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偉
摘要:我國兒童肥胖率上升,少年兒童體質連續多年下滑。兒童少年的健康成長是關乎國家未來發展的大事,增加體育活動,進行系統的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其中體育運動是增強體質、預防少年兒童疾病的有效措施。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根據兒童少年運動系統、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的解剖生理特點進行分析,并為兒童少年體育運動給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兒童少年;生理特點;體育運動
兒童少年時期身體正在迅速生長發育,在這個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幫助孩子塑造良好人格、培養運動習慣,要根據兒童少年的生理特點,指導最合適的體育運動,引導并且鼓舞他們養成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不但可以促進兒童少年的生長發育,還可以使其擁有健康的體質,這樣才能為祖國培養提供更高價值的后備人才。幼兒體育活動的安排設計上要注重不同階段年齡層次幼兒身體和心理的接收能力。制定科學的培養計劃,實現體育活動的趣味性和參與性[1]。少年兒童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身體的各項機能和身心素質都得到提高,對兒童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意義[2]。
一、有關兒童少年生理解剖特點
(一)運動系統
運動系統由骨骼、關節、肌肉三部分組成,兒童少年的骨骼成分軟組織較成人多,骨骼組織里含有水分、有機物多,無機物少,使骨的彈性好,但是不夠堅硬,可塑性較大,故易發生變形。兒童少年較成人關節活動度大,但是關節穩定性較差。兒童少年的肌肉主要是縱向發展,肌纖維較細,肌肉比重比成人少、力量差,伸展性好,運動時動作姿態不夠協調;肌肉成分中水分比重大,蛋白質和脂肪較少,運動時易疲勞;兒童少年發展大肌肉群早,小肌肉群發展要晚,屈肌的發展早,伸肌發展晚。
(二)心血管和呼吸系統
由于兒童少年的心臟瓣膜對比成人發育不足,心臟重量及容量都小,泵血量的值少于成人,心肌收縮的能力差,心率較快,收縮壓較低。兒童少年的呼吸器官不夠成熟,呼吸道較窄,粘膜抵抗能力差,呼吸道容易感染并損傷。正常形態中兒童少年呼吸肌的力量較成人差,胸腔空間更窄,所以他們的肺活量要弱于成人,運動時吸氧絕對值少,需要呼吸頻率更快。在運動時為了能供應上所需要的氧供應,需要更多的呼吸次數和加快心跳頻率,用以增加吸氧量和泵血量。
(三)神經系統
兒童時期,第一信號系統主導對信號容易建立條件反射;少年時期,第二信號系統進一步發展使空間思維能力不斷提升。兒童少年的神經系統興奮性較高,行為好動,難以集中注意力;且興奮容易擴散,動作不夠協調和精準精細;條件反射建立快消失也快,再恢復也快。由于腦神經細胞發育不夠成熟,神經易疲勞,持續工作的能力差,但是疲勞消除也快。兒童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由于性腺活動變強,導致內分泌的變化,可能使神經系統穩定性不足,女生的表現比男生更明顯。
二、兒童少年體育運動分析
(一)基于運動系統特點的兒童少年運動分析
兒童少年骨骼的彈性大與成人,但是骨骼硬度小,不易折斷,但容易出現變形。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指導他們正確規范的身體姿態,全面的參與身體鍛煉,要培養他們正確的站立和跑跳姿勢。參與一些非對稱性的訓練項目,訓練過程要加強對側肢體;對于需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的穩定的訓練,可能造成身體發育的差異,還可能出現脊柱側彎,在兒童少年的體育運動中,要保證位全面的發展身體各部,讓全身都得到鍛煉。
由于兒童少年的骨骼關節發育不夠完善,關節穩定性差,關節緩沖能力也差,在安排訓練時,我們應該避免讓他們做過多的跑跳練習,更不能做從高處跳下的動作,這些對下肢關節的摩擦刺激較大,影響正常的身體發育;兒童少年的肌肉纖維較細,肌肉力量弱,不適合做負荷大的力量訓練。少年時期,骨骼肌的生長發育增加,可以做輕重量的力量訓練,但是不宜練習次數太多和長時間的力量訓練,因為骨骼肌發育還不夠完善。過早的做力量訓練有可能會影響少年兒童身體的正常發育。
