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風建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高校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的主要體現。隨著互聯網在現代生活的日益廣泛,學風建設的途徑也越來越多元化,如何更好的利用互聯網加強高校的學風建設就顯得光為重要。易班作為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于一體的大學生網絡平臺,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網絡教育平臺。利用易班平臺開展學風建設不僅可以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加強學風建設的有效性和時效性,同時還可以滿足學生學習方法的需求,有效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其科學性和可行性。本文分析利用易班平臺加強學風建設的重要性,針對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依托易班平臺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易班;學風建設;策略研究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教育已經成為高校教育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網絡教育一方面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另一方面也改變著學生的學習方法、生活和思維方式,對學生的道德觀念和價值理念產生著重要影響。易班作為教育部領導下的大學生互動的網絡社區,同時作為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平臺,如何利用好易班平臺有效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成為高校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利用易班平臺加強學風建設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面對“互聯網+”的新時代,如何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成為了主要時代課題。2019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工作安全要點》中提出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易班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在統籌教育教學環節的重要作用。利用易班平臺加強學風建設可以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加強了學習過程中的互動交流,豐富了高校學風建設的內容,為高校學風建設提供了更加方便、高效的育人方法。
二、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目的不明確
許多大學生進入大學,脫離了高中高強度高壓力的學習模式,進入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和管制,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經常出現如逃課、遲到的現象,導致了學習效果不佳。由于受高中灌輸式教學方法的影響,許多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學習的動力和目標,對所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有的學生為學習而學習,學習較為盲目。
(二)缺乏時間管理能力
首先,高中時期學習時間較為緊湊,大多數情況下老師和家長已經為學生做好時間管理,進入大學上課時間相對較少,學生有大量的空閑時間,由于教育過程缺乏對學生時間管理的教育,導致許多學生面對大量空閑時間不知所措,有的甚至肆意揮霍浪費;其次,有的學生雖然已經安排了自己的空閑時間,但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再加之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拖拉的習慣,導碎空閑時間利用效果不佳,久而久之浪費了大量的碎片化時間。
(三)缺乏對所學專業的了解與學習興趣
學生在高中時期缺乏對各類專業的了解,填報志愿時往往會出現隨大流跟風的現象,有的甚至是父母和老師要求學生填報志愿,同時有的高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缺乏對所學專業的詳細介紹,一方面導致了許多學生對所學專業缺乏了解,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導致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無法投入到學習中,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后期的就業和擇業,形成懈怠學習與難就業的局面。
(四)缺乏合理的大學規劃
大學是鏈接K12教育與就業的重要環節,合理利用大學時間,加強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對大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合理的大學規劃不僅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步驟,在學習中不斷反思和總結自己,同時也為今后的就業做好更充分的準備。然而有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后仍然無法改變被人管制的教育模式,無法適應大學學習環境,久而久之便會變得茫然和盲目,同時許多高校缺乏對大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導致了學生無法制定合理的大學規劃。
三、依托易班平臺的高校學風建設對策
(一)建立健全學風建設保障機制
易班平臺具有溝通快捷、傳播快速、信息多樣化等特點,這種教育模式突破了以往單向性的教育教學方式,有效的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結合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線上和線下的學習與活動,并養成主動學習的學習習慣。良好的保障機制有利于學風建設的有效開展,首先,建立完善的責任機制,協同學校、學院各職能部門,建立領導小組制定相關政策,將易班納入學風建設范疇;其次,制定激勵機制,為了更好的發揮易班平臺的作用,學校可制定一系列的獎勵措施,如設立關于易班教學和平臺研發的專項經費,同時可以將負責易班的老師和學生團隊納入評獎評優的體系當中,加強師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次,完善考核機制,學校需建立完善的學風考核體系,將工作目標和工作內容具體化,同時還需要對各學院負責易班的老師和學生部門進行考核和評估,落實責任,加強管理;最后,加強隊伍建設,形成由校領導、專業老師、輔導員、學生干部組成的四級隊伍機制,保障易班學風建設的有效實施。
(二)聯動多種資源,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易班平臺學習資源豐富,學習方法快捷、方便,符合當代大學生學習的需求。通過易班平臺可以實現師生課上課下、校內校外、線上線下的交流溝通。首先,整合各種資源,為學生提供各類教學信息、生活服務、教學活動等,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生活需求;其次,學生還可以通過撰寫個人博客、建設個人主頁、易瞄瞄分享等方式來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心得等,并與其他人進行交流互動,提高了學生的參積極性;最后,實現各類活動線上共享,學校以及各個學院可以通過易班平臺發布各類學風活動和線上直播,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進行參與,加大了活動參與的廣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推動學校學風建設。
(三)加強線上線下活動聯動機制
為推動高校學風建設,需積極組織各種各樣的學風活動、學術交流及報告,營造良好的學風氛圍,同時要營造“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對學習、學術等方面突出的師生進行廣泛的宣傳和學習。易班作為信息交流和學習平臺可以對各類“正能量”信息進行宣傳,開展網絡活動并進行互動交流,達到育人的目的,對第一課堂的教育學習起到補充作用。如開展粉筆字大賽、空中課堂、優秀讀書筆記評選、優良班風評比、朗讀比賽評選等活動,立足學生學習要求,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號召各個班級積極參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開發特色輕應用,提升學習效率
易班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臺,得到了高校的青睞,近年來,各高校致力開發多種“線上十線下”相結合的輕應用,旨在通過各種特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建設“線上易班迎新系統,打造宿舍查寢、師生班級群互動、新生入學教育的模塊,讓新生對學校、學院、專業等有一個詳細的了解,盡快的投入大學學習和生活,同時,可以通過易班開展榜樣人物和事跡的介紹,以榜樣的力量帶動學風建設,如積極開展優良班集體、先進個人、優秀學習標兵、優秀學習干部、先進事例等的評選活動,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帶動學校、學院學風建設。
參考文獻:
[1]童彥.基于“易班”平臺的高校學風建設研究[J].決策探索(下),2019(7),70-71.
[2]唐菲菲.基于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的高校網絡教學平臺建設思路探究一以易班教學資源庫為例[J].人力資源管理,2015(5),236.
[3]陽妍艷.基于易班開展大學生學風建設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4(05),59-62.
[4]李興華,劉智斌.利用易班構建網絡骨干隊伍建設機制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1(7),86-88.
[5]將琨,張繼東,喬靜芝。基于輔導員微博的高校學風引領機制構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2(3),33-34.
[6]蔣飛燕,陳建紅,付玉春,梁晶晶.高職院校運用易班網絡平臺推進學風建設的實踐研究[J].輕工科技,2019,35(09),173-174.
作者簡介:董雪(1991-),女,漢族,山東淄博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從事輔導員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