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摘要:水利灌溉是農業生產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尤其在農業經濟水平不斷增長的今天,水利灌區的維修和管理工作更加重要。目前,在備受重視的農田水利灌溉工作中,很多地方都建立了現代化澆灌項目。優質的農田水利灌溉方式可以推進農業高水平的發展和農業灌溉技術的進步。為了更好地推動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對灌區的不足和問題進行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維修和管理對策,這樣才能提升農業生產效益。
關鍵詞:灌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應對策略
近些年來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包括:潰壩以及放水洞等,此外水利工程體系缺少完整的制度,直接導致水理工工程的運行受到影響。因此在整個過程中需要明確基礎建設的基本要求,將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等作為當前首要任務,盡量減少農業生產的損失。
一、農田水利工程的特點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俗稱“小農水”一般是指為解決耕地灌溉和農村人畜飲水而修建的田間灌排工程、小型灌區、小型水庫、塘壩和中小型泵站等。這些工程的興建調節了農田水分狀況,改善地區水利條件,水利資源得到優化配置,滿足和保障了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高質量和高效率建設,如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規劃田間工程、中小河流疏浚整治工程、農村小型公益設施農村橋梁建設項目等,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農田灌排用水、農村養殖業用水、農村人畜飲用水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產量,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大大促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推進了新農村建設步伐。
二、灌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難題
(一)管理方式不合理
當前應用的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體系是在計劃經濟背景下設定的管理體系,沒有將市場體系作為主體運行,在管理過程中采用的管理方式較為滯后,無法迎合現代化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需求,從而導致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水平偏低。
(二)施工管理有待加強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往往數量多、分布分散,雖然規模相對較小,但在原材料及設備的選購、施工工序等方面,仍有不少細節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目前,不少中標單位的水利水電施工總承包資質都是后期增項取得的,缺少水利專業施工技術人員和施工經驗,在施工方法與技術等方面缺乏有效籌劃和管理。例如,在水利工程施工時,不僅要考慮當地的灌溉與排澇,也要兼顧周邊地區的水流走向和水系變化等因素。施工單位未能從區域和大局上進行把控,施工過程中相對松散隨意,往往忽略其他存在的因素,造成不能充分發揮工程應有的功能和效益,影響了整體工程的施工質量。
(三)管理資金的缺乏
大部分農業生產地區都降低了農田水利灌溉的收費標準,加大了水利灌溉的財政支出,出現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尤其是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這種情況更加嚴重。資金的匱乏導致灌溉項目員工的基本薪資得不到充分保障,在影響員工積極性的情況下,影響了灌溉質量。氣候變化加劇,降雨量變少,讓很多地方的水利灌溉儲水量不足,水資源的配置更加艱難。如今,水污染不斷加劇,水質降低導致農田水利澆灌風險不斷加大,再加上水利單位維修和養護灌溉機械的經費少,故障的灌溉設備帶來的灌溉問題讓人擔憂。
三、灌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難題的對策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農田水利灌溉管理體系
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已成為農業增收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對農田水利灌溉技術的選擇上,需要充分結合不同區域的農田灌溉需求。我國的農田灌溉管理一直得不到有效的體系支撐,整體管理水平不高。在采用灌溉技術過程中,不會過多考慮當地的實際狀況,導致水利灌溉工作往往出現較多的問題。面對這樣的狀況,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對農田水利灌溉管理的關注,積極建立完善的農田水利灌溉管理體系。面對各種灌溉技術,如管道灌溉、水車灌溉,要針對不同的農田地域狀況,選擇合理的灌溉技術,提升農田水利灌溉所能產生的灌溉效益。農田灌溉管理還需要根據當前的農作物種類,確定不同作物對水分的不同需求,采取最合理的灌溉措施。
(二)增加維修管理資金的投入
普通農戶無法承擔灌溉機械的維護費用,因此給政府帶來了巨大的財政負擔。要加強各個地區管理部門及政府之間的聯系和協調,不斷加大水利資源灌溉的經費投入,利用銀行貸款減小政府的經濟負擔,實現機械維修資金的周轉。相關管理部門要充分意識到農田水利灌溉項目在農業經營中的具體作用,要明白農業在國家經濟中的重要地位,積極爭取國家對農業生產、農田水利灌溉控制的理解和支持,這樣才能獲得國家級農田水利灌溉項目的政策投資。另外,政府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收費標準,引導群眾科學節水、用水,才能減小水資源短缺的壓力。
(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自建成以來灌區顯著改善了當地的農業生產條件,取得了巨大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對促進農業發展和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工程建設時的經濟條件、技術水平及歷史環境限制,工程原配套程度和建設標準低,加之年久失修和維護管理不當,灌區內有效灌溉面積和水資源利用率呈逐漸下降的變化趨勢。為了合理開發和持續利用有限的水資源,急需對灌區進行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建設,從而提升灌溉用水率,這不僅是當前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的一項迫切要求,而且與區域規劃、自然環境、水土資源的長遠發展密切相關。
(四)完善管理體系
構建迎合當前農業發展的管理體系,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水資源灌溉效率,同時還能促進我國基層農業的長遠發展。這就需要加大對基層農田水利灌溉設施建設,保證各項資金落實到位,確定落實各個建設完成工程的所有權和應用權,尋找新型的管理形式。同時在農村基層應秉持節約用水的理念,提升對灌溉效率的標準要求,實現水價改革,以此保證農村群眾的合法權益。
四、結束語
總體來說,隨著水利水電工程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建筑質量的要求更高,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筑質量將直接關系到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效果。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實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質量問題,實現良好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確保水利水電項目的效果和安全,進一步促進我國水利水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蓉,胡蓉.灌區水利工程管理現狀及應對措施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9,9(06):104-105.
[2]張菊芳.灌區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法的探討[J].農家參謀,2019(01):191.
[3]丁吉庚,歐陽明.灌區水利工程管理現狀及應對措施的思考[J].農家參謀,2018(2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