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媛媛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缺乏體育鍛煉的問題愈發嚴重。足球,作為一項集體性運動,在現代校園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各大中小學培養學生的足球運動愛好,積極開展校園足球運動,為學生進行足球運動營造良好的氛圍。而初中階段,正是培養足球運動愛好的黃金時期,可以使足球運動在初中校園受到學生喜愛,推動我國足球事業發展,然而目前我國初中校園的足球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對校園足球的發展有著消極影響,因此本文通過對初中校園足球的教學現狀進行探討,提出一些關于足球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校園足球;初中教學;策略
足球雖然起源于中國,但在過去的幾千年里,足球運動在我國發展遲緩并且沒有普及,國民針對足球所開展的活動少之又少。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改革發展背景下,我國足球發展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巔峰時期。然而,因為各種外界因素的制約,我國競技足球的水平還是非常落后。面對這一形勢,許多學者一致認為是由于我國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體系的有所欠缺而間接導致的。并且,他們認為當務之急就是在校園中引入足球運動,其主要目的在于普及足球運動,使足球方面的人才得以培養。正是因此,我國開始注重開展足球運動,并且把重心放在了培養青少年對于足球運動的興趣上,以保證我國足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一、開展初中校園足球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初中,是學生心理和生理共同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影響學生未來性格形成的重要階段。中學的體育活動就是影響學生未來性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足球作為體育運動中的集體運動之一,其所蘊含的協作精神與競爭精神,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團體合作和競爭意識,并且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不斷改善自身性格的不足,逐漸在學生之間形成可貴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意識。
(二)促進足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足球起源于春秋時期,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我國在現代足球運動中,運動員競技能力普遍低下,在過去的國內和國際比賽中始終是劣勢群體,不被我國國民看好,足球運動事業持續低迷。但為響應國家號召,在開展初中校園足球教學之后,足球運動成為學生體育課中的一部分,有利于我國從初中就開始培養學生踢足球的興趣,營造良好的足球運動發展環境,從而為我國的足球運動儲備人才,促進我國足球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初中校園足球運動發展現狀
(一)初中校園內外足球教學資源不足
隨著素質教育逐漸深入人心,陽光體育成為學校教學重要組成部分,而足球則是陽光體育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因此學校非常重視足球教學。但是,截至到目前,初中校園非常缺乏對足球場地的建設。一方面,一些學校的足球場的占地面積比較小,不符合開展足球運動的標準;另一方面,學校沒有與足球俱樂部展開良好的合作,校內足球場課余時間不面向學生開放,學生在課外的時間也沒有合適的運動場地。
(二)足球教學方法、目標落后
學生在進入初中后,課業逐漸繁忙,所學科目也在不斷增多,大多數老師將課業的重心放在學習上,不太重視體育運動。除了體育老師,大多數家長也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才是上學的首要任務,體育只是緩解孩子學習壓力的一堂課,孩子能上則上,不能上留在教室里學習更好。這樣錯誤的思想只會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而除了這些因素之外,足球運動難以在初中校園發展最主要的原因是體育老師在對學生授課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目的較為單一。
(三)足球教學的考核評價單一
大多數教師在對初中足球進行評價時所采用的評價方法是終結性評價,也就是在期末時采用統一的測試項目對學生進行測試,這樣雖然可以使教師清晰地了解到班級的整體情況以及每一個學生的具體實力,但是卻忽略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一部分對足球運動比較擅長的學生,總是可以很快領悟教師所傳授的內容,并且在期末考核中拔得頭籌,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對于足球運動基礎較差,但經過幾次訓練之后對足球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卻因為一次期末考核不理想的成績被教師忽視,長此以往再濃厚的興趣也會隨著教師的不重視和成績的不理想而逐漸消退。
(四)活動經費來源過于單一化
據相關調查可知,我國在初中校園籃球的開展中,在經濟方面主要依靠教育部門的財政撥款方式支撐,來源上比較單一化。現階段,我國初中校園足球在發展規模上在逐步擴大,參與的學生也越來越多,活動形式上也越來越豐富多彩。受這些方面的影響,其所需要的經費也在日益增加。如果學校還只依靠財政撥款的話,必然是難以維持的。因此,當前各個中學面臨的燃眉之急就是如何對經費渠道進行拓展。
三、推動初中校園足球教學發展的實踐策略
(一)完善校園足球教學資源
限制校園足球運動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教學資源不足,許多足球教學活動因為足球教學資源的不足而無法開展,因此學校應該盡全力完善校園足球教學資源。通過分析校園足球教學資源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筆者認為發展校園足球活動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完善足球教學資源。
(二)改善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許多創新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紛紛涌現,體育教師可以在進行足球教學時將這些新型教學方法融入體育課堂中去,激發學生的足球訓練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無比期待每一次的足球教學課堂,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堅持訓練。而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首先,教師可以在教學模式上加入分層教學的新型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注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可以在足球訓練中融入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在開始訓練之前對學生進行足球運動基礎測試,確定學生足球運動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初始水平,并將學生分為基礎良好、基礎中等以及基礎差三種類型。
其次,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教學內容要把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時代特征相結合,使足球訓練變得更為有趣。例如,對于復雜的足球動作,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向學生進行傳授,將動作中的難點、重點通過現代技術轉換為慢鏡頭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可以對動作技巧反復觀看,注意到動作與動作之間細節的差異,確保在足球訓練中減少錯誤的發生。
(三)持續優化教學評價體系
目前,初中校園足球運動教學在教學評價這一部分還不是特別完善,新課改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同時也要求教師創新教學評價模式。在足球課堂教學中,采用終結性評價為基礎,多元化評價方式并行的評價模式,達到對學生的全面性評價。比如在學習足球的滾球技巧后,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評價。第一,讓每一個學生都對自己的課堂表現和學習情況進行表述,說出在學習中的困惑之處。第二,體育教師隨機讓學生以兩人為單位組成小組,進行互評。第三,由教師對學生進行總結性的評價,并指導學生進行改進。這樣一來,既可以達到提高學生參與度的目的,又可以使教學效率達到理想狀態。
(四)提高財政資助力度,為初中校園足球發展夯實基礎
只有在經費的支持下,我國初中校園足球工作才能夠順利地開展、進行下去。然而,如果一味地憑借教育部門撥款的話,該活動的終結就是意料之中的。因此,作為學校的領導層應及時意識到這一點,對其經費渠道進行拓展,尋求社會力量來促進校園籃球的發展。比如,與相關企業或者事業單位進行合作,借助協作、冠名等手段,來獲得多方的財政支持,使經費渠道趨于多元化發展,保證我國初中校園足球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春喜.如何上好初中體育足球課[J].魅力中國,2017 (14):93.
[2]周東升.淺析校園足球文化對校園文化的作用[J].青少年體育,2017 (03):32–33.
[3]劉軍.淺議強化初級中學足球教學的實踐價值分析[J].赤子,2017 (1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