系,也對高校財務管理部門與工作人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甚至一定程度上為高校管理制造了更多的管理困難與挑戰。
(一)缺乏財務管理改革意識
改革意味著創新與突破,相對于傳統管理方式,精細化績效管控不僅是管理內容與工作內容的精細化,也是發展理念的變更。由于精細化績效管理屬于新型管理概念,一些管理人員并沒有意識到該管理策略的重要性,持觀望態度或者被動工作的心理,不僅會隨著高校發展趨勢“隨波逐流”,甚至存在事不關己的工作心理。其中,一部分管理人員與工作人員抵觸高校財務預算管理的改革與突破,期望延續傳統管理制度,在“舒適區”內穩定發展,抵制財務預算管理的創新。消極與懈怠的工作態度,不僅是缺乏改革創新意識的體現,也為高校財務預算改革管理無形中制造較多阻礙與問題,影響高校積極發展的進程,損害精細化績效管控的效率。另外,相關管理經驗不足與職工適應能力較差,也是一些高校財務預算管理改革實施進度效率較慢的重要原因與問題。
(二)財務預算編制不合理
高校傳統財務預算編制規劃一般采用增長基數管理流程,不僅管理效率較低,賬目內容與分類也比較模糊。精細化管理能夠有效改善相關問題,但是財務預算改革并不代表完全摒棄傳統預算編制體系,開展精細化績效管控,需要結合高校發展的實際情況,單純應用新型財務預算管理模式,忽視高校本身的發展狀態,也會造成財務預算編制與高校發展情況脫軌的問題。編制改革執行期間,如果相關職員專業水平與職業素養不達標,不理解精細化績效管控內容的應用方式,也會影響高校財務預算管理的發展進程。
三、高校財務預算精細化績效管控路徑
(一)明確發展目標,完善管理內容
精細化績效管理不同于傳統管理方式,想要確保高校財務預算精細化績效管控的穩定開展,需要明確發展目標,完善管理內容,建立完善的財務預算編制體系,確保教育經費的合理分配與使用。高校管理部門可以根據院校的發展情況,制定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適當給予財務部門一定的管理權限,針對精細化績效管理進行合理分配。首先,根據高校的實際發展情況與實際需求,制定相對完善的管理目標與管理制度,聯合相關政府部門或者權威機構執行,確保預算部門的權威性[4];其次,加強宣傳管理工作,每一項制度與管理體系的改革都離不開管理層與相關職員的配合,確保相關工作職員積極配合工作,明確自身的工作內容,能夠有效提高精細化管理效率,針對一些工作管理問題與困難,積極與相關部門進項溝通,及時解決并鼓勵員工或者管理人員提出有效解決策略,共同克服發展困難。
(二)利用信息技術,建立信息數據庫
由于財務預算管理的復雜性,高校相關部門在具體運作過程中需要面臨大量的財務數據,為了提升工作效率與管理質量,建立完善的信息數據庫,能夠有效解決該問題并提高相關信息的及時性與準確性。高校可以聘請專業團隊或者結合校園網系統開發個性化信息管理系統,根據高校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相關系統,做好加密處理工作,不同層級的管理人員分配不同管理權限,做好信息審核管理工作,如果高校發展水平與資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結合智能技術或者其他先進科學技術,優化信息數據的管理與安全保密性的處理,保障精細化績效管控的穩定發展。
(三)健全核算模式,提升管理效率
多元化的發展背景下,高校的教育經費主體比較分散且數量較多,教育經費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經過多次核算,不僅工作效率較低,管理難度也較大。建立健全的核算模式,完善審核編制體系,能夠有效提高高校財務預算管理質量與管理效率。首先,根據高校的實際發展情況,創設或者學習先進的財務管理運行模式,適當結合原有管理方式進行精細化調整,確保相關管理人員與工作職員快速掌握高校財務資源的使用情況與精細化管控工作方式;其次,做好教育資金的監管與反饋工作,嚴格控制各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避免教育資源的浪費[5]。
(四)完善考核指標,激發工作積極性
及時解決高校財務預算中遇到的問題,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標,能夠有效激發工作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杜絕相關人員在具體操作時存在不合理或者不正當的工作心態。高校財務預算推行精細化績效管控,一定會牽動較多層級的利益關系,為了確保相關管理策略的有效性,不僅需要學校管理人員下發管理制度與發展目標,也要協調全局,突破傳統管理觀念與制度體系的束縛,贏得高校各個層面的重視與支持。
(五)做好溝通協調工作,發揮精細化管理有效性
管理層面的重視與發展決心會直接影響下層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想要建設、健全高校財務預算精細化績效管控體系,需要由學校領導帶頭協調利益管理,才能保障財務部門的重視與積極工作。前期開展時,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與困難、阻礙,相關領導可以積極與各部門溝通,針對不同問題統一協調解決,全面推動高校財務管理的有效性。
結語
高校財務預算精細化績效管控作為國家、社會與高校共同需求的發展項目,在施行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較多阻礙與問題,結合當前社會發展形勢與高校實際發展情況進行改革與創新,做好宣傳與溝通工作,幫助校內管理人員與相關職工了解精細化績效考核的實際作用,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與管理氛圍,督促相關職員不斷學習并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積極響應國家與高校發展號召,不斷完善財務預算管理體系與內容,實現高校精細化管理目標,推動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斐.高校財務預算精細化績效管控路徑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9(17):170–171.
[2]王清華.高校財務預算精細化績效管控路徑探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8(10):193–197.
[3]李冰清.精細化管理在高校財務預算管理中的應用[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19(2):76.
[4]俞奕奇.基于戰略目標思維的高校預算績效管理研究[J].財會學習,2018(18):38–40.
[5]劉婷.淺析優化高校資產配置的精細化管理方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