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與殘疾人密切相關的文化形態,具體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過程中,應能夠以服務特殊群體為目標,將文化創意與社會資本進行有機融合。并在發現殘疾人文化創意服務不具備規范化體系、缺乏針對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意識、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聯動機制不夠靈動等問題基礎上,能夠重新確立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原則。并能最大化整合社會資源,引進豐厚的殘疾人文化創意發展資金。發揮“互聯網+”優勢與價值,實現多維度分層次的產業發展態勢。
關鍵詞:“互聯網+”;黑龍江省;殘疾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評價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主要衡量指標,體現在殘疾人文化建設方面。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目前已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程度的主要標志。而針對各地方實際開展政治、經濟、文化活動過程,應能給予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高度重視。能夠不斷強化殘疾人文化創意產品的優勢,通過大力完善與豐富產品的設計形式,能夠為該領域的創新性、長遠發展奠定基礎?!盎ヂ摼W+”背景下,針對黑龍江省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應能夠對自身的管理現狀進行全面的調研與分析。并能夠切實認識到文化創意產業對殘疾人生活的影響,文化不僅僅是表意行為的直觀符號,更應充分發揮文化價值。在地方政府的主導下,通過創建健康的投資環境,使文化能夠轉化為資金。真正形成具有特殊意義的產業,通過殘疾人文化的合理化構建,能夠真正推動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黑龍江省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
(一)殘疾人文化創意服務缺乏規范化體系
針對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方面的發展,其在服務標準層面一直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在較為發達的沿海地區在這個領域已經有了一定成果,但黑龍江受經濟、地域等方面要素的影響,令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人沒能夠達到理想的發展效果。尤其在殘疾人文化創意服務服務上,仍不具備完整的、規范化的體系。更多情況下,都是愛心人士自發的對這部分特殊人群提供相應的幫助。雖部分慈善機構也積極參與到殘疾人事業發展中,但針對文化創意產業模塊卻沒有制定出標準化的發展流程。通常情況卞都是以局部、地方性的標準為參考,因其覆蓋面過小,不能夠在社會各層產生更大的影響。相較而言,黑龍江省在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面起步較晚,無法快速、有效的生成文化創意公共服務體系。由此,導致黑龍江省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目前仍處于初步階段。不能夠為更多的殘疾人提供行之有效的幫助,無法發揮創意產業的優勢與價值。
(二)缺乏針對殘疾的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意識
目前,黑龍江省政府、公益組織等,對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缺乏積極的認識。并沒有充分感受到文化創意產業對殘疾人精神與物質方面的影響,導致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沒有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而在缺乏資金的支撐下,令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仍停留在展望階段。即便有部分管理人員,已逐漸認識到發展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意義與價值。但卻因缺乏完善的產業發展機制,以及資金支持,導致具有一定創新性的文化產品無法獲得批量生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黑龍江省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致使大部分殘疾人都無法獲得展現自我才能的機會與平臺。尤其針對具有一定文化創意思想的殘疾人,他們只能依靠自己,設計與銷售文化創意產品?;诖?,地方政府若想有效改善這一現狀,應能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引進大量資金,為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三)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聯動機制不夠靈動
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屬于范疇輻射面復雜、論證程序較長、人力等資源需求較大系統性工程。而黑龍江省在實際發展殘疾人文化創業產業過程中,因缺乏靈活、有效的聯動機制,導致其出現資源不足、力不從心的現象。而針對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必須能夠對相關內容進行統籌管理,并能夠生成一套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理論依據。并能夠理論聯系實踐,進行有效的推行與發展。同時,還需結合黑龍江省自身的經濟發展趨勢,能夠大力完善軟硬件發展條件。尤其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上,黑龍江省政府應能夠發布就有可行性的政策文件。但目前,對于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尚未構建出責任到人的互動機制。各個部門無法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推動殘疾人文化產業良性發展。與此同時,目前針對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建設方面工作,大多是社會團體、政府采購等手段,保證人力物力的投入。而這種多方出力的建設局面,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文化產業建設的需求。但因無法形成具有一定規范性的發展體系,導致這些單向式投入無法發揮最大價值。
二、“互聯網+”背景下黑龍江省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路徑
(一)重新確立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原則,促進其標準化建設
在科學技術獲得高速發展下,推動我國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各領域獲得創新性革新與優化。而針對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是社會進步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而殘疾人作為弱勢群體,受復雜因素影響,導致他們無法真正參與到社會活動中。而他們具備正常人所需要的一切社會屬性,更需要在精神層面上獲得滿足。尤其在價值觀的建立上、建立健全人格等各方面,都需要在社會各界的參與下,為他們搭建健康的平臺。而我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導向下,必須對殘疾人文化創業產業發展給予高度的重視。令這部分人群也能夠充分感受到尊重與平等,令他們享有平等的公民權利。基于此針對黑龍江省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相關人員應當結合地域特征,以及經濟發展現狀,重新確立其發展原則。從而能夠形成更加標準化產業發展措施,真正滿足殘疾人的精神需求。即相關負責人在著重發展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過程中,將能夠秉承合規性原則。通過對現行法律的全面研究與分析,能夠依托于現實法律背景,制定更利于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措施。并能夠形成標準化建設路徑,促進其能夠形成健康、可持續發展產業。所謂的合規性原則,主要體現在殘疾人文化產業創意發展的標準以國家標準是彼此促進、相互統一的。并能在合理的范圍內,對殘疾人文化創業產業的服務標準進行最大化延伸。與此同時,應確保殘疾人文化創業產業發展的實用性原則。能夠對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現狀,以及目前針對殘疾人文化創業產業建設情況,科學制定殘疾人文化服務指標。在保證理論性符合國家要求的基礎上,更需確保其具備較強的可行性與可操作性。方便更多公益者與行業發展者,能夠有序、標準的開展黑龍江省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基于以上兩個主要原則,相關人員又能夠進行嚴格遵守。真正落實每一項殘疾人文化創業產業發展事項,為這部分特殊人群創造具有一定趣味性的精神家園。
