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摘要:我國教育事業最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為我國整體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貢獻力量。對于學生人數眾多的我國高等院校來說,如何創建科學、合理、有效的在校學生管理模式尤為重要。當前高等院校面向在校大學生的管理工作具有學生人數較多、學生層次多樣化、學生服務要求提高等特點,決定了在新時期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實現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在校管理;創新模式
一、傳統管理模式的不足
1.信息化時代帶來的變革,隨著我國科技軟實力的不斷提升,促進了管理模式的變革,各種管理模式趨向網絡化、平臺化、大數據化發展。與之相比,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已無法快速、準確地處理學生管理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例如,教學方式從傳統的單一課堂式教學被多媒體網絡式教學所逐步替代,利用網絡技術構建數字化教育教學平臺,這種教育教學管理方式打破了傳統管理機制對于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使學生能夠更加科學合理自主地安排個人的學習行程,深受學生們的推崇。但這種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模式也給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帶來了沖擊,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無法匹配快捷多變的現代化教育教學模式,致使形成軟硬環節的錯位,從而出現大量的管理問題。此外,在教學內容方面,隨著網絡技術的普遍應用,教學內容的來源也愈加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愈加多樣化,不僅局限于課本內容。這導致學生對于事物的認識,逐漸脫離了傳統的全部由老師引導和傳授模式,老師的作用趨向弱化。而傳統學生管理模式中,老師是管理的核心要素,傳統的管理模式已不適用于當前的學生管理。2.學生管理理念的轉變,傳統的學生管理理念強調“以管理為主”,學牛嚴格按照學校統一制定的各項管理制度完成各項學習活動。學校將學生看做被動服從的個體,忽視了學生應有的管理的主體地位。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高校學生管理理念核心多體現為“以服務為主”教育理念趨向于“以人為本”、“因材施教”高校制定一切管理制度之前,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需求,不再只關注基礎理論的傳教,而注重培養學生的通識能力,從而引導學生提升實踐創新能力。這就要求學校摒棄傳統的“以管理為主”學生管理理念、一味地強調高校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的高姿態,而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創建“以服務為主”的管理彩礴莫式,這樣才能符合現代學生管理的要求,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個體發展需求。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欠缺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并沒有將每一學生看作一個獨特、完整的個體,導致在管理的過程中嚴重欠缺服務意識,從而產生諸多管理方面的弊端。
二、當代大學生管理模式的創新
(一)大學生健康飲食情況創新
1.增加飲水量,預防便秘,保護腸道健康,每夫應當足量飲水,水量建議在1500~1700mL。2.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一日三餐做到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3.學校要加大營養與健康的宣傳力度,如多舉行一些講座,舉辦營養方面的知識競賽或相關的宣傳海報。4.將食品營養與衛生課程當做全校公選課,讓更多的學生了解營養學知識,明白合理膳食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以便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飲食習慣。
(二)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
高校應轉變認識,確立大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服務”理念為學生管理模式的核心,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高校學生管理者需正確定位,將自我視為向大學生提供幫助的服務人,而大學生作為實施管理模式后的受益者來對待。在高校學生管理的過程中,以滿足大學生的需求作為構建新時期學生管理模式的核心要素,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將服務意識深深扎根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面。
(三)促進大學生價值實現
大學生是國家的寶貴人才,在國家建設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大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的培養,國家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畢業后不能為國家建設出力將是國家的重大損失。在現階段,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現象普遍存在。一方面,很多大學生在校期間沒有認真學習,將時間用在玩樂上,能力素質不高,難以適應社會需要;另一方面,高校培養模式的落后,導致大學生能力素質與社會需求脫節。大學生畢業后不能就業造成人才的極大浪費,不利于國家的發展,同時,大學生的價值無法得到體現。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將大大提高大學生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促進大學生就業率的提高。大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所學的知識,發揮自身的能力,在實際工作中實現個人價值,增強大學生的自信,最終體現在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上。
(四)搭建網絡數字化的管理平臺
為契合當前世界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的高科技時代,高校應依托科學的管理理念并結合“校本化”特征打造屬于各高校特有的學生管理網絡數據化平臺,實現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決策科學化、管理精準化、服務高效化,從而為大學生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學、精準、有效的信息數據支持,推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向精細化、智能化、合理化方向發展。為實現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大學生,高校構建的學生管理網絡數據化平臺應包含學生招生管理、學生教務管理、學生學籍管理、學生獎助管理、學生社團管理、學生思想心理管理、學生學業管理、學生就業管理等功能模塊,最終為“德、智、體、美、勞”全方面育人提供外部助力。
(五)推進學生管理者專業化進程
構建科學合理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需要專業化的管理團隊來推動,因此推進學生管理者的專業化進程尤為重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現代高校學生管理不再局限于在校行為、教學管理等幾個基本方面,還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心理健康管理、獎助貸管理等管理環節。可以說,高校學生管理范疇不斷加大、延伸,因此,要求從事大學生管理的教師的職業能力要不斷加強與提高,從而更好地做好學生管理服務工作。
三、結語
由于時代的發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已不適應當前學生管理工作需要。我國高校應深入研究新時期大學生管理工作的職能、特點、目標等幾方面要素,發現學生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予以解決,從而創新大學生在校管理工作的模式,嚴格按照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有效應對高等教育發展所帶來的挑戰。
參考文獻:
[1]李峻汝.新時期大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5,(10).
[2]薛琨.新時期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模式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