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的加快,國家大力引導和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為了企業能在市場經濟中更好地發展,更具有市場競爭能力,企業應積極加大科學技術在企業發展中的運用。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的會計核算,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關系著企業的健康發展。本文通過對高新技術企業加強研發費用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以期為相關企業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會計核算;改進措施
一、高新技術企業加強研發費用會計核算的重要性
(一)高新技術企業的概念
高新技術企業,一般是指我國境內注冊的居民企業,在國家重點扶持的科學技術領域內,進行持續的研發和技術成果轉化,擁有企業核心的自主專利,以專利產品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的市場主體。
(二)加強研發費用會計核算的意義和作用
國家為了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促進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科技研發活動,增加研發投入。高新技術企業做好研發費用的會計核算,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1.有利于企業后續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復審
根據我國現行的有關規定,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為了保證其能夠繼續享受稅收優惠,每3年必須進行一次資格復審。高新技術企業只有在經營期間加強研發費用的會計核算,才能順利通過后期的資格復審。
2.有利于企業享受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
國家出臺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是用來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技術的投入。我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已取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企業所得稅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用于開發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而發生的研發費用支出,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75%進行稅前加計扣除。因此,高新技術企業只有規范進行研發費用的核算,才能享受到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的稅負,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
3.有利于企業提升高新技術產品的競爭力
市場經濟環境下,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提升高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企業必須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只有對研發項目投入的各種成本費用進行正確的會計核算,才能核算出企業產品準確的成本和費用支出,讓企業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出成本優勢,才能不斷提高高新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研發項目管理不到位
我國很多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格證書是由中介機構輔導取得的,企業本身的技術研發能力和研發項目的管理水平比較薄弱。在通過資格認證后,企業管理層可能只注重研發活動的實質投入,并未加強研發部門的管理,缺乏研發項目的立項、研發進度的計劃、費用預算規劃及研發人員與研發項目的分工管理等實際經驗。企業研發管理體系不健全,研發制度不完善,企業內部控制較弱,導致研發費用的會計核算基礎較差,財務人員無法對企業發生的研發費用進行正確的會計核算。
(二)研究開發活動和生產經營活動劃分不清
企業的研究開發活動一般是指企業為獲取科學技術的新知識和能力,并能創造性運用獲取的科學技術,或實質性改進工藝、產品、技術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研發目標的行為活動。很多高新技術企業把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認定為企業的研究開發活動,對計劃立項的研發項目,缺乏科學管理,沒有合理的判定方法。企業管理層憑以往的工作經驗和主觀意識,片面追求企業的利益。
部分高新技術企業把企業對某項科研成果的直接運用或者一般產品的常規升級或售后技術支持等活動認為是科研活動,將此部分活動發生的費用作為研發費用進行會計核算。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實質上沒有研究開發活動,沒有實質上的研發投入,只通過財務的會計核算,歸集部分生產費用到研發費用項下,去享受國家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造成國家稅收損失,同時也加大了企業的稅務風險。
(三)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科目設置不規范
部分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對研發費用的會計核算不夠重視,研發費用核算的會計科目設置簡單,歸集范圍隨意設定,造成企業的研發費用會計核算不準確,給公司管理層提供錯誤的項目研發費用的財務信息,誤導公司管理層的決策。
1.未設置研發支出科目核算研發費用
對企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財務人員沒有單獨設置研發支出這個會計科目,企業的項目研發發生的人工費用、材料費用及折舊費等各項費用,在進行財務做賬時,與產品實際的生產經營消耗的人工費用、材料費用及折舊費用等費用的金額合計入賬,入賬的科目為生產成本或管理費用等會計科目,未單獨設置研發支出科目區分項目支出的金額進行記賬,對于項目研發發生的各項費用只簡單采用輔助表的形式進行
2.未區分費用化支出和資本化支出
