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群 田小靜
摘要:由于新冠疫情全球性的爆發,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到2021年舉辦。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各國運動員的備戰節奏與計劃,但又不得不重新做出調整,重新制定備戰周期的訓練計劃。對于運動員來四年一個周期的備戰,被迫增加一年。在里約奧運會上,中國乒乓球隊包攬全部金牌,實現了北京、倫敦、里約3屆奧運12 金的傲人成績。但與國家隊在國際賽場上的輝煌戰績相比,中國乒超聯賽總冠名權竟無人問津。在云集了世界頂尖選手的乒超聯賽,乒羽中心制定的3000萬總冠名費,可謂價格公道,但卻連續出現“裸奔”現象。乒超聯賽的價值不斷被市場邊緣化,引人深思。本文通過橫向、縱向對比方法,對比中國其他體育項目成功市場化的發展路徑、借鑒國外對于小球運動市場化的發展方式,對中國乒超聯賽想要發展的更好,市場化價值更高,提出幾點建議:保障俱樂部權益,加強主場建設,增強俱樂部在聯賽中的存在感。乒超聯賽改革迫在眉睫,否則聯賽市場化發展將會停滯不前。對于乒乓球這項運動,尤其是被稱之為“國球”的中國,無疑是災難性的。
關鍵詞:乒超聯賽;俱樂部;市場化;商業開發
一、乒超聯賽發展現狀
(一)聯賽整體商業發展舉步維艱
近幾年乒超聯賽的冠名權,可謂讓人大跌眼鏡。2015年,信心滿滿的中國乒協委托北京產權交易所和華奧星空共同搭建體育產業資源交易平臺,對乒超聯賽相關權益進行公開招商,冠以3000萬元價格標的。相較于當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和平安保險一紙4年6億元冠名費的合同,3000萬的價格可謂性價比極高。
乒乓球作為國球,成績斐然,在世界各項比賽中,幾乎囊獲所有冠軍。里約奧運會后,國乒成為大熱門,劉國梁成為網紅,張繼科、馬龍、樊振東不僅在賽場上所向披靡,也相繼成為人氣超高的網絡紅人。乒超聯賽水平之高,幾乎代表了世界乒壇的最高水平。吸引了德國名將波爾、奧恰洛夫,韓國的朱世赫,日本的福原愛、平野美宇等外國球星前來參賽。
然而自開始掛牌冠名費后,2016、2017和2018賽季,乒超聯賽連續三年“裸奔”。冠名權之所以無人問津,和聯賽整體的商業化發展有著直接關系。乒超聯賽市場化發展進度緩慢,商業化模式開發不充分,必然拉低整個聯賽的商業價值,繼而出現乒超聯賽“裸奔”的尷尬局面。
(二)贊助商缺乏利益保障
長期以來,我國乒超聯賽實行“雙軌制”,即賽季來臨前,球員的管理權歸屬于俱樂部,由俱樂部安排比賽訓練并制定相關收入;在國際賽事及非聯賽期間,運動員的管理權歸國家隊所有。若聯賽與國際比賽發生沖突,那么乒超聯賽則無條件的讓步于國際比賽。每年乒超聯賽賽程在三個月左右,只有在聯賽期間,俱樂部才對該俱樂部的運動員擁有管理權,其余時間,俱樂部與運動員無實質的聯系。
在一個偶像崇拜的時代,觀眾是否樂意去現場觀看比賽,球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各項體育賽事的明星牢牢地吸引著人們的目光,明星效應直接影響著賽事上座率的高低。NBA 自誕生以來聯賽對包裝了一批又一批的個性鮮明,享有強大市場號召力的球星:“籃球皇帝”張伯倫、“飛人”喬丹及“小飛俠”科比等籃球巨星。歐洲足壇中,幾乎各支俱樂部都有自己的招牌球員,C羅、梅西、內馬爾等,他們不僅是國家足球的希望,也是各自所在俱樂部的希望,有的球員甚至被稱作城市英雄。在球星效應下,能夠培養一大批忠實球迷。
自乒超聯賽開展至今,當聯賽與國際大賽時間發生沖突時,乒超聯賽基本上都會做出取消或者改期舉辦的決定,此時俱樂部地位較低,需服從有關部門的安排,此時觀眾也就會對乒超聯賽的存在產生了質疑。因此,球員歸屬不明確,俱樂部缺乏真正意義上的管理實權,球隊贊助商權益無法得到保障,賽程不固定,反映出中國乒乓球聯賽市場化、職業化的不規范性。
(三)球隊主場不固定,上座率低
在各個項目俱樂部聯賽中的主場比賽,主隊對于場地的適應性和球迷加油助威聲對客隊造成的心理影響,都占據優勢。因此,在體育項目中,主場優勢顯得尤為重要,也是各個俱樂部在淘汰賽中必爭的一個環節。每個俱樂部都喜歡在自己的主場進行比賽,這樣球員和教練也可以以逸待勞,避免因舟車勞頓而浪費體能和精力。
但是這個情況在乒超聯賽卻很少看見。大多數球隊主場都不是很固定,甚至會經常更換主場的所在地。官方給出的解釋為:推廣乒乓球運動在全國的知名度,打造中國乒乓球“NBA”聯賽的推廣模式,試圖通過主場的變更,吸引更多球迷。這些話聽上去似乎不無道理,美國“NBA”的季前賽也會到世界各地進行比賽,其目的就是宣傳自己的聯賽,擴大聯賽知名度,吸引更多球迷。然而季前賽并非常規賽或季后賽,輸贏不對俱樂部在該賽季的成績有任何影響。在常規賽和淘汰賽的比賽中,各支俱樂部的主場都會固定在一個城市。
而中國乒超聯賽的主場不斷變更,使球迷文化出現裂痕,導致沒有固定的球迷群體,最終結果就是慘淡的上座率。
二、乒超聯賽商業發展的建議
(一)加強主場建設
