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的全面發展成為重中之重。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期,保證體育教學有效性,關系到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為此,本研究將小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當前體育教學的現實情況,完成對存在問題的理性剖析,而后制定圍繞體育教學的科學設計策略,完成在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方法和教學評價的全方位設計與優化后,最終目的是在新時期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科學設計;優化策略
一、引言
體育學科在當前的教育領域中,受重視程度明顯提升,逐漸從傳統的“邊緣”位置向著“中心”移動。今天的體育教學,不單單要考慮到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更要看到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這就使得體育教學的側重點發生偏移,高效、科學的教學設計成為重點內容,這也是本次研究的重點所在。
二、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體育學科是小學教育階段不可或缺的內容,在新時期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用顯著。相比于傳統的尷尬局面,今天的體育教學已然進入到新階段,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的創新嘗試,都為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提供助力。但需要看到,受制于傳統體育教育發展模式和發展歷程的影響,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需要做好歸納和理性分析。
其一,體育教學設計對學生的關注度不高。學生是教育之本,學生的學習體驗直接反映著體育教學的效果。為此,教學設計也要以學生為核心,才能夠確保教學有效性。但從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情況出發,教師對學生的重視程度依舊有所不足,教學框架和教學目標都是以完成教學任務為前提,缺乏個體分析與準確定位,使得體育教學流于形式;其二,對體育教學全過程缺乏有效設計。體育教師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缺乏對教學全過程的有效設計,使得整個課堂缺乏生機,按部就班的方式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無法展現體育本身的魅力;其三,缺乏科學評價。體育教學關乎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科學評價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一環,有效的評價能夠使得小學生準確的定位自我,認清自我,從而實現自我成長。一旦評價環節出現問題,則勢必造成矛盾的出現,最終嚴重影響體育教學有效性。評價環節的科學設計,依舊十分必要[1]。
三、小學體育教學的科學設計策略
(一)教學計劃的科學設計
教學計劃,指的是體育教學過程的具體安排。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學計劃都是按照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大綱進行,缺乏針對性,也導致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過程面臨困難[2]。為解決這一問題,對教學計劃進行科學設計。第一,將小學生作為調查對象,了解小學生的身心情況,過程是以調查問卷或者是訪談的方法,了解小學生對于體育的認知和基本需求,將得出的結果作為教學計劃設計的主要參照依據;第二,以小學生為核心,確定教學計劃。教學計劃的安排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特征,堅持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確保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夠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第三,明確教學計劃。確定教學周期的有效安排,明確教學內容,制作成表,讓學生一目了然,從而為課前預習打好基礎[3]。
(二)教學目標的科學設計
教學目標的科學設計,同樣需要教師提高重視程度。傳統的教學目標,多是圍繞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教學任務完成情況,重點是以任務為核心目標。素質教育背景下,這種目標的確定顯然與新時代的教育發展存在偏差。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教學目標,才是當代體育教師要考量的問題。核心素養目標,是本次教學目標科學設計的主要內容。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應該具備的關鍵能力,可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三個大類。在明確的教學目標導向下,學生的成長空間得到拓展,教學目標更明確,帶來了體育教學的變革與創新。
(三)教學內容與方法的科學設計
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都是以基礎的理論和實操技巧為主,考慮到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技巧方面都是以簡單的技巧為主。在這種情況下,教學內容的枯燥問題就展現出來。為此,教學內容的設計,需要教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將多元化的資源要素應用到教學當中來。如田徑運動的短跑教學中,則可以將近期我國田徑隊的相關視頻作為主要的教學資源之一,利用大屏幕的方式完成播放,以此來將平面靜態的知識點變得更具動態性特征,使得小學生可以更深刻的了解短跑運動是什么,短跑運動所展現出的力與美[4]。教學內容的豐富,打破了傳統枯燥的內容限制,對小學生的吸引力更強,教學過程中新課的導入效果也更好[4]。
教學方法的科學設計,體育教師可以采取微課、多媒體教學等新型的教學模式,也可以通過合作教學、游戲教學等多種方法,以這樣的方式帶給學生以別樣的學習體驗,革新傳統模仿+示范的教學方法。多元方法的融入,同樣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才是最科學的“設計”。
(四)教學評價的科學設計
在開展教學評價的設計層面,體育教師要制定多元的評價體系,充分考慮到學生在課堂表現中的方方面面,合理選擇考評指標,注重過程性評價方法的實施,保持評價的合理性。相比于傳統的評價方法,這樣的評價更具針對性,幫助教師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從而持續優化體育教學環境,最終為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堅實保障,展現出科學設計的體育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闖.新課標下的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策略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9):195.
[2]李德強.小學體育趣味化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210.
[3]楊杰.小學體育有效性教學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9(25):148.
[4]黃寶根.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體育教學策略[J].亞太教育,2019(07):142.
作者簡介:黃向陽(1985-),男,漢族,廣東湛江人,本科,一級,廣東省中山市西區廣豐小學,研究方向:小學體育課堂教學。