(二)最大化整合社會資源,引進豐厚的殘疾人文化創意發展資金
黑龍江省作為重要的重工業發展基地,近年來在經濟建設與精神文明發展上都獲得一定成績。在很長的一段期限內,地方政府對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給予了一定重視。但人受各種因素的制約與影響,導致黑龍江省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仍舊沒有達到預期的發展目標。而在新時期背景下,黑龍江省政府需能夠最大化整合社會資源。在國家大力扶持的基礎上,在市場的良性助推下,能夠針對殘疚人文化創意產業形成較為完善的戰略部署。立足基層,最大化調動群眾參與熱情。并在政府的主導下,能夠對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實現統籌兼顧。同時,黑龍江省政府應能發布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鼓勵社會企業積極參與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建設活動中。通過不斷引進更加豐厚的資金,確保黑龍江省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能夠獲得實質性的建設與發展。尤其在互聯網+背景下,應積極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并能結合黑龍江省傳統文化特色,創建一個集手工制作、電子商務等為一體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服務平臺。例如,鼓勵相關企業能夠聘請殘疾人進入企業進行工作,負責電子商務平臺客服相關內容。不僅能解決企業的用工問題,還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并能夠充分發揮殘疾人的優勢,增設新的手工制作等文化創意項目。相對于身體健全人群,殘疾人更能夠專注的投入到文化創意工作中。企業管理人挖掘他們創造力與想象力,令其能依靠自身的能力改善生活。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帶領更多殘疾人融入到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這樣殘疾人不再是被幫扶的對象,通過政府向他們提供工作平臺,利用文化產業特色,使這部分特殊群體也能夠發揮自身的力量。為黑龍江省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注入動力與活力,不僅最大化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還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就業問題。
(三)發揮“互聯網+”的優勢與價值,實現多維度分層次的產業發展態勢
“互聯網+”背景下,黑龍江省在實際發展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過程中,應切實將技術手段與公共文化服務管理手段進行有機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價值與優勢,并能將其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成一個具有前瞻性、時代性的特殊體系。一方面,黑龍江省政府可利用互“互聯網+”,對目前所有殘疾人進行信息化統一管理。將他們的所有信息輸入到計算機系統中,并通過大數據分析,精選中具有一定知識文化水平、一技之能的殘疾人。針對這部分人群作出適當的安排,如將他們組織在一起圍繞文化創意產業項目,設計出相應的產品。并指導他們參與到流水線生產中,促使其形成市場化生產。同時,將殘疾人生產的文化創意產品投放到市場中,并能夠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同時借助網絡平臺的傳播力與影響力,能夠在微博、豆瓣、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對相關產品進行全平臺宣傳與推送。使社會中更多的人員關注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在不斷激發其購買欲望的同時,能夠真正的參與其中。另一方面,黑龍江省政府應充分整合“互聯網+教育”資源,為缺乏一定知識層次與能力結構的殘疾人,提供線上職業培訓教育。針對文化創意內容,向殘疾人制定具有一定針對性與實用性的培訓方案。使他們能夠學習與掌握一定的文化產業創意技能,教會他們制作文化創意產品。同時,黑龍江省政府應選聘具有一定社會責任感與專業知識的管理人員。全程統籌與管理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事項,并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但在整個過程中,無論是為殘疚人提供創業平臺,還是對他們進行適當的培訓,都需能夠以殘疾人為本。尊重與采納殘疾人的意見與想法,并結合黑龍江省文化創意產業優勢,建設一套專業化、人性化、靈活化的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體系。
三、結語
總之,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黑龍江省在實際發展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過程中,應能積極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并能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優勢與價值,為殘疾人提供參與文化創意產品生產的平臺。從而令他們能真正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創造力與想象力,為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關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經濟學透視[J].商訊,2020(12):151-152.
[2]張曉明.大力培養新媒體文化創意人才助力湖州經濟發展[J].福建茶葉,2020,42(04):87-88:
[3]韓若冰.數字技術推動下的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化發展及其向度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2):49-59.
[4]劉勝楠.新時代背景下北京市文化產業思考[J].農家參謀,2020(08):235.
[5]趙永勝.發展無錫文化創意產業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J].江蘇商論,2020(04):61-64.
[6]陳煩,劉丹.文化創意產業研究現狀[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08):36-37.課題項目:2018年度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黑龍江省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園發展模式研究”研究成果(18YSE647);
2018年黑龍江省生省屬?;緲I務費項目“黑龍江省殘疾人文化創業產業園模式構建研究”研究成果(KYYWF10236180141);
2017年綏化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聽障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教學模式研究”研究成果(JC20170004)。
作者簡介:閆英慧(1980-),女,黑龍江綏化人,碩士,講師,從事藝術學、特殊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