球迷不知道購票地點、價格,購票不方便是乒超聯賽上座率慘淡的因素之一。其深層次原因在于,乒超大部分俱樂部都是以打包出讓主場辦賽權的方式安排主場比賽,門票收益與俱樂部沒有直接關系。俱樂部不關心聯賽票房,不會用心營銷、策劃比賽門票;而對于承辦單位來說,由于乒超主場不固定,且場次不多,導致也不愿意在門票方面花費更多心思。因此,固定主場、穩定賽程才能培養俱樂部忠實球迷,從根本上解決聯賽上座率問題。
賽場的周邊配套設施也決定了球迷是否愿意前往賽場的觀看比賽因素之一,停車問題,私家車前往是否能過夠提供便捷的停車位置。若乘坐公共交通前往賽場的球迷,賽場周邊的公共交通是否便利。這兩個前往觀賽的途徑,也影響了觀眾是否到現場觀賽的意愿。
在場館周邊地區,設置若干個俱樂部的宣傳手冊,發放給到現場的觀賽的球迷小禮品;設置若干個商品售賣區,售賣運動員參賽的運動服、鞋類、乒乓球拍和海綿等器材,增加俱樂部收入。
主場設置方面,不能僅僅在臨時布置的綜合場館直接進行賽事,綜合性場館往往觀眾距離場地較遠,乒乓球作為小球運動,其特點是變化多,速度快。觀眾近距離觀看賽事,才能夠感受到乒乓球運動的魅力所在。需要主辦方針對性設計,打造適合乒乓球比賽的運動場地,提升觀賽體驗,打造精品聯賽。
(二)增強聯賽宣傳力度
央視對乒超聯賽的轉播遠不能滿足聯賽對電視轉播的需求。需要加強地方電視臺的轉播渠道,繼續深化與央視的合作關系,探索更為高效的合作模式,發揮電視頻道的平臺優勢,整合電視資源,將各場比賽信號進行綜合利用,媒體實現資源共享,以此提高乒超聯賽媒體曝光率,擴大受眾人群,提高賽事關注度。
在新媒體迅速發展普及的年代,使用移動客戶端觀看比賽的人數不斷上升,乒超聯賽想要謀求更好的發展,必須轉變現有的固定思維,使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結合,在保證傳統媒體傳播途徑的情況下,加大新媒體的傳播力度,增加新媒體直播路徑和平臺,直播同時觀眾可發表自己的觀點,提高觀眾的存在感與參與感,發揮新媒體在現階段的傳播優勢。
加強對乒超聯賽的官網建設。及時更新賽事信息,避免出現信息滯后、信息不全,確保球迷可以通過官方網站查詢各類信息;同時增加賽事的精彩視頻,使球迷錯過直播后,可以隨時觀看到賽事精彩視頻回放。
增加對微博號的建設。目前微博上乒超聯賽粉絲數僅為3萬,馬龍超過300萬,張繼科更是逼近1000萬,由此乒超聯賽的微博建設可見一斑。提高直播賽事的信息更新,增加名人專訪專欄板塊,吸引更多網民和粉絲瀏覽。
增加俱樂部的公眾號、小程序、APP的開發與建設,在移動客戶端更加普及的當下,人們更多時候會通過移動客戶端來了解相關的信息,碎片化閱讀的出現,使得人們對于想了解相關信息的需求,呈現便捷化、準確化和及時化的特點。建設對外發布信息的渠道和平臺,是俱樂部宣傳的重要一項舉措。
(三)增加俱樂部、球員與球迷的互動
自里約奧運會后,國乒球員通過網絡直播迅速成為網紅,球迷數量迅速上升。據了解,粉絲大多數為女性,處于追星目的,很多粉絲不遠萬里,為的就是看一場自己偶像的比賽,這種情況在幾年之前是無法想象的。
定起開展俱樂部開放日,讓更多的人民群眾或者球迷,了解俱樂部運營狀況,了解俱樂部發展歷史,了解目前俱樂部的球星等。
包裝俱樂部高水平球員,提高曝光率,利用球星效應,培養更多的球迷群里前來觀賽,振興球市。
粉絲團和后援團的建立,促進了乒乓球運動在群眾中的發展,隊員人氣也隨之上漲。這樣的團體屬于自發性質,因為熱愛組成,這種情況下,在聯賽期間俱樂部可以加大球員與球迷間的互動力度,組織隊員與球迷的見面和溝通,拉近與球迷距離,增強球迷存在感,促進球迷團體不斷發展壯大,保證乒乓球運動市場熱度。
三、結語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體育事業發展也在不斷前進,體育產業作為推動國家經濟新增長點,需要制定合理的發展模式。從改革開放以來的舉國體制為主要路線,到現在的大力發展群眾體育為主要方針,體育賽事市場化的道路也在各個項目中不斷發生轉變,市場化變革迫在眉睫。增加俱樂部在乒超聯賽中的話語權,使乒超聯賽更為市場化、職業化;在體育產業迅速發展的今天,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找出一條符合乒超聯賽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王錐鑫.關于中國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賽發展若干問題的探討[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04):46–49.
[2]郭涵.我國乒乓球職業聯賽發展的問題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4,35(2):113–116.
[3]馬越斐.乒乓球超級聯賽俱樂部運行機制及其經營狀況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6,34(05):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