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住房公積金制度是一項解決城鎮職工基本住房問題的住房保障制度。隨著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日趨成熟和完善,這一旨在滿足職工基本住房消費需求的住房保障制度,在保障民生、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等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但民營企業住房公積金建制率低、繳存質量不高,是目前住房公積金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住房公積金;制度;民營企業
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建立是我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一項重大舉措,截止到2019年底,全國累計歸集住房公積金近170000億元,近5年公積金繳存額增長率約為12.81%。可以說,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覆蓋率在不斷提升。但是在擴面指標向好的同時,住房公積金制度在民營企業普及率并不高,成為現階段制約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長期、有序發展的一個主要問題。
一、民營企業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按照國務院頒布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備金。但在餐飲服務業、建筑業、商品批發零售業、民辦教育、醫療機構,部分中小型外商投資企業等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情況仍不理想,眾多從業人員未享受到住房公積金制度的保障。
(一)經濟因素問題
1.民營企業在經營中的目的就是追逐利潤,而節約成本是他們競爭力的核心。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需要企業開支,間接抬高了企業職工的工資,導致成本增加,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企業主認為這與企業的利益不一致,因此繳存的積極性不高。
2.大部分民營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單位。民營企業經營者擔心職工工資水平較低,每月在職工工資中扣除應繳的住房公積金后,實發工資相對更少,使企業吸引職工的能力降低。
(二)社會因素問題
1.民營企業職工的流動性較大,繳存意愿不足。在民營企業工作的人員有相當部分是外地務工人員,他們大多戶籍不在本地,暫時沒有能力購房落戶,所以只選擇相對收入較高且有比較優勢的企業和城市工作,導致他們的流動性很大。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職工必須連續繳存住房公積金6個月以上方可辦理公積金貸款。由于公積金使用受限,所以繳存公積金對于民營企業職工吸引力有限。
2.民營企業部分職工對住房公積金制度認識不足,認為繳存住房公積金會減少他們當期收入,影響生活質量,不如以工資補貼形式直接發到手中實惠,對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缺乏積極性。
3.民營企業職工在勞動力市場的弱勢地位。目前民營企業職工被企業聘用時,多是買方市場,企業職工處于弱勢地位,很多用人單位不與職工簽訂勞務用工合同,沒有明確企業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的事項,使得許多職工喪失了維護正當權益的機會。
(三)制度因素問題
我國現行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是2002年修訂的,至今20多年來未修改,有些條款已不適應當今社會形勢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在:
1.沒有將住房公積金制度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制度的強制性不夠。導致了部分企業對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意識淡薄,繳存住房公積金缺乏積極性、主動性,極大的損害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2.組織實施行政執法的環節步驟多、周期長、效果差。
二、推進民營企業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對策
(一)加強政策宣傳和服務,轉變民營企業繳存觀念
1.加大繳存住房公積金對民營企業利好的宣傳力度。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23條規定,“公積金繳存可以在成本中列支”。直接利益就是企業公積金繳存部分可以免繳企業所得稅,個人繳存部分也可以免繳個人所得稅,從而減輕了一部分民營企業的成本顧慮。
2.樹立繳存典型,做好宣傳工作。對已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民營企業,認真總結經驗、樹立典型,通過大力宣傳繳存典型,使更多的民營企業可以更加近距離的感受到身邊已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企業得到的實惠,從而帶動公積金未建制企業主動建制。
3.加強對民營企業職工的住房公積金政策宣傳。應充分通過住房公積金官方網站、短信、手機APP、微信、微博、公益廣告、宣傳冊、海報等方式發布住房公積金相關信息。利用新聞媒體主動加強住房公積金政策宣傳,重點宣傳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目的、意義、作用、相關法律法規以及住房公積金工作取得的成果,提高企業經營者和職工的繳存認識,提高廣大職工的維權意識,營造用人單位自覺履行住房公積金繳存義務的社會輿論環境。
4.簡化民營企業設立公積金賬戶的手續,對民營企業開展定制服務。住房公積金中心應積極拓展網上受理公積金業務的工作模式,推行電子簽章,優化企業辦事手續和辦事流程,減少民營企業辦理公積金業務的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對有特殊需求的企業,可針對其需求提供公積金上門服務,預約服務,定制化服務。通過便捷高效的服務,提升民營企業對住房公積金的認可度。
(二)加強部門聯動,助力民營企業公積金制度的建立
推動民營企業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問題,不僅是制度建設的問題,它涉及職工住房保障、經濟發展等一系列問題,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一項社會性綜合工程。各職能部門應加強協作,共同推進這一惠民利民的工程。
1.利用“多證和一”平臺,從辦理商事業務源頭上,把好民營企業建制關?!岸嘧C和一”是企業辦理商事登記時,由工商登記機關實行“一表申請、一窗受理、遠程備案、一網歸集”的登記方式,一次性采集企業信息后,通過信息平臺推送給相關部門,實現企業信息共享。公積金中心應積極協調政府綜合部門,加入平臺運作。通過“多證和一”平臺傳送的登記信息,對新增注冊的民營企業,做好登記信息后的整理、應用工作,及時指導企業辦理住房公積金登記后的相關工作;通過“多證和一”平臺的年度審核功能,審核已注冊的民營企業是否建制。要求經營活動正常,并能基本保證按月發放工資的未建制民營企業,必須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按時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
2.加強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協作,將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寫入《勞動合同》,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在《勞動合同》條款中明確企業應按時足額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從而逐步實現就業職工住房公積金應繳盡繳。
3.加大與工商部門溝通協作力度,共享工商注冊登記的規模企業登記信息。通過與工商數據比對,篩選出未開立住房公積金賬戶企業名單,完善未建制單位數據庫,為精準宣傳動員擴面開戶工作提供信息支撐。
4.尋求稅務部門的支持,將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和賬戶設立手續,作為新設立企業辦理稅務登記的前置條件。
5.借助信用建設平臺,對未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企業進行曝光。建立不繳、欠繳住房公積金單位“黑名單”制度,將未按規定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單位或企業予以曝光,將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情況納入到企業信用評定工作和企業各類參評活動中,提升住房公積金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從而維護廣大繳存職工的合法權益。
(三)加大住房公積金行政執法工作力度
國務院頒發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確定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作為行政執法主體,具有檢查權、處罰權,即將頒布的新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對此進行了強化,處罰力度有了重大的提升。要在廣泛宣傳、引導的同時,必須維護法律法規的尊嚴,對拒不按照規定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民營企業,為維護廣大職工權益,應當r履責擔當,依法開展住房公積金執法工作,為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孫永平.中小企業推進住房公積金歸集擴面工作的難點及對策[J].消費導刊,2018(8):219.
[2]汪斌.非公企業住房公積金歸集擴面策略研究[J].財經界,2016(18):116.
[3]隋愛萍.淺談住房公積金歸集工作存在的問題[J].經濟現代化2016(7):42.
[4]劉煜東.加大住房公積金歸集擴面力度促進社會經濟事業發展[J].住房公積金研究,2014(7):21-23.
作者簡介:鄧睿思(1981-),女,漢族,遼寧沈陽人,單位:沈陽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職稱: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