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計量是會計工作的基礎,而計量屬性的選擇又是會計計量的核心。因此,為了能夠對利益相關者的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會計計量中選擇的計量屬性是否公允、計量結果是否適當至關重要。而公允價值計量一直是會計界研究的熱點和難點,更有學者將公允價值計量稱為一個“世界性的財務報告難題”。通過對新準則中有關公允價值應用的分析發現,尚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本文在對公允價值會計計量提出、發展、應用和經濟后果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剖析我國新《企業會計準則》公允價值規則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完善對策。
關鍵詞:公允價值;應用;經濟后果;問題;對策
一、公允價值的提出
公允價值的提出與20世紀80年代發生在美國的金融危機有關。當時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在美國大為流行,大量參與交易的金融機構在財務報告中顯示為經營業績良好,但他們突然陷入財務困境,使很多投資者遭受了巨額損失。這一事件引發了一場廣泛的爭論,爭論主要圍繞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會計所提供的信息對于相關利益人決策的做出能否提供足夠的支持而展開。1990年9月時任SEC主席的查理.C布雷登在美國參議院銀行、住宅及都市委員會作證時指出歷史本計量下的財務報告對于預防和化解金融風險于事無補,首次提出了引入公允價值作為金融工具的計量屬性。我國財政部基于《國際財務報告準財第13號一公允價值計量》,于2014年頒布《企業會計準則第39號一公允價值計量》對公允價值計量進行了規范。
二、公允價值的應用
在我國,公允價值定義直到二十世紀末才被明確引用,但由于相關準則的缺失也因此帶來了類似于利潤操縱等負面效應。同時,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中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水平以及市場的成熟程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公允價值的應用范圍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大量股票、債券、基金等金融產品掛牌上市,股權分置在資本市場中也更加完善,金融市場生機勃勃,為公允價值的大范圍推廣應用提供了條件。為此我國積極實現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保障公允價值引入的謹慎性和適度性,為公允價值計量方法在外幣報表折算中的應用提供依據。公允價值折算方法是公允價值會計實務運用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渠道,與常規的現行匯率法、時態法、貨幣與非貨幣項目法、流動與非流動項目法相比折算出的結果更加準確。
三、公允價值應用的經濟后果
首先,由于公允價值計量能夠更加可靠地提供有關資產和負債的價值信息,能夠優化我國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和資本定價,進而在某種程度上增進了會計信息價值的相關性。因此,公允價值的應用確實有利于保存企業資產質量,充分揭示財務風險,正確衡量經營業績,為會計信息使用人提供更有用的、更真實的決策信息。
其次,以公允價值對資產特別是金融資產進行計價與度量,不僅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會計信息客觀性的要求,還是為了滿足會計信息透明化和及時性的要求。因此,公允價值會計報告能夠更加及時、充分、準確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風險,有利于更好地評估企業在競爭性市場上的運行情況,及時發現和化解行業風險,滿足投資者的要求。
第三,公允價值計量的規制與應用增加了我國企業在市場化條件下,不同企業經濟主體之間尤其是競爭更為激烈與管理更加規范的上市公司之間營業會計信息的可比性,能夠更好地反映企業在各自行業與領域中所處的商業競爭地位與環境,便于企業管理者與治理者們能夠更為準確地理解和把握企業經營發展的財務與經營發展戰略。
第四,在公允價值規制中對企業會計信息計量方法進行有條件與程序化的確定,可以幫助企業有效提高企業會計人員對于公允價值應用積極價值的深層次認識,提升企業會計人員推行公允價值使用方面的會計行為規制的法律地位,并且能夠增加企業日常實踐中關于會計信息計量方面執行的強制性與有效性。
四、問題和對策
自從公允價值被引入到會計實踐中以來,公允價值的可靠性就一直是人們質疑的焦點。當存在活躍市場的情況下,公允價值計量依據是市場可直接觀察的報價,其可靠性不容置疑,但目前公允價值的應用存在以下問題:
1.計量模式選擇受到現行稅法影響與制約。
2.公允價值計量考慮的因素復雜,應用方法缺乏規范性和可操作性,增加了獲取公允價值的難度。
3.公允價值可能增加財務報表的波動幅度。
4.公允價值的可靠性難以控制,為企業通過公允價值操縱盈余留下了隱患。
我們建議:
1.積極完善商品交易市場和資本市場,使其建立活躍的市場報價制度和交易體制,從而降低公允價值的應用成本和改善公允價值應用環境。
2.完善公允價值計量指南。我國對于公允價值的規定過于簡單概括,缺乏具體的執行指南。補充和完善公允價值指南可以使我國企業準確把握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和計量程序。
3.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守法意識。新準則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透明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需要會計人員做出更多的職業判斷。一方面,企業應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對會計人員進行專門的公允價值的知識培訓;另一方面,會計人員自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和形勢的發展,不斷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和職業道德。
參考文獻:
[1]李悅享,鄭世佳.公允價值折算方法在外幣報表中的應用——以中鋼國際為例[J].財會通訊,2019(22):91-95.
[2]葉陳云,謝志華.我國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規制缺陷及其應對策略[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11,31(11):104-109.
[3]張敏,簡建輝,張雯,汪曉慶.公允價值應用:現狀·問題·前景——一項基于問卷調查的研究[J].會計研究,2011(04):23-27+93.
[4]張國華,曲曉輝.公允價值在我國的應用情況研究——來自A股資本市場四個行業的數據[J].會計之友,2014(03):25-37.
[5]唐玉蘭.公允價值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之友(上旬刊),2009(12):50-52.
作者簡介:孔夢珂(1999-),女,山東濟寧人,本科,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