兒童少年適合做發展柔韌性的訓練,這個時期兒童少年的關節活動度較成人好。但是在專項訓練中,要保證位全面的發展身體各部位,讓全身都得到鍛煉。在堅硬場地踏跳過多的訓練,我們應該指導他們發展大腿的訓練,避免長期半蹲練習使膝關節摩擦增加并造成過多的壓力,防止膝關節的損傷和對下肢發育的影響。兒童少年的運動我們要關注全方位的,對于基本技術動作也不要過于集中訓練,選擇適宜的運動器械和適當重量。
(二)基于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特點的兒童少年運動分析
兒童少年的運動時間不宜安排太長,運動量不宜過大,他們的心肌收縮能力比成人差,心臟的每搏輸出量絕對值少于成人;年齡越小血壓越低,不宜安排劇烈的長時間訓練和憋氣的訓練,憋氣會使胸腔和腹內壓升高,降低回心血量,心臟泵血減少,從而影響心臟的正常工作;針對血壓偏高、身材瘦高的心臟負擔較大、發育相對較慢,應該區別對待適當的再降低訓練量。在劇烈運動中,兒童少年的負氧債能力比成人差,對兒童少年的訓練要求不宜太高,且密度要小,組間間歇的次數安排要多些,不宜練習時間過長。在運動中要培養他們正確的呼吸方法。在兒童少年身體不斷發育的過程中,心血管系統逐步成熟,可承受的訓練量課適當增加,也要做個別特殊訓練對待,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
(三)基于神經系統特點的兒童少年運動分析
在兒童少年的教學中要采取直觀方式教學,多做示范,并使用簡潔明了的詞語講解,他們的第二信號系統發育不足,接收理解能力較弱,且注意力不夠集中,我們要引導他們的思維,培養自我理解能力,增進兒童少年第二信號系統的發育。兒童少年的神經細胞的分化能力不足,小肌肉群的發展較晚,神經分析能力差,他們的訓練可以體育游戲,和運動比賽來提高他們參與的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對動作的精準度不易要求太高,盡量簡單化,合理地安排運動中的休息時間。在兒童少年身體和心理接受范圍內,做出適當的體育運動課程規劃,培養他們的運動能力。這樣使得幼兒在體育運動中參與度更強[3]。
青少年時期,少女的內分泌腺活動改變早于男孩,神經系統被影響得更加明顯,完成動作的過程中身體的運動表現有所降低。在少女的心理特征上,他們對參加體育運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并且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較低,所以對于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訓練的要求不要太高,主要應該引導他們參與體育運動,培養運動興趣。
三、結語
兒童少年各項機能發育未完善,訓練的強度不宜過高,運動的持續時間不宜過長,要發展全身性的訓練;在挑選運動器械和選擇重量時,要考慮其身體發育的特點,宜進行柔韌性訓練。對于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訓練的要求不要太高,基本技術訓練不要過于集中,應注重身體各部分的全面鍛煉;兒童少年的訓練要求不宜太高,應降低訓練頻率,適當增加組間的間歇,訓練過程中要注重動作結構的培養,以及發力節奏的規范,培養運動中正確的呼吸模式,保持良好衛生的運動習慣。也要根據不同個體,做差異性訓練原則,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
參考文獻:
[1] 張文燕.體育游戲在幼兒身體素質教育中的運用 [J]. 體育師友,2011(06):36-37.
[2] 吳雪玲 . 體育游戲在幼兒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J]. 體育學刊,2003(04):111-113.
[3]韋毅華.結合幼兒教育實際構建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體系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16):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