部分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人員雖設置了研發支出的會計科目,但沒有設置費用化支出和資本化支出兩個二級科目。對研發項目的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未加以劃分,將項目研發發生的各項費用全部記入到研發支出科目,月底將研發支出金額全部結轉到管理費用科目下的研發費用中。這樣的會計處理,降低了研發費用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和相關性,加大了企業的財稅風險。
3.研發費用歸集核算的范圍不準確
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費用歸集范圍有嚴格的規定,企業財務人員在進行研發費用會計核算時,沒有認真審核費用發生單據的內容,將一些生產經營的費用歸集到研發費中核算。比如將產品生產的材料領用金額作為研發項目的材料耗用金額,將企業的ISO認證費、產品的廣告宣傳費及產品的售后維護費等記入到企業的研發費用中。
(四)研發項目之間的費用分攤缺乏依據
部分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人員,會同時參與企業的多個研發項目,研發部門往往沒有做好研發人員參與每個項目的考勤記錄,研發人員的工資及五險一金的費用沒有按參與項目的工作量為依據進行費用分配。企業研發使用的大型生產設備,同時也會用于銷售產品的生產,設備用于產品研發的工作時間沒有詳細的書面記錄。研發設備用于多個項目的試制時,也沒有把每個項目具體使用研發設備的工作時間做好詳細記錄。財務人員在進行費用分配時,只能簡單地按項目數量進行平均分配,造成項目的研發費用核算不準確。
統計歸集。在年度末一次性從生產成本或管理費用科目調整到管理費用科目的研發費用下,以研發費用支出占收入的比例符合政策規定的水平來進行研發費用調賬,缺乏合理的會計核算依據。
三、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會計核算的改進措施
(一)加強研發項目的管理
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后,企業管理層應首先完善項目研發的相關制度,建立健全項目研發的管理體系,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科學合理的做好研發項目的規劃。從研發項目的技術選擇,研發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項目的費用預算,項目的研發進度,項目完成及取得成果的申報,以及項目的成果轉化等一系列工作都有制度保證,具有詳細的書面資料并經主管審批,使研發工作能有序開展。財務人員應當根據研發部的項目研發的計劃資料,列示詳細的項目名稱、項目周期、項目費用預算及項目人員,記錄準確的會計核算和研發費用的輔助賬。
(二)財務人員積極參與研發項目規劃
很多高新技術企業的項目立項缺少財務人員參與,造成項目研發規劃和財務預算的脫節。財務人員應該做到清楚了解研發項目的詳細情況,結合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相關政策,把政策的具體要求多跟研發部同事溝通。同時財務人員也應加強守法意識,對于不屬于創新研究開發活動的相關費用,堅決不歸集到企業的研發費用中核算。從財務角度加強審核研發項目的合理合規性。
(三)準確設置會計科目
準確核算和歸集研發費用,是高新技術企業的基本管理要求。
1.準確設置研發支出會計科目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人員應設置研發支出科目,并下設費用化支出和資本化支出兩個二級科目。在進行項目研發的過程中,請研發項目負責人謹慎劃分項目的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并對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按所處的階段,進行資本化和費用化歸集處理,做好研發費用的會計核算。
2.設置帶項目名稱的三級會計科目
財務人員對研發費用核算時,設置帶項目名稱的三級會計科目。通過歸集各個研發項目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可以使研發人員和管理層清晰地了解每個研發項目的支出金額和具體明細,讓研發輔助賬和財務會計賬可以很清晰對應起來。從而可以更好地對項目的研發費用進行管理和規劃,研發項目的費用預算和績效評價也變得容易,使企業研發項目產生更好的經濟效益。
3.準確核算研發費用金額
企業財務人員首先應加強學習,熟悉掌握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最新政策。其次是對研發費用的原始報銷單據進行認真審核,詳細審核單據內容的真實性,嚴格按照政策的要求核算研發費用的發生金額。
(四)明確研發費用的分配依據
當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是用于多個研發項目時,應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對研發費用在各個項目之間進行分配,不能人為簡單操控費用的分配。研發人員的人工費應該根據研發部門提供的研發人員參與各個項目的考勤表進行費用分配。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根據每個項目統計的使用研發設備的工時進行合理分配。材料領用的單據要列示每個項目實際領用的材料明細及數量,按對應項目進行歸集核算。對各項費用進行合理分攤核算,確保各個研發項目歸集的研發費用真實完整,具有項目分析的可比性。
四、結束語
目前國家在持續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鼓勵企業進行科技研發。本文主要論述了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等內容。高新技術企業應加強研發項目的管理,正確設置研發費用會計核算的科目,明確研發項目之間的費用分配依據,做好企業研發費用的會計核算,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提供動力,為企業的經濟效益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利.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會計核算相關問題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5):130-131.
[2]王芳.淺析高新技術企業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和改善措施[J].中國商論,2018(21):103-104.
[3]李巍.高新技術企業研發項目費用核算和管理[J].投資理財,2017(13):161.
作者簡介:
江志明,東莞市泰合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